摘要: 松毛虫属变异较复杂, 过去文献上的记载比较紊乱, 本篇着重以各虫期的形态特征为主, 修订记载了我国严重为害松柏科的6种松毛虫, 计:西伯利亚松毛虫(Dendrolimus sibiricus Tschetv.), 赤松毛虫(D.spectabilis Butler), 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 Walker), 铁杉毛虫(D.superansButler), 云南松毛虫(D.latipennis Walker), 和思茅松毛虫(D.kikuchii Mats.), 同时记述了2个新种, 计:油松毛虫 (D.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和西昌松毛虫(D.xichangensis Tsai et Liu)及1个新亚种:赭色松毛虫(D.kikuchii ochraceus Tsai et Liu)。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种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很近似, 但其♀成虫前翅较狭长, 中横线与外横线为白色, 亚外缘斑列内侧有白色斑;♂外生殖器小抱针长度约为大抱针的1/2;♀外生殖器侧前阴片接近圆形。卵壳上内层室和中层室壁很薄, 外层室中央凹下部分呈不规则条状。幼虫毛片束发达, 片状毛小, 先端极少有齿状突起, 无贴体倒伏鳞毛。 新种西昌松毛虫和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比较近似, 但成虫前翅中横线与外横线之间明显形成褐色宽带;♀外生殖器前阴片愈合成一块。卵壳表面无花斑。幼虫胸部背面无明显毒毛带, 但体侧有黑丛毛。根据以上几点, 显然和其他两种松毛虫有区别。 新亚种赭色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极近似, 只是体色显著呈深赭色, 地理分布、寄主植物亦与原种有别, 因此定为新亚种。 此外, 文中制有各虫期检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