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 Vol. 11 ›› Issue (z1): 32-44.doi: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粘虫寄蝇的研究

赵建铭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62-12-15 发布日期:1962-12-15

  • Online:1962-12-15 Published:1962-12-15

摘要: 寄蝇是影响粘虫发生数量的重要生物因子之一, 据调查, 第一代粘虫的被寄生率一般达40%以上。我国粘虫寄蝇的种类繁多, 至今已知的有14种, 分属于寄蝇科的12个属:粘虫缺须寄蝇 Cuphoceravaria Fabr., 饰额短须寄蝇 Linnaemyia compta Flln., 查氏短须寄蝇 Linnaemyia zachvatkini Zimin, 扁肛茸毛寄蝇 Servillia planiforceps Chao, 冠毛长喙寄蝇 Siphona cristata F., 黄色毛脉寄蝇 Actiasilacea Meig., 日本追逐寄蝇 Exorista japonica T.T., 红尾追逐寄蝇 Exorista fallax Meig., 选择盆地寄蝇 Bessa selecta Meig., 隔离狭颊寄蝇 Carcelia excisa Fall., 中华得利寄蝇 Drino discreta sinensis Mesn., 蓝黑栉寄蝇 Ctenophorocera pavida Meig., 灰色等腿寄蝇 Isomera cinerascens Rondani和斯氏土蓝寄蝇 Turanogonia smirnovi Rohd.。根据它们的寄生方式, 这14种寄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将卵产于寄主身体表面, 幼虫孵出后直接钻入寄主体腔。第二类是将卵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 卵被吞食后, 幼虫孵化, 穿过消化道进入寄主体腔。第三类是将幼虫产于寄主的食料植物上, 当粘虫经过时发生接触, 随即钻入其体腔。野外观察和室内试验表明:寄蝇除了对寄主种类有一定的选择外, 对寄主的龄期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据此, 得出以下结论:在自然界中粘虫被寄生率的高低固然与寄蝇数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但寄蝇和粘虫二者出现的时间和发育状况也是造成寄生率高低的重要原因。此外, 文中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这14种寄蝇的分类、鉴别方法、分布地区和其他寄主种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