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培, 马百伟, 赵新成, 王高平, 谢桂英. 羟色胺在粘虫视叶中的分布[J]. , 2018, 61(6): 668-675. |
[2] |
李梅梅, 李伯辽, 仵均祥, 许向利. 我国粘虫种群的微卫星位点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 2018, 61(6): 712-720. |
[3] |
陈杰, 王乐, 常岩林. 优雅蝈螽精子形成期间微丝和微管蛋白的动态变化[J]. , 2018, 61(3): 308-321. |
[4] |
李鸿波, 戴长庚, 张昌容, 何永福, 胡阳. 粘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 2018, 61(2): 178-187. |
[5] |
刘琳, 张欧, 马树杰, 马志卿, 张兴. 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J]. , 2017, 60(7): 782-789. |
[6] |
张贝贝, 谢莎, 花保祯. 刘氏蝎蛉的精子发生和精子超微结构[J]. , 2017, 60(4): 389-400. |
[7] |
王娟, 李伯辽, 仵均祥, 许向利. 变温对粘虫生殖及主要能源物质代谢的影响[J]. , 2016, 59(9): 917-924. |
[8] |
向玉勇, 孔丹丹, 刘同先, 张世泽. 小地老虎雌蛾触角及幼虫头部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J]. , 2016, 59(12): 1340-1347. |
[9] |
周琳, 李俊领, 刘向阳, 马志卿, 冯俊涛, 张兴.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粘虫幼虫神经系统酶活性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 , 2015, 58(8): 856-863. |
[10] |
何月秋, 池树友, 杜永均. 黄杨绢野螟雌蛾性信息素的鉴定及诱蛾活性[J]. , 2015, 58(10): 1081-1090. |
[11] |
董钧锋,刘辉,汤清波, 刘杨,赵新成,王桂荣. 粘虫下唇须陷窝器及其感器的形态、类型与分布[J]. , 2014, 57(6): 681-687. |
[12] |
吕敏, 陈素英, 韩礼波, 胡俊云, 徐晖, 吴文君. 天然产物梣酮对粘虫围食膜的影响[J]. , 2014, 57(12): 1389-1394. |
[13] |
王昕, 常岩林, 赵卓, 郭明申. 优雅蝈螽精子形成过程中核的形态结构变化观察(英文)[J]. , 2014, 57(10): 1162-1170. |
[14] |
薛皇娃, 吴伟坚. 瓜实蝇对虚拟波长下不同颜色的趋性(英文)[J]. , 2013, 56(2): 161-166. |
[15] |
张云慧, 张智, 李超, 姜玉英, 曾娟, 程登发. 东北地区粘虫的季节性迁飞行为(英文)[J]. , 2013, 56(12): 1418-1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