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岳文波, 郅军锐, 刘利, 叶茂, 张向前, 曾广 . 害虫取食和机械损伤对菜豆不同部位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 , 2018, 61(7): 860-870. |
[2] |
孙佳斌, 刘乃勇, 李双美, 闫祺, 董双林. 斜纹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SlitPBP4的分子克隆、组织表达谱及结合特性分析[J]. , 2018, 61(6): 657-667. |
[3] |
柳小龙, 张宾, 田浩楷, 宁静, 王海香, 赵莉蔺. 松墨天牛Mfe2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表达谱分析[J]. , 2018, 61(3): 282-291. |
[4] |
李鸿波, 戴长庚, 张昌容, 何永福, 胡阳. 粘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 2018, 61(2): 178-187. |
[5] |
陈金红, 徐露, 马力, 吕志强. 过氧化氢酶在豌豆蚜抵御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氧化胁迫中的作用[J]. , 2017, 60(10): 1178-1186. |
[6] |
梁炜博, 向兴, 王学贵, 杨群芳, 罗家栋. 噻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斜纹夜蛾解毒酶系活性与生长繁殖的影响[J]. , 2017, 60(10): 1187-1197. |
[7] |
范琳芳, 何文婧, 苏智仁, 朱家明, 罗威, 张纯, 黄立华. 斜纹夜蛾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其在蜕皮激素受体互作蛋白筛选中的应用[J]. , 2016, 59(8): 801-811. |
[8] |
郭成林, 覃柳燕, 万树青, 马跃峰, 覃建林, 马永林. 黄皮种子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及有效成分鉴定[J]. , 2016, 59(8): 839-845. |
[9] |
郝强, 黄倩, 梁炜博, 贡常委, 王学贵. 不同温度下斜纹夜蛾的两性生命表[J]. , 2016, 59(6): 654-662. |
[10] |
刘海晶, 段立清, 李海平, 冯淑军, 张波波. 绿原酸提高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的致病力[J]. , 2016, 59(5): 568-572. |
[11] |
刘佳, 周勇, 朱航, 马海昊, 邓希乐, 周小毛, 柏连阳. 斜纹夜蛾抗药性监测及茚虫威对其解毒代谢酶的影响[J]. , 2016, 59(11): 1254-1262. |
[12] |
唐维媛, 邢丛丛, 董永刚, 王啸, 张义明. 斜纹夜蛾幼虫感染莱氏野村菌后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J]. , 2015, 58(5): 526-534. |
[13] |
万新龙, 李江辉, 劳冲, 杜永均. 斜纹夜蛾触角叶神经元及其对植物气味和性信息素的反应[J]. , 2015, 58(3): 223-236. |
[14] |
林欣大, 劳冲, 姚云, 杜永均. 性信息素对斜纹夜蛾雄蛾嗅觉相关基因 abp, pbp 和 or 表达的影响[J]. , 2015, 58(3): 237-243. |
[15] |
胡楠, 董战旗, 陈婷婷, 潘敏慧. 家蚕细胞中过表达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核衣壳蛋白VP39抑制BmNPV的增殖[J]. , 2015, 58(11): 1222-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