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孜古丽·阿布力孜, 牙森·沙力, 族米娜, 阿曼古力·吐尼亚孜, 吴乐年, 徐光青, 赵莉.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螟成虫发生特征[J]. , 2018, 61(9): 1106-1113. | 
																																																																																																																																																
																					| [2] | 杜晓燕, 付开赟, 徐晴玉, 吐尔逊·阿合买提, 丁新华, 何江, 郭文超. 马铃薯甲虫N-β-丙酰多巴胺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J]. , 2018, 61(6): 637-645. | 
																																																																																																																																																
																					| [3] | Priya PATEL, Bhupendra KUMAR, Dinesh KUMAR. 捕食性瓢虫的体型大小影响其偏好捕食防御性强的猎物吗?(英文)[J]. , 2018, 61(6): 704-711. | 
																																																																																																																																																
																					| [4] | 何倩毓, 张原熙, 裴泽华, 李美鑫, 张旭. 保幼激素对昆虫变态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J]. , 2017, 60(5): 594-603. | 
																																																																																																																																																
																					| [5] | 冯波,  郭前爽,  朱凤,  王笑,  刘万才,  姜玉英,  钟玲,  杜永均. 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卵巢发育与性诱剂诱捕[J]. , 2017, 60(2): 211-221. | 
																																																																																																																																																
																					| [6] | 何倩毓, 张原熙. 黑腹果蝇保幼激素反应区(JHRR)与核蛋白结合能力调控的分子机制[J]. , 2016, 59(12): 1325-1331. | 
																																																																																																																																																
																					| [7] | OMKAR , Bhupendra KUMAR. 温度和光周期对两种瓢虫捕食习性和发育的影响[J]. , 2016, 59(1): 64-76. | 
																																																																																																																																																
																					| [8] | 阿力甫·那思尔, 艾山·阿布都热依木, 孟玲, 李保平. 不同虫态及虫龄大草蛉与七星瓢虫之间的集团内互作[J]. , 2015, 58(9): 997-1004. | 
																																																																																																																																																
																					| [9] | Bhupendra KUMAR, OMKAR. 温度和光周期影响两种同域发生瓢虫同种和异种组合时的猎物消耗量和利用率(英文)[J]. , 2015, 58(3): 297-307. | 
																																																																																																																																																
																					| [10] | 杨欢欢, 姚丽丽, 张剑韵, 黄龙全. 外源激素处理后家蚕吡哆醛激酶和磷酸吡哆醇氧化酶转录水平的变化[J]. , 2015, 58(12): 1285-1290. | 
																																																																																																																																																
																					| [11] | 黄娟娟, 张钦威, 舒晓晗, 刘亚慧. 不同方式诱导植物抗性对甜菜夜蛾幼虫及其寄生蜂斑痣悬茧蜂发育表现的影响[J]. , 2015, 58(12): 1300-1306. | 
																																																																																																																																																
																					| [12] | 徐希莲, 王凤贺, 王欢. 熊蜂级型分化研究进展[J]. , 2015, 58(12): 1356-1361. | 
																																																																																																																																																
																					| [13] | 姚云, 王博, 蒋建茹, 林欣大. Met和Kr-h1基因在褐飞虱变态发育中的功能分析[J]. , 2015, 58(11): 1151-1159. | 
																																																																																																																																																
																					| [14] | 曹治珊, 刘孝明, 安世恒, 蒋金炜. 棉铃虫漆酶2基因的分子鉴定[J]. , 2014, 57(2): 150-160. | 
																																																																																																																																																
																					| [15] | 罗婉冰,何文婧,黄玉秋,胡丹,黄立华,冯启理. 斜纹夜蛾中肠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J]. , 2013, 56(9): 965-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