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4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4-07-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善欢, 张兴, 刘秀琼, 黄端平
    1984, 27(3):  241-247. 
    摘要 ( 2394 )   PDF (886KB) ( 6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印楝素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幼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和引起幼虫各器官的病变症状。用含20ppm印楝素的人工饲料饲喂亚洲玉米螟3—4龄幼虫2天,然后换入正常饲料,可使幼虫期显著延长,最后不能化蛹而死亡。印楝素对幼虫的作用是缓慢的,虫体受药后还可发育一个龄期。处理幼虫的行为失常,取食动作逐渐消失,主要靠消耗体内的水分和脂肪来维持生命。幼虫的胸足变黑,胸部出现褐色斑,这些部位的表皮分层不正常,真皮细胞坏死或自溶。处理幼虫的大脑萎缩,生殖器官和前胸腺肿大,前胸腺细胞膜厚而松散,血淋巴中β-蜕皮酮含量显著降低。从整个中毒症状来看,印楝素可能作用于亚洲玉米螟幼虫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从而逐渐引起各器官的病变。
    不同敌百虫抗性淡色库蚊幼虫中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比较
    姜家良, 陈巧云, 侯能俊, 张朝远
    1984, 27(3):  248-253. 
    摘要 ( 2601 )   PDF (422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比较了三种不同敌百虫抗性淡色库蚊的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谷胱甘肽含量随着从幼虫、蛹、成虫的发育面逐渐增加,敌百虫抗性品系比敏感晶系有明显高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力,同时敌百虫处理幼虫导致谷胱甘肽含量下降。推测敌百虫抗性可能同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增高有关。
    柞蚕卵巢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布与含量的变化
    伊淑霞, 郭郛
    1984, 27(3):  254-263. 
    摘要 ( 2156 )   PDF (579KB) ( 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柞蚕卵巢亚细胞组分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布与含量变化。首先以差速离心盼方法从卵巢匀浆中分离出细胞核、重线粒体、轻线粒体、重微粒体、轻微粒体和105,000g上清六个组分,然后分别测定了各种组分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卵巢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组分中(约占75%以上);RNA在佩粒体中含量较离(约占20—51%);蛋白质则主要分布于105,000g上清组分中(约占56—83%)。卵巢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毫克/头)在滞育蛹期很低,随着卵巢的发育迅速增长。DNA在发育蛹4期最高,比滞育蛹期增长61倍;RNA在发育蛹5期最高,比滞育蛹期增长144倍;蛋自质在成虫期达到高峰,约比滞育蛹期增长490倍。并讨论了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卵巢细胞分裂分化之间的关系。 为了获得进一步的生化资料,对不同时期的柞蚕卵巢105,000g上清组分中的蛋白质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获也泳和SDS-电泳的分析。初步推测柞蚕卵巢中卵黄蛋白亚基之一的分子量大约为200,000道尔顿。
    虻复眼感杆光导的模式与适应状态的关系
    吴卫国, 石树真, 吴盛立
    1984, 27(3):  264-267. 
    摘要 ( 2151 )   PDF (396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逆向照明方法,不经角膜中和,通过光学显佩镜快速观察和记录了暗适应,短时间明适应和长时间明适应状态下,虻(Atylotus miser Szilady)复眼感杆光导的模式。同时与角膜中和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本文还讨论了憎黄虻复眼角膜透镜的作用以及该复眼对视觉信憎黄息抽样方式与适应状态的关系。
    七星瓢虫雌成虫卵巢发育不同阶段体内保幼激素的含量
    傅贻玲, 陈志辉
    1984, 27(3):  268-274. 
    摘要 ( 2770 )   PDF (400KB) ( 7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以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L.)为生测昆虫,应用蜡测定法(Wax test)测定了取食天然食物及人工饲料的七星瓢虫雌成虫在不同卵巢发育阶段体内保幼激素(JH)的含量。取食蚜虫者羽化后8日左右(卵巢管内出现第三卵母细胞,卵黄大量沉积即将排卵),雅虫JH含量达到高峰(593.3G.U.),但一经开始排卵(羽化后约10日左右)保幼激素的含量猛然下降。直至持续产卵达10次的雌虫(羽化后约25日)JH含量仍保持在比较平稳的状态。取食人工饲料者卵巢发育缓慢,羽化30日后不产卵个体的JH水平仍很低,仅及取食蚜虫组高峰的1/6。这一结果证实了JH对七星瓢虫雌成虫卵巢发育及排卵的调控,也指出了取食人工饲料的雌虫产卵率及产卵量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 在应用蜡测法的过程中肯定了JH浓度与大蜡螟蛾中胸背板保持的部分蛹皮面积之部的关系。
    注射大肠杆菌或超声波诱导家蚕及蓖麻蚕产生抗菌物质的比较研究
    屈贤铭, 祁国荣, 黄自然
    1984, 27(3):  275-279. 
    摘要 ( 2274 )   PDF (471KB) ( 7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1.蓖麻蚕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家蚕Bombyx mori及柞蚕Antheraea pernyi注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或超声波处理均能诱导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同一蚕种诱导产物相同,不同蚕种间差异明显。2.家蚕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基本相同;不同性别的家蚕蛹的诱导产物的相对量有差异;不同品种家蚕蛹对诱导的应答潜伏期也不尽相同。3.注射聚肌胞核苷酸(PolyI:C)诱导家蚕血淋巴产生一种明显地不同于其它诱导源诱导的抗菌物质,此物质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泳动速度较快。 本研究的所有结果均表明,诱导绢丝昆虫产生抗菌物质的诱导源是非专一性的,即诱导源与诱导产物之间无对应的关系。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形成的影响
    弓惠芬, 陈霈, 王瑞, 连梅力, 夏志红, 阎毅
    1984, 27(3):  280-286. 
    摘要 ( 2499 )   PDF (454KB) ( 6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短光照是引起玉米螟滞育的信息,处在北纬35°—36°,东经112°—113°的山西沁水玉米螟种群,在太原控制温度25℃,人工饲料饲养下测定,其临界界光周期为14小时30分钟。当光照少于此临界期,诱发滞育;而多于此临界期,则回避滞育。对于玉米螟幼虫任一单独龄期给予短光照处理,不能或几乎不能引起滞育;而相邻虫龄连续接受短光照处理,则可导致滞育。连续接受短光照处理的时间愈长,滞育率也愈高。幼虫对光照刺激反应的敏感期为自孵化后至5龄末进入滞育前的整个阶段,而非仅为3—4龄。高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短光照诱发滞育的作用;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长光照回避滞育的作用。以长光照累代处理人工饲料饲养的亚洲玉米螟至三,四十代以上、如经短光照处理则照常发生滞育,其滞育特性仍未改变。
    玉米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
    钱永庆, 曹瑞麟, 李国柱
    1984, 27(3):  287-293. 
    摘要 ( 2273 )   PDF (443KB) ( 8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玉米螟是玉米、杂粮、棉花等作物的大害虫。赤眼蜂是抑制玉米螟危害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调查发现我国寄生于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8种,其中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nae Paag et Chert占总数的98%以上,分布亦广,是优势种。 我省释放人工繁殖的赤眼蜂防治第一代玉米螟的效果达80%左右,相当于施用滴滴涕颗粒剂;防治第二代玉米螟因受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
    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卵块在玉米上的田间分布型
    王承纶, 王辉先, 桂承明, 路红, 丁希泉
    1984, 27(3):  294-301. 
    摘要 ( 2987 )   PDF (410KB) ( 5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玉米螟赤眼蜂是松辽平原玉米带寄生亚洲玉米螟卵的优势种。通过几年来的田间释放结果,取得优异的成效。通过对它在玉米田间的分布型研究,揭示了它在玉米田间第一代螟卵发生期间的分布规律,为以疏松的寄生卵块集团形式呈聚集分布;集团内寄生卵块的分布是随机的,无论在高密度时,还是在一般密度条件下,均为聚集分布型;它不受风向的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为它的田间释放和应用技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蝶蛹金小蜂在杭州的年生活史
    胡萃
    1984, 27(3):  302-307. 
    摘要 ( 3129 )   PDF (388KB) ( 5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蝶蛹金小蜂是菜粉蝶蛹期的主要寄生蜂。在杭州,绝大多数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田间养虫室内饲养结果:1979年发生11—12代;1981年早、中、迟三组分别为12—13代、10—11代以及9—10代,三组合计,非越冬代成虫自5月上旬至12月初始终不断,一年之内,前后(连续或不连续)两代成虫重叠发生的天数至少175天,前后(连续或不连续)三代成虫重叠发生的天数至少49天。 2、3月间小蜂即可羽化,远远早于田阔第一代菜粉蝶蛹的出现,惟不能寄生越冬后的越冬代菜粉蝶蛹,但越冬代蜂的羽化盛期仍处于田间第一代菜粉蝶蛹初见至化蛹始盛期之间,且喂食后寿命很长,故越冬代蜂与第一代菜粉蝶蛹之间的发生期基本上是吻合的。其后,两者代数既多(菜粉蝶一年发生9代),发生又都不整齐,小蜂成虫与菜粉蝶蛹均连绵不断,时间上彼此也是吻合的。这是此蜂自然寄生率高并成为其重要天敌的一个主要原因。 对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的重要天敌建议分期分批饲养,以深入掌握其生活史及与寄主发生的关系。
    云南横断山区的跳甲——丝跳甲属和云丝跳甲属(鞘翅目:叶甲科)
    陈世骧, 王书永
    1984, 27(3):  308-322. 
    摘要 ( 2015 )   PDF (1106KB) ( 6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新疆新须螨属一新种记述(螨目:细须螨科)
    马恩沛, 李益群
    1984, 27(3):  323-325. 
    摘要 ( 1694 )   PDF (167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冥夜蛾属的研究及新种记述
    陈一心
    1984, 27(3):  326-329. 
    摘要 ( 1978 )   PDF (237KB)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青海血蜱的生物学观察及幼期描述
    邓国藩, 崔云琦
    1984, 27(3):  330-333. 
    摘要 ( 2094 )   PDF (231KB)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Teng在我国西部比较常见,它分布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省区。该蜱主要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犏牛、马、骡、驴等家畜,在高原兔上也经常发现。各期虫体主要在春季活动,以5月份数量最多;秋季10月间又有少量出现。该蜱以饥饿的成虫、若虫和幼虫越冬;生活史一般需要3年完成。除了生物学的观察以外,本文并对该蜱的若虫稻幼虫形态首次作了描述。
    棘蝇属新种和新纪录(双翅目:蝇科)
    薛万琦
    1984, 27(3):  334-341. 
    摘要 ( 1978 )   PDF (486KB) ( 7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蒙新地区异蝽一新种及新纪录(半翅目:异蝽科)
    能乃扎布
    1984, 27(3):  342-344. 
    摘要 ( 2048 )   PDF (164KB) ( 5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库蠓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蠓科)
    费守华, 李铁生
    1984, 27(3):  345-347. 
    摘要 ( 1901 )   PDF (111KB)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蓖麻蚕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丝心蛋白合成的关系
    王小玉, 许廷森
    1984, 27(3):  348-350. 
    摘要 ( 1910 )   PDF (132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亚东璃眼蜱的延迟交配对吸血时间和生殖力的影响
    姚文炳, 丁玉茂, 石珍宝, 李保平
    1984, 27(3):  351-354. 
    摘要 ( 1980 )   PDF (219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白蚁初期群体的形成及其行为的观察
    黄为良, 饶绮珍, 黄立端, 陆丽美
    1984, 27(3):  355-358. 
    摘要 ( 2258 )   PDF (232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区系调查的对比方法探讨
    王书永
    1984, 27(3):  359-360. 
    摘要 ( 2000 )   PDF (190KB) ( 5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