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本期重点推介
在设施甜樱桃的生产过程中,利用蜜蜂辅助授粉是保障果实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措施。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和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是设施甜樱桃授粉常用蜂种,但二者的生物学和采集习性明显不同。榆林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唐立和阎雄飞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欢和曲焱焱等合作,在北京市顺义区双河果园观察对比了意大利蜜蜂和地熊蜂在设施甜樱桃上的采集行为和授粉效果,发现晴天和阴天时两种蜜蜂的出巢频次和携粉归巢频次均与温度呈正相关,意大利蜜蜂的采集行为更容易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两蜂种均可根据不同花期的食物资源丰富度调整外出采集的工蜂个体数量。意大利蜜蜂每分钟访花数量低于地熊蜂,但单朵花访问时间长,两种蜜蜂均能显著提高樱桃座果率、单果重和果实生长速率,且授粉效果无明显差异。因此,意大利蜜蜂和地熊蜂均可作为设施甜樱桃的高效传粉媒介,并可根据天气选择适宜蜂种,或调节设施环境条件,以达到最佳授粉效果(pp. 300–31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结实高度依赖传粉昆虫,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传粉昆虫的适宜栖息地,油茶传粉昆虫日益减少,给油茶带来了严重的授粉危机。因此,人工引入能为油茶提供有效授粉服务的传粉昆虫,对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地熊蜂B. terrestris为多种植物的优势传粉者,但对地熊蜂在油茶上的传粉有效性及传粉效率等方面知之甚少。为探究地熊蜂在开放环境中为油茶授粉的可行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油茶育种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朱兴赛和范晓明等联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袁斌和胡福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苏晓玲、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罗毅波通过在油茶园中引入地熊蜂,系统地研究了地熊蜂访花行为及授粉效果,明确了地熊蜂的访花特性和传粉效益,综合评估地熊蜂在油茶授粉中的潜力。结果表明地熊蜂可以为油茶提供优质授粉服务,显著提高油茶坐果率,引入地熊蜂为油茶授粉是促进油茶结实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为油茶林花期内传粉者的引入和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pp. 311?320)。
(孙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