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本期重点推介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鳞翅目夜蛾科重大农业害虫,具有暴食性和间歇性暴发成灾的特点。长期以来,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斜纹夜蛾对其产生了严重的抗性。GSTs被广泛报道参与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斜纹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中多个Epsilon和Delta亚家族的基因被报道通过过量表达参与对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的抗性,而有关Sigma亚家族基因的功能及其与害虫抗药性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揭示在斜纹夜蛾抗性种群中过量表达的SlGSTs4与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之间的关系,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泽政和李冬植等联合河南省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徐永贵对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异源表达,成功获取重组蛋白后,检测了SlGSTS4对模式底物CDNB的酶促动力学参数,以及重组蛋白和表达菌株对4种拟除虫菊酯类和2种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代谢活性。同时以过氧化氢异丙苯为过氧化源,检测了SlGSTS4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lGSTS4不能直接代谢供试杀虫剂,可能通过抗氧化酶活性参与对杀虫剂的抗性。研究结果丰富了对斜纹夜蛾GSTs Sigma家族基因的研究,为斜纹夜蛾抗药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pp.1173-1181)。
瓢虫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蚜虫是其主要食物来源,足够数量下能有效降低田间蚜虫种群密度,保护和利用瓢虫是蚜虫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在田间喷施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的过程中,亚致死状态下的蚜虫被异色瓢虫误食后,会对其生长发育和种群繁殖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亚致死剂量的常用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生长发育和捕食功能的影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费芍丹和刘永刚等用LC20和LC30浓度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处理的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 3龄若蚜饲喂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异色瓢虫瞬时攻击率a、日最大捕食量Na-max和捕食效能a/Th均降低,搜寻效应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各龄幼虫历期延长,其中1龄幼虫捕食效能受剂量影响最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蚜虫高效绿色防控以及天敌昆虫保护提供理论依据(pp. 1200?1208)。
蚊媒传染病每年造成数亿人感染、近百万人死亡,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使用杀虫剂和驱蚊剂控制媒介蚊虫是预防和消除蚊媒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由于其高效、低毒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卫生害虫的防治。除了具有杀虫活性,拟除虫菊酯还具有接触刺激性或空间(非接触)驱避活性。目前,拟除虫菊酯杀虫的分子机制已经清楚,但驱避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无系统研究,仅明确了丙烯菊酯和四氟苯菊酯空间驱避作用的靶标。笔者前期研究发现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化学感受蛋白3基因AsCSP3可能与拟除虫菊酯的驱避作用有关。在此基础上,重庆师范大学媒介生物控制和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何成银和何正波等通过时空表达、重组蛋白与杀虫剂的结合分析、基因编辑和行为比较等方法,研究了中华按蚊AsCSP3在丙烯菊酯空间驱避作用中的功能。结果显示,AsCSP3主要在雌成蚊触角和足中表达,在拟除虫菊酯抗性中华按蚊足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敏感中华按蚊足中的表达量。AsCSP3重组蛋白能够结合溴氰菊酯和丙烯菊酯,而不能结合氯菊酯。AsCSP3的突变不影响中华按蚊的生长、发育、生殖力和吸血行为,也不影响溴氰菊酯的接触驱避作用,但削弱了丙烯菊酯的空间驱避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丙烯菊酯驱避蚊虫的嗅觉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pp. 1209?1220)。
(孙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