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本期重点推介
益蝽Picromerus lewisi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等多个亚洲地区,对多种鳞翅目和鞘翅目等农林害虫具显著的捕食能力。然而,随着现代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化学农药的频繁施用控制害虫种群的同时间接影响天敌的种群动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近年来,肠道微生物作为调节昆虫生理机能、增强环境适应性和代谢能力的重要因素,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为探究捕食性益蝽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功能,更深层次地揭示益蝽与其肠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复杂关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李文红和李金梦等采用体外分离培养、Illumina高通量测序以及Biolog ECO代谢表型技术,鉴定分析了益蝽成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碳源代谢功能。结果表明,益蝽成虫肠道微生物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优势细菌属有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而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属为Biappendiculispora、枝孢菌属、Vishniacozyma和鬼笔属Phallus。益蝽肠道微生物对31种碳源均可正常代谢,可高效代谢包括α-环式糊精、L-丝氨酸、腐胺和D-苹果酸等在内的27种碳源,但对2-羟基苯甲酸无法代谢。结果说明益蝽肠道微生物具有较强的碳源代谢能力,可能通过分解和利用多种碳源,促进益蝽的营养吸收和发育。研究结果为益蝽的规模化繁育和生态适应性提供了新的见解(pp. 1063-1074) 。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国际高度关注的果树重大危险性害虫,近20年传播扩散至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防治实践中广谱性化学杀虫剂大范围、高频率使用,使得橘小实蝇已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为明确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成虫对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3种杀虫剂的抗性、分别对其他2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抗性遗传规律,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李豆豆姚其、齐易香和陆永跃采用抗药性品系选育、抗药性、交互抗性和抗性遗传规律测定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成虫分别对其他2种杀虫剂均存在交互抗性,3个抗药性品系两两正反杂交结果显示其后代抗药性均会出现一定衰退,并且抗性遗传明显偏向母系遗传规律,明确了橘小实蝇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和阿维菌素3种杀虫剂的抗性程度、分别对其他2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水平及抗性遗传规律,对延缓该虫抗药性、指导田间杀虫剂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抗药性治理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pp. 1075?1085)。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是东亚及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凭借搜索能力强、捕食量大和滞育率低等优点,在蓟马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具备极高的应用潜力。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林涛和魏辉等在青椒、草莓和非洲菊种植区释放商品化的南方小花蝽均取得良好成效,但在半开放的设施大棚以及露地栽培中,释放的天敌产品扩散不集中导致防控效率下降是一个突出问题。研究组首先采用了采用Y形嗅觉仪测试香叶醇、芳樟醇和茉莉酸甲酯3种不同的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对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和南方小花蝽的吸引作用,并在网室和田间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0 g/L香叶醇能够有效吸引诱集南方小花蝽但对黄胸蓟马无吸引作用。因此,田间喷施10 g/L香叶醇能够有效吸引释放的商品化南方小花蝽,有助于提高南方小花蝽遭遇黄胸蓟马的几率,提高利用南方小花蝽天敌产品防控黄胸蓟马的效率,为蓟马类害虫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pp. 1096?1105) 。
(孙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