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4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4-10-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七星瓢虫的卵黄发生:体外培养的脂肪体中卵黄原蛋白的合成
    翟启慧, 张建中
    1984, 27(4):  361-367. 
    摘要 ( 2220 )   PDF (953KB) ( 8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深入研究七星瓢虫的卵黄发生及其激素调节机理,我们建立了脂肪体的体外培养方法,证明了脂肪体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够正常进行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在体外合成的卵黄原蛋白与体内合成的具有相同的电泳迁移率、免疫学特性和部分水解肽谱。放射性氨基酸在体外参人卵黄原蛋白的动力学与在体内的相似。用脂肪体的体外培养方法,结合放射免疫沉淀、SA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放射自显影等技术,研究了不同发育期脂肪体的合成能力,以及取食人工饲料的雌虫中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卵黄原蛋白合成的促进作用。
    二点螟性外激素的化学结构及田间诱蛾效果
    伍德明, 阎云花, 王伯辉, 黄汉龙
    1984, 27(4):  368-274. 
    摘要 ( 2580 )   PDF (481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触角电位(EAG)技术,从70种合成的标样化合物中,确定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为二点螟性外激素的候选化合物。借助气相色谱(GC)、薄层色谱(TLC)和酯化反应,对此虫雌蛾腹尖提取物分析,显示出仅有与烯醇相同保留时间的活性峰,排除了烯醛存在的可能性,用田间诱蛾试验验证室内分析的结果证明:烯醇张烯醛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随着烯醛在混合物中的比例增加,诱蛾活性也越来越低,只有烯醇单独存在时,才具有最高的诱蛾活性,而且高于一头未交配的活雌蛾诱蛾活性。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对雌蛾腹尖提取物进行分折,也证实了二点螟的性外激素成分是Z11-16:OH。
    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抗性
    曾玲, 吴荣宗
    1984, 27(4):  375-383. 
    摘要 ( 2346 )   PDF (499KB) ( 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运用苗期抗性筛选法,测定了9个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抗性及其与秧龄的关系,表明秧龄对高抗品种的抗性表现影响不显著,而部分中抗品种的抗性则随秧龄增长而加大。抗性机制研究证明:高抗品种7105具有很强的不嗜性和抗生性;而包选2号和辐包矮21等中抗品种则以耐虫性为主,兼有不同程度的抗生性。
    稻纵卷叶螟为害的产量损失与防治指标
    沈彩云, 卢兆成
    1984, 27(4):  384-391. 
    摘要 ( 3346 )   PDF (477KB) ( 8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79—1983年作者探讨了稻纵卷叶螟Canphalocrosis medinalis为害的产量损失和防治指标,通过大田调查,控虫观察与模拟试验后,肯定剑叶被害后减产9.3—20.3%(秈稻)和10.7—15.6%(杂交稻);全部叶片被害后减产26.5—36.7%(秈稻)和30.2—44.3%(杂交稻)。其减产程度是抽穗期>分蘖期>乳熟期。而防治指标因稻生育期不同:分蘖期为丛平均有三龄幼虫0.75—1.4条;抽穗期为平均0.5—0.7条。在天敌少时采用指标的上限,反之,使用下限。抽穗期是防治关键。生长嫩绿的稻田是防治的重点对象。这些指标曾在五万余亩稻田示范后,功效十分显著。
    中华蜜蜂咽下腺的电镜观察
    杜芝兰, 张宗炳
    1984, 27(4):  392-395. 
    摘要 ( 2415 )   PDF (816KB) ( 6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王浆是由工蜂的咽下腺所分泌,咽下腺位于工蜂头腔内两侧,每侧腺体都有一条长而粗的分泌管,在分泌管的两侧平行排列有许多椭圆形小叶,每个小叶内有十多个细胞,每个细胞有一根胞外管与分泌管直接相通,细胞内有一条胞内管又与胞外管相连。王浆就是通过细胞内分泌块分泌而成,由胞内管把王浆输送到胞外管,最后由分泌管到咽喉部,在此处饲喂王浆给蜂王、幼蜂和雄蜂。通过咽下腺的超微结构观察,不仅了解到咽下腺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特征,同时也了解到输送王浆的途径。
    革螨跗感器的结构和功能
    孟阳春, 蓝明扬, 周志园, 周洪福, 郭玉华, 刘延祖, 唐贤汉, 戴小杰
    1984, 27(4):  396-400. 
    摘要 ( 3334 )   PDF (787KB) ( 5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④厩真厉螨截肢前后的爬行行为,表明第1对足其感觉功能;②用古拉广厉螨分别截各对足驱避反应的对比试验,见到只有当截去第1对足跗节时失去嗅觉功能,而截去第Ⅱ、Ⅲ、Ⅳ对足时,各组都仍有嗅觉功能;⑤对格氏血厉螨、厩真厉螨、毒厉螨和鼠颚毛厉螨进行涂漆前后的驱避试验,显示当跗感器被涂满封闭,则嗅觉功能消失;④以0.5%结晶紫或龙胆紫液染色的截肢标本,观察了厩真厉螨、毒厉螨、格氏血厉螨、古拉广厉螨及尾足螨股一种螨,足Ⅰ跗节末端凹窝中,至少都存在两类感毛,钝钉型感毛和长而尖的刚毛型感毛;⑤厩真厉螨雌螨和幼螨跗感器的钝钉毛分别为8根和5根,另外各有2根短而尖的毛,分别测定了长度,描述了形态特点;⑥透射电镜观察厩真厉螨、毒厉螨等的跗感器钝钉毛,毛外围有表皮壁,壁上有很多微孔,内有中心腔,腔内有树突。属化感器——嗅觉器;⑦电生理技术研究,当用氨和醋酸的气体刺激厩真厉螨、毒厉螨的离体足Ⅰ时,均产生明显的应激电位差,充分证明足Ⅰ辩节有嗅觉功能。
    蝇蛹呼吸角的研究
    赵斌, 张文忠
    1984, 27(4):  401-405. 
    摘要 ( 2721 )   PDF (763KB) ( 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首次研究了我国13种蝇蛹的呼吸角形态(8种有角,5种无),运用统计学方法论证了角参数的分类学价值,描述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显微结构。发现呼吸角呈管腔结构,它借呼吸角内导管将蛹内虫体的前气门与外界沟通。
    蠊卵荚内寄生啮小蜂的生物学
    李杰, 聂文清
    1984, 27(4):  406-409. 
    摘要 ( 2284 )   PDF (305KB) ( 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了寄生于烟色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Serville)卵荚内的两种啮小蜂:Tetrastichus hagenowiiTetrastichodes sp.,并讨论了Tetrastichus hagenowii的生物学特性。所收集的(虫非)蠊卵荚中,该蜂的自然寄生率为50.38%。观察14枚卵荚的出蜂数,最多为202只/枚,最少为10只/枚,平均为74.92只/枚。雌雄性比为1:0.42。该蜂4月上旬开始出现,5—8月是繁殖高蜂期,11月上旬则少见。接蜂的8枚卵荚孵出的成蜂平均存活12.8天(14.4天.10.2天)。蜂在卵荚内的发育时间与温度有关,在夏季比在秋冬季显著为短。成蜂的产卵期较长:而且除产卵于新鲜(虫非)卵荚内,也产卵于已产出7天以上的卵荚内。本文的观察结果为人工繁殖该啮小蜂用以防治室内(虫非)蠊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皱鳃金龟甲的生物学和防治
    屈秋耘
    1984, 27(4):  410-417. 
    摘要 ( 2436 )   PDF (506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大皱鳃金龟甲Tremalodve grandis Semenov是陕北沙区一种重要地下害虫。除本省外,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省(区)的沙区亦有分布。该虫食性甚杂,对多种沙地植物能造成严重危害,已成为陕北沙漠绿化治理工作的一大障碍。该虫在榆林沙区两年发生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深层沙土中越冬。成虫7—8月份羽化,当年不出土,翌年春上升地面,取食植物芽、卧及嫩茎,为害期3个月左右。幼虫取食根皮、截根,在地下为害长达400余天。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成虫取食紫穗槐枝叶可中毒致死,营造固沙林时,带状栽植紫穗槐围隔或间隔杀虫;成虫产卵盛期前,以5%西维因粉喷杀之;播种前以50%单拌磷
    原蚖在中国的发现和夕蚖属两新种记述(原尾目:始蚖科,夕蚖科)
    尹文英
    1984, 27(4):  418-425. 
    摘要 ( 2309 )   PDF (427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青藏区细蚤属一新亚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陈宁宇, 张广登, 刘泉
    1984, 27(4):  426-429. 
    摘要 ( 1956 )   PDF (182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广东省蚱科一新属一新种(直翅目)
    梁铬球, 郑哲民
    1984, 27(4):  430-432. 
    摘要 ( 2018 )   PDF (170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横断山地区蝗亚科新属记述(直翅目:蝗科)
    刘举鹏
    1984, 27(4):  433-438. 
    摘要 ( 2119 )   PDF (395KB) ( 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小蠊属蠊种类及其分布、生活习性和经济意义
    吴福桢, 郭予元
    1984, 27(4):  439-443. 
    摘要 ( 2243 )   PDF (317KB) ( 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异足姬蜂属纪要(膜翅目:姬蜂科,肿跗姬蜂亚科)
    王淑芳
    1984, 27(4):  444-448. 
    摘要 ( 2377 )   PDF (360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黄毒蛾属新种记述(鳞翅目:毒蛾科)
    赵仲苓
    1984, 27(4):  449-456. 
    摘要 ( 2436 )   PDF (599KB) ( 7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南方植绥螨属三新种(蜱螨目:植绥螨科)
    吴伟南, 李兆权
    1984, 27(4):  457-461. 
    摘要 ( 2082 )   PDF (231KB) ( 5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波缘隐翅虫亚属一新种(鞘翅目:隐翅虫科,异形隐翅虫亚科)
    郑发科
    1984, 27(4):  462-463. 
    摘要 ( 2265 )   PDF (111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家蝇抗药性的估计兼与龚坤元同志商榷
    庞秀
    1984, 27(4):  464-467. 
    摘要 ( 2001 )   PDF (165KB) ( 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影响玉米螟微孢子虫病田间传播的因素
    问锦曾
    1984, 27(4):  468-471. 
    摘要 ( 1891 )   PDF (277KB) ( 6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ǖbner)性外激素田间研究进展简报
    任世珍, 陈德明, 周柏林, 杜胜兰
    1984, 27(4):  471-471. 
    摘要 ( 1910 )   PDF (70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淡色库蚊的飞翔声
    何忠
    1984, 27(4):  472-475. 
    摘要 ( 2271 )   PDF (1021KB) ( 7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甘薯潜叶虫的生物学
    林伯欣
    1984, 27(4):  476-477. 
    摘要 ( 2501 )   PDF (137KB)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某些天蛾的卵与产卵方式
    王林瑶
    1984, 27(4):  478-479. 
    摘要 ( 2192 )   PDF (130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