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燕南, 顾佳敏, 陈静, 王佩玲, 张建萍. 寄主植物对双尾新小绥螨运动速率及捕食能力的影响[J]. , 2018, 61(9): 1047-1053. |
[2] |
白海艳, 铁军, 侯沁文. 中国细蛾科寄主植物多样性分析[J]. , 2018, 61(9): 1067-1075. |
[3] |
袁锐, 李丽莉, 李超, 夏小菊, 郑礼, 于毅, 门兴元. 六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凹唇壁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J]. , 2018, 61(8): 950-956. |
[4] |
苟长青, 孙鹏, 刘端春, 迪丽努尔·艾麦提, 冯宏祖. 牧草盲蝽危害对寄主植物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 2018, 61(8): 976-983. |
[5] |
郭婷婷, 门兴元, 于毅, 郭文秀, 张思聪, 孙廷林, 李丽莉. 二点委夜蛾适应性与玉米苗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的关系[J]. , 2018, 61(8): 984-990. |
[6] |
热孜宛古丽·阿卜杜克热木, 曹雅忠, 张帅, 尹姣, 李雪, 李克斌. 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对三种植物的取食选择及趋性行为反应[J]. , 2018, 61(5): 585-595. |
[7] |
Fahimeh HAMIDI, Ali MEHRVAR, Naser EIVAZIAN KARY, Hassan VALIZADEH. 百里香、欧芹和熏衣草水苏提取物对四纹豆象成虫的生物活性(英文)[J]. , 2018, 61(3): 331-339. |
[8] |
李路莎, 袁郁斐, 武磊, 陈敏. 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取食行为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J]. , 2018, 61(2): 232-239. |
[9] |
徐翔, 孔德生, 冯波, 钱凯, 杜永均. 玉米桃蛀螟雌蛾性信息素的微量组分鉴定及其性信息素诱芯组分的配比优化[J]. , 2018, 61(10): 1184-1191. |
[10] |
高景鹏, 陈翰明, 马雅军. 我国白纹伊蚊对三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检测诊断剂量的建立[J]. , 2018, 61(1): 18-24. |
[11] |
张甜甜, 苗娅, 许柏英, 陈斌. 中华按蚊α-羧酸酯酶AsAe7的异源表达、纯化与结晶[J]. , 2018, 61(1): 48-58. |
[12] |
王芮, 张浩淼, 邓蕾, 肖倩倩, 王秋霞, 刘广娜, 韩召军, 吴敏. 灰飞虱羧酸酯酶LsCarE1介导杀虫剂抗性[J]. , 2017, 60(9): 1006-1012. |
[13] |
朱文雅, 吴海花, 张学尧, 刘娇, 张建珍, 马恩波. 飞蝗细胞色素P450基因LmCYP6FD3的表达及其在杀虫剂解毒中的作用[J]. , 2017, 60(7): 742-749. |
[14] |
周浩, 邵莒南, 翟一凡, 吴光安, 陈浩, 门兴元, 于毅, 郑礼. 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对地熊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J]. , 2017, 60(7): 809-816. |
[15] |
李国平, 封洪强, 黄博, 金银利, 田彩红, 黄建荣, 邱峰. 应用瓶膜法和人工饲料混合法测定比较1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的毒力(英文)[J]. , 2017, 60(6): 650-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