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峰奇, 付宁宁, 张连忠, 焦蒙蒙, 彭凌飞, 许奕华, 罗晨. 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及防治研究进展[J]. , 2018, 61(9): 1076-1086. |
[2] |
申宇, 安利佳, 李文利. 球孢白僵菌侵染的柞蚕蛹体壁和脂肪体组织病理观察[J]. , 2018, 61(8): 923-931. |
[3] |
李文景, 董易之, 姚琼, 陈炳旭. 荔枝蒂蛀虫研究进展[J]. , 2018, 61(6): 721-732. |
[4] |
唐芬芬, 张永红, 邵榆岚, 朱峰, 白兴荣. 云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株的毒力测定及系统进化分析[J]. , 2018, 61(10): 1160-1169. |
[5] |
全林发, 仇贵生, 孙丽娜, 李艳艳, 闫文涛, 岳强, 张怀江. 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 2017, 60(7): 799-808. |
[6] |
郝杰, 王振营, 王勤英1 白树雄, 张天涛, 南宫自艳, 何康来. 杀虫蛋白Vip3Aa11对亚洲玉米螟及其寄生性天敌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J]. , 2017, 60(7): 817-824. |
[7] |
黄维亚, 李莉. 管氏肿腿蜂抚育行为有利于子代生长发育[J]. , 2017, 60(4): 441-449. |
[8] |
杨清碰, 李莉. 球孢白僵菌侵染对管氏肿腿蜂雌成蜂的不利影响[J]. , 2017, 60(1): 53-59. |
[9] |
张龙娃, 康克, 刘玉军, 张晶, 孙龙, 詹成,黄长春, 蒋丽雅, 叶开云, 丁德贵. 美国白蛾高毒力球孢白僵菌菌株筛选[J]. , 2016, 59(1): 111-118. |
[10] |
周斌, 周国英, 杨权, 董文统, 李小敏, 周莎, 何苑皞. 降香黄檀食叶害虫棕斑澳黄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幼虫虫龄判断[J]. , 2015, 58(11): 1253-1261. |
[11] |
郭丽娜, 方程, 李怡萍, 许向利, 仵均祥. 梨小食心虫自然种群与室内继代饲养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J]. , 2014, 57(2): 226-234. |
[12] |
王曦茁, 汪来发, 马建伟, 郭民伟, 刘洪剑, 董广平. 松褐天牛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航天诱变菌株的筛选[J]. , 2014, 57(11): 1299-1305. |
[13] |
侯成香, 覃光星, 耿涛, 高坤, 潘中华, 钱荷英, 郭锡杰. 感染球孢白僵菌的家蚕免疫应答差异表达基因分析[J]. , 2014, 57(1): 13-24. |
[14] |
钟宝珠, 吕朝军, 王东明, 覃伟权, 李洪, 王智. 二疣犀甲室内生物学特性及形态观察[J]. , 2013, 56(2): 167-172. |
[15] |
Hediyeh GOLSHAN, Moosa SABER, Farzad MAJIDI-SHILSAR, Farrokh KARIMI. 球孢白僵菌九个菌株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毒效(英文)[J]. , 2013, 56(2): 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