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立高效、稳定的家蚕Bombyx mori转基因技术对于推进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 解决蚕丝产业重大问题以及向非绢丝产业拓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建立的基于piggyBac的家蚕转基因技术基础上, 探索了多个影响转基因效率的因素。结果显示:以家蚕品种大造 (P50) 为供试材料、pBac[GOI]为供体质粒、pHA4PIG为辅助质粒, 以眼睛和神经组织特异启动子3×p3启动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为报告基因, 在蚕卵产下后2~3 h进行注射,综合效果最佳, 孵化率和转化率分别达到62.7%和34.8%;荧光筛选的最佳时期在胚胎发育第5到第8天;在2 000~8 000 bp之间时, 外源片段的长度对转化率并无太大影响。本研究建立的技术体系, 有望为家蚕功能基因研究、品种分子改良和家蚕生物反应器的开发奠定基础, 并为其他鳞翅目昆虫转基因技术的建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