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 Vol. 12 ›› Issue (2): 137-148.doi: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渤海及黄海海面迁飞昆虫的初步观察

陈永林1, 宋绍宗2, 邓小山2   

  1.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辽宁省旅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63-04-15 发布日期:1963-04-15

1   

  • Online:1963-04-15 Published:1963-04-15

摘要: 1961年(4—6月, 8—10月)作者等在渤海及黄海海区进行了海面迁飞昆虫的观察研究工作, 两海区所获得昆虫中, 已鉴定种类共计53种, 隶属于7目22科。渤海海区30种, 黄海海区34种;其中两海区皆采到的计12种。所获昆虫中, 很多种类系我国重要经济害虫, 如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 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Schiff.),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Hubner), 棉小造桥虫 Anomis flava Fabricius, 稻苞虫Parnara guttata Bremer et Grey, 麦二贫蚜Toxoptera graminium(Rondani), 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granarium(Kirby), 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 甘薯天蛾 Herse convolvuli L., 豆天蛾 Clanis bilineata Walker等。同时, 亦有少量的吸血类人畜害虫, 如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uillett, 灰虻Tabanus griseus Krober等。还应指出, 在上述两海区同期获得粘虫天敌——粘虫缺须寄蝇Cuphocera varia Fabricius, 且均为雌性。 两海区观察结果表明, 海面迁飞昆虫种类因季节不同而异, 大体可分为早春、春季、夏季和秋季种类。迁飞盛期至少有较明显的两个峰态(5月下旬—6月上旬和9月中、下旬)。粘虫在海面上迁飞有2—3个盛期, 芒种节前后北飞, 中秋节前后南迁的现象。粘虫在海面迁飞盛时为2—4时与18时。 所观察及获得的昆虫因种类不同, 距岸的远近不等, 最远者达300公里(稻苞虫)。距岸200公里以外海面上空采到12种, 100—200公里间海面上空采到7种, 40—100公里间者9种, 余则在近海采到。如果从它们被发现的位置距岸远近来推断其飞翔能力时在距岸30公里以内所获得的种类, 它们的飞翔能力可能是不强的。 迁飞昆虫在海面上空的出现与天气状况及风向等有一定的关系:多系非晴天的天气状况, 且以阴雾天出现迁飞的机率为大;粘虫等的迁飞出现与风向关系因季节不同有所差异(春、夏季多偏南风, 秋季则多偏北风), 风力多在6级以下, 并以3—4级时出现迁飞较多。在海面观察到的飞迁昆虫的飞翔高度约在2—20米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