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报 ›› 2022, Vol. 65 ›› Issue (3): 289-303.doi: 10.16380/j.kcxb.2022.03.005
郭前爽1, 卓富彦2, 朱景全2, 林宇丰3, 张政兵3, 黄德超4, 张素丽1, 杜永均1,*
GUO Qian-Shuang1, ZHUO Fu-Yan2, ZHU Jing-Quan2, LIN Yu-Feng3, ZHANG Zheng-Bing3, HUANG De-Chao4, ZHANG Su-Li1, DU Yong-Jun1,*
摘要:
【目的】 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生理状态对性信息素和花香气味的嗅觉行为反应的影响,以及在田间性信息素和花香气味诱蛾量的动态。【方法】于2020年在广西、湖南、浙江、四川5个试验点,通过田间网捕、花香气味和性信息素诱捕稻纵卷叶螟成虫,结合解剖卵巢和精巢,比较性信息素和花香诱捕的基本迁入型(强迁飞型)、本地繁殖型(居留型和扩散型)、大部迁出型(强迁飞型)稻纵卷叶螟蛾在嗅觉行为上的差异。按测报行业标准调查田间各龄虫量及其动态,分析田间性信息素诱和花香诱蛾量的动态与田间调查各龄幼虫种群数量和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调查网捕和花香诱雌蛾成熟卵巢比例随不同生理状态和季节的变化。【结果】基本迁入型稻纵卷叶螟在迁飞过程中可能已经交配,在着陆后有一段交配间隔的行为静止期,之后先对性信息素有反应,产卵的后期对花香气味有反应,其时间差基本上就是产卵前期。本地繁殖型稻纵卷叶螟对性信息素反应强,性信息素诱效果好,但花香诱捕效果差。大部迁出型雄蛾对性信息素的诱捕反应低,其雌雄蛾对花香气味诱捕反应也很低。基本迁入型花香诱雌蛾卵巢级别比较高,特别是卵巢Ⅴ级、已产卵的比例远高于网捕雌蛾。本地繁殖型种群,花香诱捕到的雌蛾交配次数显著高于田间网捕的, 如湖南攸县,花香诱Ⅴ级卵巢雌蛾的交配次数为3.5±1.0,最高5次,而网捕的Ⅴ级卵巢雌蛾的交配次数为2.6±0.4,最高3次。雄蛾精巢体积大小是田间网捕>性信息素诱>花香诱。性信息素诱雄蛾的死亡率显著低于花香诱雄蛾的。花香诱捕的时间发生在整个晚上,黑暗后出现第一个高峰,而性信息素诱发生在凌晨1∶00时后至天亮结束。从诱捕动态来分析,性信息素诱的基本迁入型蛾峰早于花香诱。同一时期,通过调查广西田阳、湖南攸县水稻田间,发现各龄幼虫的发育进程和数量变化与性信息素诱蛾量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初步建立起性信息素诱和花香诱稻纵卷叶螟蛾量与田间各龄幼虫种群数量和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为田间稻纵卷叶螟的精准施药提供了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