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林美珍, 杨广, 王珍燕, 尤民生. 网粒体脱落有助于茶小绿叶蝉成虫逃离蜘蛛网[J]. 昆虫学报, 2021, 64( 2): 213-222. |
[2] |
李可琢, 冯淑军, 赵艳丽, 段立清. 褐带蚜小蜂成虫生物学特性[J]. 昆虫学报, 2021, 64( 2): 240-249. |
[3] |
刘佳宁, 秦道正. 斑衣蜡蝉雌性生殖系统超微结构[J]. 昆虫学报, 2020, 63(9): 1125-1135. |
[4] |
龚强, 宫亚军, 曹利军, 郑小钰, 蒲德强, 黄琼, 魏书军.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桃小食心虫飞行能力[J]. 昆虫学报, 2020, 63(9): 1153-1158. |
[5] |
刘明科, 闫芳芳, 齐禹哲, 黄岩, 闫雪梨, 钱逸彬, 李茂业. 对桃蚜高毒力的蜡蚧菌菌株筛选[J]. 昆虫学报, 2020, 63(6): 751-758. |
[6] |
吕亮, 李雨晴, 陈从良, 常向前, 张舒, 许冬, 万鹏. 草地贪夜蛾幼虫在玉米和小麦上的取食和生长发育特性比较[J]. 昆虫学报, 2020, 63(5): 597-603. |
[7] |
邱良妙, 刘其全, 杨秀娟, 黄晓燕, 关瑞峰, 刘必炮, 何玉仙, 占志雄. 草地贪夜蛾对水稻和玉米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与适合度[J]. 昆虫学报, 2020, 63(5): 604-612. |
[8] |
梁沛, 谷少华, 张雷, 高希武. 我国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研究概况与展望[J]. 昆虫学报, 2020, 63(5): 624-638. |
[9] |
冯波, 郭前爽, 毛必鹏, 钟玲, 宋建辉, 肖明徽, 杜永均. 不同地区田间草地贪夜蛾卵巢的结构和发育[J]. 昆虫学报, 2020, 63(5): 639-648. |
[10] |
钟海英, 张雅林, 魏琮. 合哑蝉成虫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英文)[J]. 昆虫学报, 2020, 63(4): 421-432. |
[11] |
袁轲, 朱慧, 曲业宽, 任炳忠, 尤杨. 访花昆虫红腹毛蚊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J]. 昆虫学报, 2020, 63(4): 439-449. |
[12] |
兰英, 魏琮. 蒙古寒蝉末龄若虫与成虫复眼的形态、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J]. 昆虫学报, 2020, 63(12): 1441-1451. |
[13] |
李根层, 赵昱杰, 李嘉莉, 鲁国艳, 刘乃勇. 云南锦斑蛾成虫触角、喙管和跗节感器超微结构[J]. 昆虫学报, 2020, 63(11): 1385-1398. |
[14] |
潘颖佳, 崔旭红, 邵崟, 商晗武. 石蒜绵粉蚧在七种多肉植物上的生物学特性[J]. 昆虫学报, 2020, 63(10): 1223-1233. |
[15] |
王政, 张绍华, 杨陈军, 孟倩倩, 孙世伟, 高圣风, 刘爱勤, 杨婧. 黄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及田间种群动态[J]. 昆虫学报, 2020, 63(1): 6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