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子健, 周淑香, 张峰, 史树森, 张金平. 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透视无损检测寄生蜂生物学特性[J]. 昆虫学报, 2025, 68(6): 807-815. |
[2] |
杨小凡, 马爱红, 朱洁, 牛一平, 冉红凡, 路子云, 李建成. 光暗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产卵昼夜节律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5, 68(2): 194-202. |
[3] |
吴赛, 王闪闪, 赵巧玲, 朱娟, 王梅仙, 唐顺明, 沈兴家. 家蚕小茧突变体sc生长发育相关通路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分析[J]. 昆虫学报, 2025, 68(1): 1-13. |
[4] |
李春沁, 刘彦飞, 胡梓寒, 陈秀琳, 李伯辽, 罗坤, 李广伟. E8, E10-12∶OH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增效作用及其与信息素结合蛋白和普通气味结合蛋白的结合机制[J]. 昆虫学报, 2024, 67(7): 909-922. |
[5] |
孟召娜, 楚博, 罗宗秀, 李兆群, 边磊, 修春丽, 付楠霞, 赵远艳, 胡艳萍, 陈宗懋, 蔡晓明. 基于形态特征、COI基因序列和杂交试验的云南茶园小绿叶蝉种类鉴定[J]. 昆虫学报, 2024, 67(11): 1525-1534. |
[6] |
宋佳, 马钰洁, 蒲雪, 季荣, Iliya Kabak, 袁亮. 东亚飞蝗WntA在胚胎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J]. 昆虫学报, 2023, 66(9): 1139-1149. |
[7] |
黄鹏, 张杰, 姚锦爱, 蓝炎阳, 余德亿. 南洋臀纹粉蚧生物学特性及LAMP检测[J]. 昆虫学报, 2023, 66(8): 1052-1062. |
[8] |
李春沁, 张钰析, 徐世才, 李伯辽, 陈秀琳, 罗坤, 李广伟. 梨小食心虫GmolNPC2的基因克隆、表达谱及配体结合特征[J]. 昆虫学报, 2023, 66(7): 870-884. |
[9] |
杨小凡, 焦洄锬, 李旭昭, 路子云, 冉红凡, 马爱红, 魏国树, 李建成. 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3, 66(7): 918-924. |
[10] |
胡俊杰, 方全博, 王翔, 孙凯丽, 刘潇宇, 贺春玲. 角短翅泥蜂的形态特征和筑巢行为[J]. 昆虫学报, 2023, 66(6): 805-815. |
[11] |
韩慧, 庞钦玮, 刘晓庆, 梁宝莲, 高玲玲, 马瑞燕, 郭艳琼. 梨小食心虫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J]. 昆虫学报, 2023, 66(4): 450-458. |
[12] |
黄吉山, 吴海盼, 王小云, 陆温, 郑霞林. 日行性朱红毛斑蛾和夜行性斜纹夜蛾成虫复眼结构及其对光暗条件反应的比较研究[J]. 昆虫学报, 2023, 66(4): 538-552. |
[13] |
温学达, 刘玉升. 六斑异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核桃扁叶甲幼虫的捕食能力[J]. 昆虫学报, 2023, 66(12): 1675-1684. |
[14] |
苑鹏宇, 胡可炎, 钱沉鱼, 王胜坤, 温秀军, 王偲, 马涛. 柚木野螟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观察[J]. 昆虫学报, 2022, 65(8): 1056-1067. |
[15] |
蒋华, 黄佳聪, 杨晏平, 李归林. 我国余甘子新害虫锡兰玻壳蚧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J]. 昆虫学报, 2022, 65(7): 895-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