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 Vol. 14 ›› Issue (1): 21-31.doi: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吉林省粘虫猖獗世代发生虫源的研究——Ⅰ.发生虫源的探讨和越冬问题研究

李绵春, 陈瑞鹿, 刘增义, 庐兆先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65-02-15 发布日期:1965-02-15

STUDIES ON THE SOURCE OF THE EARLY SPRING GENERATION OF THE ARMYWORM.LEUCANIA SEPARATA WALKER.IN KIRIN PROVINCE I.STUDIES ON THE HIBERN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SOURCE

LI MIEN-CHUNG, CHEN RUI-LO, LIU TSENG-YE, LEO CHAO-SHEN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Kiri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 Online:1965-02-15 Published:1965-02-15

摘要: 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的大害虫。本文为作者于1953—1962年研究粘虫的一部分工作,目的在于分析吉林省粘虫发生猖獗世代的虫源问题。我们怀疑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有两种可能来源:(1)本地越冬的成虫、蛹或幼虫;(2)由外地迁入。通过研究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粘虫在吉林省一年完成两个世代。春季发生的第一代是猖獗世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繁殖虫源主要来自5月下旬到6月上半月出现的成虫。 2.粘虫在当地的入冬虫态,有幼虫、蛹及成虫。经过发生地的越冬调查及野外试验,证明粘虫在东北和内蒙地区的自然条件下不论何种虫态,均不能越冬。 3.据粘虫抗寒力测定,在-8℃恒温下,幼虫、蛹、成虫均迅速死亡,在-5℃下最长只能存活3—7小时,在1±1℃下全部死亡的理论时间为成虫19.95天、幼虫44.67天、蛹25.70天。查当地1、2两月旬平均气温最高-9.4℃,最低-16.5℃,田间5厘米深的土温为-12.4—-9.4℃,均超过虫体的死亡低温。 因此,粘虫不可能在吉林省越冬,从而可以推断猖獗世代的虫源,是由外地迁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