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65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65-02-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短角斑腿蝗(Catantops brachycerus Will.)自然群体中不等双价体的细胞学研究
    周光炎, 管镇
    1965, 14(1):  1-9. 
    摘要 ( 2050 )   PDF (517KB)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上海附近的佘山,发现短角斑腿蝗自然群体中的一些个体的第8染色体是不等双价体。该染色体的额外片段比较大,由异染色质组成,并在减数分裂中期I和X染色体一样呈现负异固缩现象。在带有这个额外片段的半合体减数分裂时,发现第一次都是均等分离。这个现象与所观察到的下列事实一致,就是这对异形染色体的着丝点与额外片段之间经常只出现一个交叉点,再一次证明交换与交叉一对一关系和交换先于交叉理论的正确性。有关这个片段的来源,从—些旁证指出有可能来自X染色体。 所分析的530个个体中,100个是半合体,3个是带有这个片段的纯合体,因而得知额外片段在群体中的频率为10%。统计分析表明这三种遗传型,即正常纯合体、半合体和额外片段纯合体的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公式,而且在连续三个世代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之间这些频率没有显著的变化。有关额外片段在群体中的平衡机制,我们认为有可能是选择对半合体有利而使这种染色体维持稳定的多态平衡。
    几种有机磷杀虫剂使家蝇中毒后对真、假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冷欣夫, 陈冬兰
    1965, 14(1):  10-14. 
    摘要 ( 2840 )   PDF (307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用测压法研究了敌百虫、乐果、酰脲磷对家蝇体内外真胆碱脂酶(AChE)、假胆碱酯酶(φChE)的抑制效能与中毒征状的关系,并以N-甲基氨基甲酸苯酯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表明,所用药剂对家蝇的中毒征状与对AChE和φChE的抑制情况紧密相关,而对AChE的抑制作用比对φChE的抑制作用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AChE的磷酸化程度大于φChE。不同药剂对酶的最大抑制作用虽有所不同,但同一种药剂使两种酶受抑制的最高峰出现在同一时间,并且都在家蝇中毒昏迷时出现。 此外,AChE及φChE在被各种药剂在体内抑制后,经一定时间,出现恢复现象,但对于不同药剂,恢复出现的时间不同。恢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酶的重新形成,或磷酸化酶的水解。 由体外抑制的结果(pI50)与体内处理结果的比较,表明了体内外的抑制情况非常一致。
    蓖麻蚕在变态期间代谢作用的研究——Ⅳ.游离和结合脂肪及其与糖元含量的关系
    张清刚, 刘芳, 冯慧
    1965, 14(1):  15-20. 
    摘要 ( 1946 )   PDF (414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蓖麻蚕在不同发育阶段组织中游离和结合脂肪的含量变化及其与糖元含量的关系。发现雄体游离脂肪含量均高于雌体,结合脂肪则低于雌体。雌雄个体中的游离和结合脂肪均随发育期变化而含量不同;结合幼虫饥饿实验,表明游离脂肪是可以被动用的作为能源的物质之一。通过对游离脂肪组分和化学常数测定,结合脂肪酸的纸上层析,确定其主要由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在六种高级脂肪酸组分中以亚麻酸的含量最高。 蓖麻蚕在发育期间,雌雄组织中糖元含量均低于游离脂肪而高于结合脂肪。雌体含量比雄体高。无论在发育期或在幼虫饥饿期间,糖元的积累与利用均比游离脂肪早。文内并讨论了脂肪和糖元在蓖麻蚕生长和生殖中的作用。
    吉林省粘虫猖獗世代发生虫源的研究——Ⅰ.发生虫源的探讨和越冬问题研究
    李绵春, 陈瑞鹿, 刘增义, 庐兆先
    1965, 14(1):  21-31. 
    摘要 ( 2048 )   PDF (645KB) ( 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粘虫是吉林省粮食作物的大害虫。本文为作者于1953—1962年研究粘虫的一部分工作,目的在于分析吉林省粘虫发生猖獗世代的虫源问题。我们怀疑春季出现的大量成虫有两种可能来源:(1)本地越冬的成虫、蛹或幼虫;(2)由外地迁入。通过研究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粘虫在吉林省一年完成两个世代。春季发生的第一代是猖獗世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繁殖虫源主要来自5月下旬到6月上半月出现的成虫。 2.粘虫在当地的入冬虫态,有幼虫、蛹及成虫。经过发生地的越冬调查及野外试验,证明粘虫在东北和内蒙地区的自然条件下不论何种虫态,均不能越冬。 3.据粘虫抗寒力测定,在-8℃恒温下,幼虫、蛹、成虫均迅速死亡,在-5℃下最长只能存活3—7小时,在1±1℃下全部死亡的理论时间为成虫19.95天、幼虫44.67天、蛹25.70天。查当地1、2两月旬平均气温最高-9.4℃,最低-16.5℃,田间5厘米深的土温为-12.4—-9.4℃,均超过虫体的死亡低温。 因此,粘虫不可能在吉林省越冬,从而可以推断猖獗世代的虫源,是由外地迁入的。
    关中麦秆蝇的初步研究
    刘绍友, 孙益知
    1965, 14(1):  32-45. 
    摘要 ( 1845 )   PDF (746KB)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麦秆蝇是小麦主要害虫之一,陕西关中地区每年发生4代。成虫盛发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幼虫在麦苗幼茎内越冬。寄主以小麦为主,大麦为次。每年秋苗期和春季拔节至孕穗期两次为害小麦。麦收后以落粒自生麦苗为夏季寄主。成虫羽化在早晨6—8时盛;羽化后取食补充性营养;苗期产卵在芽鞘上、拔节后在顶端第2、3叶基为多。幼由在苗期和拔节期入侵率高,孕穗期为次,抽穗以后不能入侵,在不同生育期植株上,入侵后表现害状不同。麦秆蝇的为害程度与栽培条件关系密切:早播小麦秋苗期受害重,晚播小麦在春季受害重;合理灌水、密植受害轻:施肥充足、土壤肥沃、生长良好的小麦受害轻。成虫发生期是药剂防治的良好时期。γ666粉剂、烟剂、液剂杀成虫均良好,E605既能杀成虫又具一定的杀卵能力。
    广州地区中华按蚊生理年龄的组成
    何桂铭, 容瓘, 柯小麟
    1965, 14(1):  46-52. 
    摘要 ( 1823 )   PDF (426KB) ( 3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的蚁巢结构及其发展
    蔡邦华, 陈宁生, 陈安国, 陈志辉
    1965, 14(1):  53-70. 
    摘要 ( 2225 )   PDF (1147KB) ( 7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黑翅土白蚁营地下巢,主体是菌圃;白蚁巢群从初建、成长到衰亡的过程中,蚁巢结构相应地有从单腔到多腔、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差别,主要有单腔空巢、单腔菌巢、上位寡腔巢、下位寡腔巢、层积多腔巢、块积多腔巢和萎缩多腔巢七种基本形式,前四种为幼年巢的形态,后三种为成年巢的形态。本文首先举实例叙述了这七种类型的结构特征,然后就巢腔的发展、菌圃的演变、空腔的形成、主巢的转移及其结构的变化(王宫的兴建、泥皮泥骨的发展等)和巢区的位移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本种蚁巢结构的发展动态,指出菌圃总体处于不断演变的新陈代谢之中,是蚁巢结构上最活跃的因素,为其演变的主要内容,并由是牵动其他各结构部分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原尾虫的研究——Ⅰ.沪宁一带的十种古蚖
    尹文英
    1965, 14(1):  71-92. 
    摘要 ( 1972 )   PDF (960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粘虫头部萤光物质纸层析与电泳研究
    王敏慧, 周德明, 冯喜昌
    1965, 14(1):  93-98. 
    摘要 ( 1754 )   PDF (378KB) ( 5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菜蚜迁飞习性的初步观察
    管致和
    1965, 14(1):  99-102. 
    摘要 ( 1692 )   PDF (207KB) ( 5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银纹潜叶蛾的初步研究
    章宗江
    1965, 14(1):  103-105. 
    摘要 ( 2190 )   PDF (190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异色瓢虫重名变种在新疆的出现
    刘崇乐
    1965, 14(1):  106-106. 
    摘要 ( 1753 )   PDF (66KB) ( 3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