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克勤, 刘兴龙, 邵天玉. 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J]. , 2018, 61(9): 1054-1066. |
[2] |
詹成修, 熊阳杰, 张涛, 张克云. 崇明拟异小杆线虫daf-16基因的功能鉴定[J]. , 2018, 61(8): 932-940. |
[3] |
李菁, 汪洋洲, 张小飞, 刘津, 白明皓, 王振营. 新疆地区亚洲玉米螟中Wolbachia共生菌的检测和鉴定[J]. , 2018, 61(5): 555-564. |
[4] |
武德功, 詹秋文, 黄保宏, 王增霞, 黄伟东, 毕亚玲, 刘长仲, 杜军利. 不同光周期对高粱蚜种群参数的影响[J]. , 2018, 61(4): 511-518. |
[5] |
何海敏, 肖亮, 陈前武, 薛芳森. 亚洲玉米螟的一个生活史特征——体重与温度呈正相关[J]. , 2018, 61(3): 340-347. |
[6] |
张文璐, 王文强, 白树雄, 张天涛, 何康来, 王振营. 亚洲玉米螟雌蛾产卵偏好寄主植物的筛选及对葎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电生理反应[J]. , 2018, 61(2): 224-231. |
[7] |
郝杰, 王振营, 王勤英1 白树雄, 张天涛, 南宫自艳, 何康来. 杀虫蛋白Vip3Aa11对亚洲玉米螟及其寄生性天敌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J]. , 2017, 60(7): 817-824. |
[8] |
庾琴, 王芳, 张润祥, 郭贵明, 范仁俊, 郝赤. 梨小食心虫蛹重对成虫繁殖力和寿命及下一代幼虫发育的影响[J]. , 2016, 59(9): 985-990. |
[9] |
李娜, 范凡, 韩慧, 裴晓亚, 刘顺, 魏国树. 不同波长LED光源对韭菜迟眼蕈蚊生殖行为的影响[J]. , 2016, 59(5): 546-551. |
[10] |
金桂华, 宫亚军, 潜宗伟, 朱亮, 王泽华, 陈金翠, 魏书军. 二斑叶螨对不同品种茄子的选择性与适合度[J]. , 2016, 59(3): 328-336. |
[11] |
罗剑峰, 刘欢, 郭子俊, 王国才, 凌冰. 苦瓜素Ⅰ和苦瓜苷B对亚洲玉米螟Ofh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致坏死作用[J]. , 2016, 59(10): 1093-1102. |
[12] |
李志文, 孙寒松. 湖南益阳小果油茶林小果油茶、油茶象和啮齿动物的相互作用[J]. , 2016, 59(10): 1123-1132. |
[13] |
李培光, 邱仕祺, 叶保华, 王宁新, 黄大卫. 去除 Wolbachia 对丽蝇蛹集金小蜂繁殖适合度和成蜂寿命的影响[J]. , 2015, 58(9): 966-972. |
[14] |
左太强, 张彬, 张绍婷, 郑长英, 万方浩. 高温和啶虫脒处理西花蓟马对其F1 代生命表参数的联合作用[J]. , 2015, 58(7): 767-775. |
[15] |
宋静, 黄静, 王雷英, 李元喜. 繁育寄主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行为及寄生能力的影响[J]. , 2015, 58(7): 783-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