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 Vol. 51 ›› Issue (6): 618-627.

• 研究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印楝素对SL-1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

钟国华,水克娟,吕朝军,贾建文,任太军,胡美英   

  • 出版日期:2008-06-20 发布日期:2008-06-20
  • 通讯作者: 胡美英

  • Online:2008-06-20 Published:2008-06-20

摘要: 本文以喜树碱(camptothecin)作对比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对照系统研究了印楝素azadirachtin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细胞系(SL-1)的凋亡诱导作用。印楝素0.75 μg/mL处理后SL-1细胞后1272 h,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细胞皱缩,体积变小,胞膜气泡化,与邻周细胞脱落,胞浆浓缩,胞膜突起,细胞器密集,核染色质浓缩并凝聚在核膜周边,出现大量凋亡小体;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内致密明亮黄绿色荧光和亮绿色或橘黄色的凋亡小体;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皱缩、微绒毛消失、染色质浓缩和边缘化、核膜皱缩界限模糊、部分线粒体嵴结构消失和数量明显增加的吞噬泡等细胞凋亡典型形态学特征;TUNEL实验可见大量被标记为小圆形或环形黄绿色或绿色荧光的阳性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表明,印楝素0.75 μg/mL处理后48 h凋亡率最高达11.45%,比对照提高381.3倍;而喜树碱以1.72 μg/mL处理亦对SL-1具有相似的诱导作用,处理后36 h凋亡率最高达到17.4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印楝素和喜树碱处理后,SL-1细胞表面没有形成明显的"""之类的结构破坏。推测印楝素与喜树碱对SL-1的凋亡信号转导方式和途径不同,导致细胞凋亡时序性不同。

关键词: 印楝素, 喜树碱, SL-1细胞, 细胞凋亡诱导, 显微形态,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