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盼, 张洁, 岳玥, 陈红燕, 吴维, 魏太云, 贾东升.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对介体电光叶蝉生长繁殖及取食行为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0, 63(2): 174-180. |
[2] |
鲁燕华, 卢刚, 亓玉华, 叶庄新, 李俊敏, 陈剑平. 灰飞虱中IKK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其在水稻条纹病毒侵染中的功能[J]. 昆虫学报, 2020, 63(2): 131-141. |
[3] |
贾路瑶, 刘丹丹, 侯茂林. 水稻施硅对白背飞虱刺吸和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0, 63(2): 199-206. |
[4] |
周鹏勇, 李承哲, 王昕珏, 傅文婕, 吴妤婷, 娄永根. 诱导水稻抗褐飞虱的化学激发子筛选[J]. 昆虫学报, 2019, 62(8): 970-978. |
[5] |
刘雨芳, 杨荷, 阳菲, 谢美琦. 生境异质度对稻田捕食性天敌及水稻害虫的生态调节有效性[J]. 昆虫学报, 2019, 62(7): 857-867. |
[6] |
邓瑶, 刘玉娣, 王香萍, 侯茂林. 感染和未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白背飞虱成虫唾液腺转录组比较分析[J]. , 2018, 61(4): 449-457. |
[7] |
王璐丰, 胡奎, 贺华良, 丁文兵, 李有志.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及白背飞虱成虫对其组分的行为反应[J]. 昆虫学报, 2017, 60(4): 412-420. |
[8] |
杨亚军, 李向冬, 徐红星, 郑许松, 吕仲贤. 氮肥促进Bt水稻和非Bt水稻上溴氰菊酯诱导的褐飞虱再猖獗能力[J]. , 2016, 59(11): 1263-1271. |
[9] |
杨国庆, 朱展飞, 胡文峰, 戈林泉, 吴进才. 叶面喷施硅和磷对水稻及其抗白背飞虱的影响[J]. , 2014, 57(8): 927-934. |
[10] |
孙凯, 李冠华, 丁文兵, 张一君, 李有志. 不同水稻品种上白背飞虱取食行为的EPG分析[J]. , 2014, 57(3): 335-342. |
[11] |
杨茂发,杨大星,徐进,刘健锋,武承旭. 稻水象甲成虫活动行为的日节律[J]. , 2013, 56(8): 952-959. |
[12] |
陈鹏宇,刘顺枝,王小兰. 褐飞虱唾液腺中水稻抗性适应基因的分离[J]. , 2013, 56(11): 1235-1243. |
[13] |
卢增斌,韩乃顺,徐刚,刘玉娥,胡萃,彭于发,郭予元,叶恭银. 转cry1Ab/vip3H+epsps基因粳稻对非靶标害虫稻叶蝉田间种群的影响[J]. , 2013, 56(11): 1275-1285. |
[14] |
郭文娟, 陆驰宇, 熊应强, 马鹤娟, 李绍勤. 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对大螟幼虫体内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 2012, 55(8): 958-963. |
[15] |
张征田, 张虎成, 王庆林, 庞振凌, 梁子安, 夏敏, 杜瑞卿. 取食加Cd2+食物后拟水狼蛛发育历期、耐饥力和体内Cd2+含量的变化[J]. , 2011, 54(9): 997-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