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报 ›› 2025, Vol. 68 ›› Issue (10): 1313-1319.doi: 10.16380/j.kcxb.2025.10.001
• 导言 • 下一篇
郭慧娟1, 陈亚州2,3, 孙玉诚1,*
GUO Hui-Juan1, CHEN Ya-zhou2,3, SUN Yu-Cheng1,*
摘要: 蚜虫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刺吸式口器昆虫,约5 000种。其中,麦蚜、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等许多蚜虫种类已成为制约农林生产的重要害虫,它们典型的韧皮部为害方式造成作物光合产物减少,并能够传播超过半数的植物病毒。不仅如此,蚜虫还凭借孤雌胎生和翅型分化实现种群的快速扩张和生境转移,这种强大的生态适应能力与它们的成灾致害密不可分。然而,世代周期短、孤雌生殖导致的抗药性强以及Bt作物的非靶标害虫等因素,造成目前针对蚜虫的精准高效的防控技术仍有待完善。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蚜虫基因组分化、翅型与生殖型可塑性调控、唾液蛋白介导的取食传毒机制、虫菌共生协同适应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了RNAi抗蚜育种、天敌生态调控等防控技术。本文系统梳理了该领域国内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概述了本专辑收录论文的核心内容,并从唾液腺单细胞功能解析、非持久性病毒传毒机制、表观遗传调控网络和虫菌共生防控技术等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