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敏, 任芳旭, 王怡, 孔维娜, 魏明峰, 齐心, Mehmet Salih ÖZGÖKÇE, 马瑞燕. 群体饲养生命表:资料分析理论与转化为个体生命表的方法[J]. 昆虫学报, 2024, 67(8): 1147-1162. |
[2] |
赵冬晓, 张志春, 牛洪涛, 郭慧芳. 硅藻土介导的截形叶螨成螨爪哇虫草菌敏感性提升和表皮特征变化[J]. 昆虫学报, 2024, 67(5): 651-658. |
[3] |
牛洪涛, 张志春, 赵冬晓, 王娜, 王利华, 陈丹艳, 郭慧芳. 爪哇虫草菌JS001浸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和防御褐飞虱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4, 67(4): 468-476. |
[4] |
伍兴隆, 余佳敏, 刘国, 刘东阳, 江连强, 郭仕平, 李斌, 肖科军, 刘虹伶, 杨明禄, 蒲德强. 高温处理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4, 67(2): 223-234. |
[5] |
雷鸯, 裘可盈, 董婉莹, 吕要斌. 大灰优蚜蝇对扶桑绵粉蚧的捕食作用[J]. 昆虫学报, 2024, 67(12): 1684-1695. |
[6] |
王少博, 韩孟娇, 魏可, 王小艺, 杨忠岐.
松褐天牛中脊茧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昆虫学报, 2024, 67(1): 68-77. |
[7] |
朱长建, 马雨梦, 李斌, 梁佳惠, 曹付, 杨洋, 刘苏, 李茂业. 对暗黑鳃金龟幼虫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筛选及其模拟田间防效评价[J]. 昆虫学报, 2023, 66(8): 1009-1019. |
[8] |
何朋阳, 李贤, 刘同先, 张世泽. 产卵次数和寄主幼虫龄期对草地贪夜蛾寄生蜂螟蛉盘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3, 66(8): 1095-1104. |
[9] |
刘旭祥, 杨永棒, 凡庆文, 张沁园, 季清娥. 紫外线辐照被寄生的黑腹果蝇蛹对果蝇锤角细蜂生长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3, 66(11): 1518-1526. |
[10] |
李晓维, 程江辉, 韩海斌, 吕要斌.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蓟马的行为调控作用及其在蓟马防控中的应用[J]. 昆虫学报, 2022, 65(9): 1222-1246. |
[11] |
李而涛, 鲁祺晗, 张丹凤, 孔维捷, 安春菊. 小卷蛾斯氏线虫侵染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天然免疫反应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2, 65(12): 1623-1635. |
[12] |
施琳琳, 李子园, 林丹敏, 陆永跃, 陈科伟. 黄玛草蛉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能力[J]. 昆虫学报, 2022, 65(10): 1324-1333. |
[13] |
陈亚丰, 王甦, 邸宁, 金道超 . 利用功能反应模型评价球孢白僵菌对东亚小花蝽捕食二斑叶螨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1, 64(8): 967-975. |
[14] |
申屠旭萍, 史嘉腾, 宋阳, 俞晓平.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 2021, 64(8): 998-1008. |
[15] |
吴帆, 张莉, 邱一蕾, 李红亮. 昆虫嗅觉结合蛋白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 2021, 64(4): 52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