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毕思佳, 胡本进, 胡飞, 徐婷婷, 徐丽娜. 草地贪夜蛾雌性先熟现象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 昆虫学报, 2023, 66(9): 1201-1209. |
[2] |
马倩, 董金慧, 李方向, 朱克岩, 成卫宁. 麦红吸浆虫热激蛋白基因SmHsp60的分子特征及功能研究[J]. 昆虫学报, 2023, 66(7): 859-869. |
[3] |
贺冰心, 张雪, 张俊杰, 郑鑫, 李蕙. 松毛虫赤眼蜂脂肪酸合酶基因的克隆、表达谱及其在滞育中的功能分析[J]. 昆虫学报, 2023, 66(4): 459-468. |
[4] |
秦加敏, 宗德琴, 展江, 梁铖. 诱导蜂王滞育与出蛰方法对短头熊蜂繁育特性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3, 66(3): 338-350. |
[5] |
赵娜, 吕雪峰, 扈鸿霞, 宋余, 蒋思涵, 季荣, 叶小芳. 西伯利亚蝗卵发育过程的比较转录组分析及滞育关联基因筛选[J]. 昆虫学报, 2022, 65(9): 1075-1089. |
[6] |
李永丽, 闫作炳, 尹新明, 雷振山, 周洲. 桃小食心虫发育过程中蜕皮激素滴度动态及甲氧虫酰肼干扰滞育的作用[J]. 昆虫学报, 2022, 65(7): 791-798. |
[7] |
张海燕, 吴金鑫, 张云贵, 赵萍, 林英. 家蚕非滞育红卵突变体Re-nd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J]. 昆虫学报, 2022, 65(6): 668-674. |
[8] |
王佰秋, 沈初泽, 武雪, 谢慧聪, 宗靖淞, 余哲媛, 白芸, 李恺, 何祝清.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浙江省不同滞育型迷卡斗蟋的遗传分化分析[J]. 昆虫学报, 2022, 65(6): 782-790. |
[9] |
吴珂珂, 顾钢, 赖荣泉, 周挺, 韩梦. 光周期和温湿度对烟蚜茧蜂寄生能力和繁殖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2, 65(11): 1488-1497. |
[10] |
李艳艳, 陈龙, 李玲, 谭瑶, 庞保平 . 沙葱萤叶甲成虫不同夏滞育阶段的转录组分析(英文)[J]. 昆虫学报, 2021, 64(9): 1020-1030. |
[11] |
寇若玫, 李月, 窦飞越, 周泽扬, 黄敦元. 大分舌蜂不同龄期幼虫及滞育预蛹肠道细菌 群落多样性及其差异[J]. 昆虫学报, 2021, 64(6): 682-693. |
[12] |
安颢敏, 刘文, 王小平. 昆虫滞育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 2021, 64(4): 510-522. |
[13] |
黄海艺, 赵月明, 武晓亮, 陈珍珍, 许永玉 . 外源保幼激素对中华通草蛉滞育解除及滞育后发育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1, 64(3): 392-399. |
[14] |
张国军, 王稳, 南江磊, 成卫宁, 朱克岩. 低温对麦红吸浆虫滞育解除及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R和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表达水平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1, 64(12): 1398-1406. |
[15] |
李艳艳, 马红悦, 李玲, 谭瑶, 庞保平, 张恒 . 沙葱萤叶甲卵滞育的转录组学分析[J]. 昆虫学报, 2021, 64(10): 1136-1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