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凡舒, 郭欣, 柴钲淏, 叶丽文, 程丹芽, 魏洪义, 陈丽慧. 镉和氯虫苯甲酰胺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3, 66(8): 1086-1094. |
[2] |
丁新华, 贾尊尊, 王小武, 付开赟, 汪洋洲, 阿尔孜姑丽·肉孜, 吐尔逊·阿合买提, 刘小侠, 郭文超. 新疆同域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J]. 昆虫学报, 2023, 66(5): 694-703. |
[3] |
郭欣, 徐凡舒, 魏洪义, 陈丽慧. Cu2+和阿维菌素及其复合胁迫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3, 66(4): 553-563. |
[4] |
隋丽, 路杨, 谢敏, 邹晓威, 李启云, 张正坤. 亚洲玉米螟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和芽生孢子-玉米共生体的取食选择和嗅觉反应[J]. 昆虫学报, 2023, 66(11): 1482-1489. |
[5] |
石坚, 王原, 梁佳, 杜娟, 赵章武. 敲减神经肽F基因(npf)对亚洲玉米螟取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1, 64(9): 1080-1091. |
[6] |
李菁, 张小飞, 徐玲玲, 申圆圆, 李肖肖, 王振营. 中国南方双斑长跗萤叶甲地理种群遗传 结构及Wolbachia感染[J]. 昆虫学报, 2021, 64(6): 730-742. |
[7] |
肖庄婷, 王德森, 何余容. 安荔赤眼蜂在中国野外首次发现及其体内Wolbachia的检测[J]. 昆虫学报, 2021, 64(3): 409-418. |
[8] |
刘媛, 王浩, 王志鹏, 陈利民, 王亚如, 侯有明. 鳞翅目昆虫内共生菌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 2021, 64(12): 1465-1477. |
[9] |
朱翔宇, 尤士骏, 刘天生, 张玲, 尤民生. 节肢动物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研究进展[J]. 昆虫学报, 2020, 63(7): 889-901. |
[10] |
刘芳, 孟建玉, 杨昌利, 张长禹. 亚洲玉米螟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谱及对UV-A胁迫的响应[J]. 昆虫学报, 2020, 63(3): 255-265. |
[11] |
冯波, 张万民, 张丹, 屈丽莉, 孟威, 王巍, 王浩杰, 杜永均. 日龄和交配状态对亚洲玉米螟雄蛾内生殖器特征的影响[J]. 昆虫学报, 2020, 63(3): 317-326. |
[12] |
刘晓贝, 白树雄, 王振营, 王月琴, 王勤英, 何康来. 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Cry1Ab/Cry1Ac融合蛋白表达及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杀虫效果[J]. 昆虫学报, 2020, 63(10): 1201-1206. |
[13] |
冯波, 张万民, 张丹, 屈丽莉, 孟威, 王巍, 王浩杰, 杜永均. 亚洲玉米螟交配率和交配次数与其日龄、性比和精巢大小的关系[J]. 昆虫学报, 2020, 63(1): 54-62. |
[14] |
李绍建, 高蒙, 王娜, 崔小伟, 桑素玲, 范腕腕, 王振宇.
河南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共生菌Wolbachia的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
[J]. 昆虫学报, 2019, 62(2): 215-221. |
[15] |
王克勤, 刘兴龙, 邵天玉. 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J]. , 2018, 61(9): 1054-1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