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报 ›› 2025, Vol. 68 ›› Issue (3): 335-345.doi: 10.16380/j.kcxb.2025.03.009
余肖1, 方冲伟2, 王敦1,*
YU Xiao1, FANG Chong-Wei2, WANG Dun1,*
摘要: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本土蜂种,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传粉昆虫。陕西省作为养蜂大省,由南向北横跨三大气候带,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大,蜜源植物种类丰富,各地均有养殖蜂的传统。开展中华蜜蜂地理种群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将为今后的利用与保护打下基础。【方法】对陕西省内20个样点共42群中华蜜蜂样本进行19个外部形态指标测定,并进行逐步判别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tRNAleu-COII, COI, ITS-1, ITS-2和18S rDN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并基于核苷酸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陕西省内20个样点的中华蜜蜂蜂群在形态指标与tRNAleu-COII, COI, ITS-1, ITS-2和18S rDNA基因序列均存在分化。基于形态数据的逐步判别分析显示,位于大巴山区的白河、上竹与镇坪的中华蜜蜂聚为一群,黄龙的HL2, HL4, HL9和HL13蜂群聚为一群;而基于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陕北地区所采集的YWC1, SD1, TJW1, KYM1和KYM3蜂群聚为一支,大巴山地区的HX2, HX3, HX4, BH2, BH3和SZ1蜂群聚为一支;基于上述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榆林YWC1, SD1, TJW1, TJW2, TJW3, KYM1和KYM2蜂群聚为一支,黄龙的HL1, HL2, HL3, HL5, HL7, HL8, HL9, HL10, HL11, HL12和HL14蜂群聚为一支,关中地区与汉中的BY1, BY2, YX1, YX2, BJ1和BJ2蜂群聚为一支,安康的HX1, HX2, HX3, HX4, QJP1, BH1和BH3蜂群聚为一支。【结论】陕西省内中华蜜蜂具有较高的种群多样性,所采集的中华蜜蜂可分为陕北型、黄龙型以及大巴山型,同一地区的中华蜜蜂在形态指标与基因序列上具有更高的相似度,同时存在不同地区蜂群聚类到一起的情况,表明陕西省内中华蜜蜂面临种群混杂与多样性下降的风险,应当通过建立更多中华蜜蜂保种区等措施,加强对于省内中蜂地理种群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