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s)是一类在宿主基因组中世代留存的有类似病毒结构的序列元件。ERVs基因组两端有与外源逆转录病毒类似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s),中间有1~3个主要的开放阅读框(gag, pol和env)编码病毒复制所需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其中env的表达与ERVs的侵染能力有关。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王月和尤民生等在通过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精巢转录组分析发现一个小菜蛾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元件PxERV的基础上,用基因克隆和测序得到PxERV的env基因序列,利用qPCR技术检测了env基因在小菜蛾G88品系不同发育时期虫体和精巢中的表达模式及FZ品系成虫和G88品系的成虫和幼虫中env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利用CRISPR/Cas9介导小菜蛾G88品系中env基因突变,检测PxERV的独立复制活性,结果表明PxERV在小菜蛾世代间存在独立复制活性,但在小菜蛾发育过程中不会独立复制(pp. 817-824)。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研究最深入、分子生物学机制了解最清楚的昆虫模式生物。为了在活体水平验证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羧酸酯酶基因LmCesA1和LmCesA2是否参与有机磷杀虫剂的代谢解毒,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尹菲和张建琴等采用Gal4/UAS系统,借助转基因技术构建转这两个基因的黑腹果蝇品系UAS-LmCesA1和UAS-LmCesA2,再选取3品系Gal4(act-Gal4, tub-Gal4和c601-Gal4)果蝇作为母本分别与这两种转基因果蝇以及一种亲本对照果蝇(RB0006{y v; attP40, y+})进行杂交,对子一代转基因果蝇通过DNA和RNA鉴定筛选出成功构建的品系,采用生测方法检测转基因果蝇与Gal4果蝇杂交后代对马拉硫磷的抗性,结果验证了LmCesA2可能参与飞蝗对马拉硫磷的代谢解毒过程(pp. 843-850)。
榕树依赖专性榕小蜂传粉,同时为传粉榕小蜂提供繁衍后代的场所,两者形成动植物间经典的协同进化关系。在雌花期榕果内,榕小蜂需在有限的存活时间内完成传粉和产卵。为了探究传粉榕小蜂如何在传粉与产卵之间进行权衡和时间分配以利于维持榕树-榕小蜂互惠共生体系的稳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云南大学联培硕士研究生汪雪敏在彭艳琼的指导下,选择雌雄同株的聚果榕Ficus racemosa,采集其雌花期果运用显微视频设备观察、连续记录其传粉榕小蜂栉颚榕小蜂Ceratosolen sp.雌蜂在榕果内的搜索、产卵和传粉行为,并进行相关特征测量及控制性引蜂试验,结果揭示了传粉榕小蜂在聚果榕雌花期果内的产卵和传粉行为模式,表明榕小蜂先产卵、后传粉,并且在传粉和产卵之间存在时间和数量上的权衡(pp. 861-869)。
(袁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