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昆虫体内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识别肽聚糖是激活其免疫系统的关键环节。为了明确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对维持肠道菌群稳态的作用,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肖蓉和石章红等利用RT-qPCR分析了RfPGRP-L2在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不同组织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后其肠道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利用体外孵育方法检测重组蛋白RfPGRP-L2对这两种细菌的凝集和抑菌活性,在RNAi干扰RfPGRP-L2后检测红棕象甲4龄幼虫血淋巴和肠道中大肠杆菌菌落数以及其脂肪体和肠道中抗菌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利用基于细菌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分析RNAi干扰RfPGRP-L2对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证明了RfPGRP-L2在肠道菌群稳态调控中的作用(pp. 348-362)。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常栖息于柑橘、番木瓜、黄花蒿等植物上和贮藏品中,捕食叶螨、瘿螨、蓟马、粉虱和植物线虫等小型有害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柑橘多种害螨的防治。毒死蜱具有广谱、高效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上多种害虫的防治,但对捕食性天敌也可有毒害作用。为了给巴氏新小绥螨抗性品系的筛选和田间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王莉和冉春等通过室内抗性选育方法筛选获得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抗性品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年龄特征生命表方法比较分析了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适合度差异,并测定了其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卵和雌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毒死蜱抗性获得对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较小(pp. 374-383)。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重要的刺吸式害虫,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其中包括近些年在我国东部和南方多地呈蔓延态势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番茄褪绿病毒(ToCV)。为了更深入揭示植物病毒与烟粉虱的互作关系,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丁天波和褚栋等通过室内实验观测分析了在ToCV单独侵染及TYLCV&ToCV复合侵染的番茄植株上烟粉虱MED隐种的存活和繁殖适应性,并测定了对应的病毒侵染后番茄植株中营养成分氨基酸和总糖含量及茉莉酸(JA)信号通路关键基因(FAD7和PI II)和水杨酸(SA)信号通路关键基因(NPR1和PR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式病毒侵染均能明显降低烟粉虱MED隐种的寄主适应性,且TYLCV&ToCV复合侵染更不利于烟粉虱MED隐种生存(pp. 384-391)。
(袁德成)
发布日期:2021-04-28 浏览: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