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2020年突出贡献审稿专家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名)
艾辉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鲍艳原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曹雅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曹阳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陈法军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陈学新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代方银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董胜张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高希武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侯春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黄立华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幸福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姜自锋 University of Chicago
李正西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邱星辉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王琛柱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王四宝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理生态研究所
伍一军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闫凤鸣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叶恭银 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2018-2019年高被引论文名单(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名)
付文博, 陈斌, 2018. 蚊科昆虫分类及区系研究历史和现状概述. 昆虫学报, 61(1): 122-138.
葛超美, 张家侠, 孙钦玉, 叶涛, 夏先江, 张冉, 丁勇, 2018. 灰茶尺蠖对不同茶树品种取食选择与适应性及与茶树叶片营养成分的关系. 昆虫学报, 61(11): 1300-1309.
郝长富, 李刚, 孙熙, 唐健, 钱荷英, 赵国栋, 邓祥元, 徐安英, 2019. 不同饲料饲育的家蚕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昆虫学报, 62(1): 61-72.
洪波, 张锋, 陈志杰, 罗坤, 赵惠燕, 2019.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国枣食芽象甲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昆虫学报, 62(3): 381-390.
江南纪, 王琛柱, 2019. 草地贪夜蛾的性信息素通讯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62(8): 993-1002.
黎东海, 赵萍, 2019.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齿缘刺猎蝽微卫星分子标记开发. 昆虫学报, 62(6): 694-702.
李路莎, 袁郁斐, 武磊, 陈敏, 2018. 不同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幼虫取食行为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昆虫学报, 61(2): 232-239.
刘雨芳, 杨荷, 阳菲, 谢美琦, 2019. 生境异质度对稻田捕食性天敌及水稻害虫的生态调节有效性. 昆虫学报, 62(7): 857-867.
马艳, 史黎央, 赵艺, 徐华潮, 2018. 不同危害状态下寄主山核桃挥发物成分的比较及桑天牛对其组分的GC-EAD和行为反应. 昆虫学报, 61(5): 574-584.
齐心, 傅建炜, 尤民生, 2019.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及其在种群生态学与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昆虫学报, 62(2): 255-262.
王克勤, 刘兴龙, 邵天玉, 2018. 中国东北地区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及寄主专化性分析. 昆虫学报, 61(9): 1054-1066.
王天召, 王正亮, 朱杭锋, 王紫晔, 俞晓平, 2019.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褐飞虱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昆虫学报, 62(3): 323-333.
武鹏峰, 郑国, 2019. 双翅目昆虫传粉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62(4): 516-526.
闫俊杰, 张梦迪, 高玉林, 2019. 马铃薯块茎蛾生物学、生态学与综合治理. 昆虫学报, 62(12): 1469-1482.
杨晓晴, 王正亮, 王天召, 俞晓平, 2018. 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灰飞虱体内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昆虫学报, 61(2): 200-208.
袁锐, 李丽莉, 李超, 夏小菊, 郑礼,于毅, 门兴元, 2018. 六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凹唇壁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昆虫学报, 61(8): 950-956.
张方梅, 乔利, 潘鹏亮, 王国君, 尹健, 陈利军, 2018. 灰茶尺蠖对三种非寄主植物精油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昆虫学报, 61(5): 565-573.
张文璐, 王文强, 白树雄, 张天涛, 何康来, 王振营, 2018. 亚洲玉米螟雌蛾产卵偏好寄主植物的筛选及对葎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电生理反应. 昆虫学报, 61(2): 224-231.
赵婵, 张蓬军, 余利星, 俞晓平, 2019. 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62(1): 124-132.
郑海霞, 张耀文, 张仙红, 杨美红, 2018. 绿豆象触角转录组及嗅觉相关基因的分析. 昆虫学报, 61(2): 168-177.
《昆虫学报》编辑部
2021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