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节肢动物中丝氨酸蛋白酶(SP)及其同源蛋白是蛋白酶中的一个超家族,参与多种生命活动,且受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的严格调控。Kazal型SPI(KaSPI)是最为保守的一类。为了探究KaSPI在大豆蚜Aphis glycines生存和抵御病原入侵中的作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陈雅茹和樊东等克隆测定了大豆蚜KaSPI基因AgKaSPI的cDNA序列,分别检测了AgKaSPI在其不同发育阶段以及蜡蚧刺束梗孢菌Akanthomyces lecanii侵染后不同时间其成虫体内的表达水平,并测定分析了RNAi干扰AgKaSPI后其成虫体内AgKaSPI含量,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及蜡蚧刺束梗孢菌侵染成虫的死亡率变化,结果表明AgKaSPI可能通过调节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参与了大豆蚜对蜡蚧刺束梗孢菌的免疫反应(pp. 908-919)。
γ-氨基丁酸(GABA)是动物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昆虫的GABA受体(GABAR)按其结构特征和药理学性质可分为离子型受体(GABAAR)和代谢型受体(GABABR)两类。多杀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生物源农药,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GABAAR可能是其次要靶标。为了探究GABAAR在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对多杀霉素抗性形成中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京和吴青君等根据西花蓟马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对西花蓟马GABAAR和GABABR基因进行了鉴定、克隆验证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比较了西花蓟马多杀霉素敏感和抗性品系中GABAAR亚基基因FoRDL, FoLCCH3和FoGRD的序列和表达差异,并测定分析了RNAi干扰FoRDL后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提示FoRDL可能参与了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形成(pp. 943-955)。
天敌昆虫和生防菌剂联合进行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防控增效作用,而实际应用中生防菌对天敌的影响又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白僵菌Beauveria spp.具有寄主范围广、致病性较强等优点,是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虫生真菌之一。为了评估球孢白僵菌B. bassiana与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联合应用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可行性,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陈亚丰和金道超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王甦和邸宁合作通过室内实验测定和评估了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处理对东亚小花蝽羽化率以及捕食和搜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白僵菌孢悬液与东亚小花蝽联合应用防控二斑叶螨具有可行性(pp. 967-975)。
(袁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