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 CSP)是疏水性气味物质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昆虫体内各个组织。为明确CSP在豌豆蚜感受植物挥发物和多种信息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刘靖涛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刘靖涛和谷少华等通过相关分子生物学手段从豌豆蚜触角转录组中鉴定到10个ApisCSP基因,采用RPKM值和半定量RT-PCR分别明确这些ApisCSP基因在豌豆蚜成蚜触角以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并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测定这些触角CSPs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和性信息素以及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ApisCSP2/4/5在触角中表达量最高,ApisCSP4与蚜虫报警信息素主要组分(E)-β-法尼烯、ApisCSP5与两种蚜虫性信息素(+)-(4aS, 7S, 7aR)-荆芥内酯和(-)-(1R, 4aS, 7S, 7aR)-荆芥醇结合。说明ApisCSP4和ApisCSP5可能分别参与了蚜虫报警信息素和性信息素的转运(pp. 261-270)。
健康状态下,植物释放的挥发物种类和量都比较少;当受到植食性昆虫为害时,植物释放的挥发物种类和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探索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的取食活动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影响,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光宇、张萌萌和陈立利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技术(GC-EAD)筛选在健康和受白星花金龟为害状态下苹果、葡萄和玉米3种果实所释放的挥发物中能够引起白星花金龟雌成虫的EAD活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GC-FID内标法对EAD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最后根据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方法对3种果实在白星花金龟为害前后释放挥发物的规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健康和受害状态下3种果实共释放58种能够引起白星花金龟电生理反应的挥发物成分,这些成分主要是醇和酯类化合物,受白星花金龟为害后大部分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增加,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减少(pp. 322-332)。
昆虫性信息素调控性成熟雌雄成虫的求偶行为,花香气味在成虫补充营养的搜寻行为中起作用。与非迁飞性昆虫不同,迁飞性昆虫的生理状态比较复杂,幼虫的营养状态、成虫的性发育水平、交配次数和产卵都可以影响成虫对性信息素和花香气味的嗅觉反应,由此影响田间性诱和花香诱捕的效果,也与诱捕到的雄蛾年龄和交配次数或雌蛾年龄、产卵和交配状态密切相关。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郭前爽和杜永均等通过田间网捕以及花香气味和性信息素诱捕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成虫,结合解剖卵巢和精巢,比较基本迁入型、本地繁殖型、大部迁出型稻纵卷叶螟在嗅觉行为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基本迁入型稻纵卷叶螟对性信息素和花香有反应,花香诱捕的雌蛾卵巢级别高且交配次数多、雄蛾精巢小,性信息素诱的基本迁入型稻纵卷叶螟蛾峰早于花香诱;本地繁殖型稻纵卷叶螟对性信息素反应强烈,但对花香气味反应低;大部迁出型对性诱和花香诱的反应都低(pp. 289-303)。这些结果为稻纵卷叶螟的嗅觉适应性及其监测和精准施药提供了理论支撑。
(孙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