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
昆虫变态发育除受内分泌激素调控外,microRNA(miRNA)也参与其中。保幼激素酸甲基转移酶(juvenile hormone acid methyl transferase, JHAMT)是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合成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为了筛选并验证靶向调控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JHAMT转录表达的miRNA,揭示miRNA在JH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机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泽麟、何倩毓等利用miRNA-靶基因互作预测网站对靶向黑腹果蝇JHAMT的miRNA进行预测,利用双荧光素酶系统验证候选miRNA与JHAMT的靶向关系,并通过qRT-PCR检测候选miRNA与JHAMT在黑腹果蝇生长发育中的表达模式,同时结合果蝇GAL4-UAS系统检测超表达miRNA后对JHAMT转录表达以及果蝇变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iR-252-5p可通过靶向作用于JHAMT参与JH生物合成调控,从而影响果蝇变态发育(pp. 799-806)。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可提高昆虫对各种环境胁迫的耐受性。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 作为一种典型草地害虫,近年来严重威胁草原生态安全。为探究Hsp60与Hsp70基因在沙葱萤叶甲幼虫抵御低温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张宏玲和谭瑶等分别通过饲喂法和显微注射法进行RNAi沉默沙葱萤叶甲1和2龄幼虫的GdHsp60和GdHsp70基因,采用qPCR测定比较了这两种导入方式的沉默效率,并检测基因沉默后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结果显示显微注射法可快捷、高效地向沙葱萤叶甲幼虫活体内导入外源基因,且沉默效果较好;沉默GdHsp60和GdHsp70基因后均可降低2龄幼虫在短时间对极端低温的耐受能力(pp.807-817)。
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可危害玉米的各个部位,造成减产。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是一种卵寄生蜂,可以寄生400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在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过程当中,杀菌剂和杀虫剂的使用会造成农药残留,并且对天敌昆虫造成不利的影响。为了探究玉米田中常用的4种杀虫剂(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和吡虫啉)以及4种杀菌剂(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叶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安全性,长江大学农学院王瑜和董小林、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翟一凡等在室内用田间推荐剂量在玉米上施用这8种常用药剂,施药后1, 3, 5和7 d调查玉米螟赤眼蜂成蜂接触玉米叶片24 h时的死亡率、寄生的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量和子代羽化率,并探究了这8种药剂施用后不同时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玉米田中常用8种药剂施用后不同时间对玉米螟赤眼蜂产生了显著影响,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死亡率升高和寄生能力下降,并对后代造成伤害持续时间长,导致不同程度的子代羽化率下降,且4种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较4种杀菌剂大,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田间释放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前7 d不喷施戊唑醇、叶枯唑和吡唑醚菌酯3种杀菌剂以及阿维菌素和吡虫啉2种杀虫剂,前5 d不喷施甲基硫菌灵和高效氯氰菊酯(pp. 852-865)。
(孙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