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2年 第3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2-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抗性小菜蛾的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
唐振华, 周成理
1992, 35(4): 385-392.
摘要
(
2210
)
PDF
(514KB) (
8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inn.)对马拉硫磷和西维因的抗药性,并对抗性?和敏感(S)小菜蛾幼虫的胆碱酯酶(ChE)的性质、活性、动力学和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广州天河、上海梅陇的小菜蛾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分别是江西南昌种群的113.8和27.4倍;它们对西维因的抗性是》3.1倍.R幼虫ChE对乙酰胆碱(ATCh)、丙酰胆碱(PrTCh)和丁酰胆碱(BuTCh)的活性分别是S幼虫的0.3、0.7和9.9倍;它们的V
max
分别是0.4、1.4和7.0倍;K
m
分别是209.1,87和37.8倍.毒扁豆碱、西维因、对氧磷、敌敌畏和残杀威对R幼虫AChE的抑制中浓度I
50
,分别是S幼虫的333.3,66.7,17.2,12.5和10.0倍.对氧磷、敌敌畏、残杀威和西维因对R幼虫的双分子速率常数K
1
,分别是S幼虫的126.4,86.5,32.9和12.3倍.由此可见,AChE敏感度降低是小菜蛾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理之一.本文中还讨论了防治抗性小菜蛾的策略.
Select
家蝇对DDT和拟除虫菊酯的重要抗性机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不敏感性
赵文柱, 冯国营, 赵勇, 孙耘芹
1992, 35(4): 393-398.
摘要
(
2320
)
PDF
(513KB) (
7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以电生理技术研究了四个品系的家蝇
Musca domestica vicina
Macq.中枢神经系统(CNS)对DDT、二氯苯醚菊酯和澳氰菊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种抗性家蝇,DDT高抗品系(DDT-R)、二氯苯醚菊酯高抗品系(2C1-R)和溴氰菊酯高抗品系(Dec-R)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对三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与敏感家蝇相比均明显降低,而且,GNS的不敏感性随杀虫剂LD
50
的升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我们认为,CNS不敏感性是家蝇对DDT相拟除虫菊酯产生抗性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产生交互抗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Select
粘虫幼虫血淋巴中的凝集素
朱呈智, 孙勇, 程振衡
1992, 35(4): 399-404.
摘要
(
2150
)
PDF
(461KB) (
5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粘虫
Mythl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血淋巴中含有凝集某些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凝集素,凝集活性可被乳糖、岩藻糖或神经氨酸抑制.用CNBr-sepharose 4B 进行亲和层析从血淋巴中分离的凝集素成分比较复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三条区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出现6个亚基,亚基分子量分别为71000、65000、56000、35000、33000及31000道尔顿.
Select
贵州省思南县不同生境区域鼠形动物体表革螨群落对比研究
郭宪国, 顾以铭
1992, 35(4): 405-410.
摘要
(
2178
)
PDF
(342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88年对贵州省思南县不同生境区域啮齿目及食虫目动物体表革螨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室内生境革螨种类少、多样性低、优势种突出,以毒厉螨及柏氏禽刺螨为优势种;野外生境革螨种类丰富、多样性高、优势种不突出.其中海拔较高的山区和丘陵地带野外生境革螭群落为同一类型,以毒厉螨及土尔克历螨为优势种,低海拔平坝地带为另一类型,以鼠颚毛厉螨为优势种.
Select
三带喙库蚊幼期实验种群动态的模拟研究
顾卫东, 陆宝麟
1992, 35(4): 411-414.
摘要
(
2104
)
PDF
(273KB) (
5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温度和三带喙库蚊(
Culex trttaentorhynchus
Giles)幼期发育的关系,以及不同恒温下幼期各龄发育速率变异系数基本恒定,用多群体发育速率累积法建立了幼期实验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模型对实验种群动态的模拟结果和实际观察值是一致的,并可用来估测在野外研究中难以得到的种群参数.
Select
粘虫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命表及其发育的热量需要
李秀珍, 龚佩瑜, 吴坤君
1992, 35(4): 415-421.
摘要
(
2692
)
PDF
(463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人工饲料在不同温度下饲养的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cr),组建了种群生命表.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在24℃下最高(90%),28℃次之,32℃下最低(27.1%)o在20—28℃,成虫的繁殖力都比较强,24℃时产卵最多,32℃时产卵量急剧下降.根据试验结果估测,粘虫卵孵化、幼虫存活和成虫繁殖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6℃、23.2℃和22.5℃.种群增长指数可用下述方程表示:y=-2530.2850+282.1893X-6.2407X
2
在最适温度(22.6℃),繁殖一代,种群数量约增加660倍.粘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以卵期最低(8.4℃),蛹期最高(10.1℃),完成世代发育需要7.8℃以上的有效积温约925日度.
Select
黑蝉发声膜的超微结构及其声学功能
刘利军, 蒋锦昌
1992, 35(4): 422-427.
摘要
(
2350
)
PDF
(646KB) (
6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黑蝉
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的发声膜依次由上表面、蜡层、横向几丁质纤维层(H-CFL)、纵-横向和纵向纤丝层(V-HFL和VFL)、真皮层、类脂质层、腊层和下表面组成,具有适合于发声功能的结构特性,而明显区别于其他昆虫的一般角质板.上表面为直径约0.28—0.4μm的纤维网状结构,具有保护功能;但其边缘为直径约2.7μm的拱形纤维束和高约4μm的两棘突起的组合结构,具有加固和弹性阻尼功能.下表面是由直径约8μm的纤维束骨架伸延和交织成直径约0.7—1.0μm的纤维网状结构,具有支撑和保护功能.H-CFL通常为28层,而肋间膜逐渐变薄,凹端约为6层,形成适合于长肋阻尼振动的刚-柔结构.长肋加厚段由H-CFL的片层伸延、加密和增厚而成的几丁质体,共腹端形成适合于阻尼振动的弧形“关节”状节构.每条长肋上方的短肋是由两侧间膜的H-CFL,V-HFL和VFL伸延和交织而成的加厚几丁质体,具有阻尼功能的质量块.
Select
数种蜱类哈氏器感器的电生理反应
李冠民, 张之同, 姜在阶
1992, 35(4): 428-433.
摘要
(
2645
)
PDF
(428KB) (
5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实验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中华革蜱(
Dermacentor sinicus
)、森林革蜱(
Derraacentor silvarum
),和日本血蜱(
Haemaphysalis japonica
)成虫对不同化学刺激物(氨、冰醋酸、二氧化碳)和性信息素的成分(2,6-二氯酚、对-甲酚、苯酚和水杨醛),以及对温度变化和机械刺激的反应.从哈氏器感觉毛基部记录到的神经传人冲动用信号处理机进行脉冲密度分析,结果表明:(1)哈氏器上不同部位的感觉毛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不同;(2)蜱的嗅觉反应神经传入冲动有连续性和间歇性两种类型,并且有慢适宜的特点;(3)性信息素的成分中,2,6-二氯酚刺激引起的反应最强,是它的主要成分;(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刺激物浓度加大反应增强;(5)吸血五天以后的雄蜱对氨的反应减弱,而对2,6-二氨酚的反成增强,吸血七天后反应最强;(6)两种革蜱对各种刺激反应的区别不大.
Select
棉铃虫幼虫小网膜细胞对光暗的反应
李少南, 常玉珍
1992, 35(4): 434-437.
摘要
(
2576
)
PDF
(421KB) (
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s
(Hübnner)5龄幼虫小网膜细胞内一些细胞器的昼夜变化.其中色素颗粒,内质网,多泡体和多片层体变化特别显著.天亮3小时后,细胞内出现大量多泡体,多片层体和形态介于两者之间的细胞器.它们的数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天亮10小时后,大部分在细胞内消失.从天黑后2小时至天亮前2小时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由滑而内质网构成的髓样体.天亮后它们在细胞内消失.昼夜交替还导致细胞内屏蔽色素颗粒周期性的水平和垂直移动.结合现有资料,我们对上述现象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Select
囟土白蚁蚁后卵巢管数量、蚁巢体积与蚁群中各蚁型数量的相关性
陈镈尧, 杨润卿, 邵士英
1992, 35(4): 438-442.
摘要
(
2753
)
PDF
(404KB) (
6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囟土白蚁
Odontotermes fontanellus
Kemner是安徽为害林木、水库堤坝的主要蚁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巢龄范围内,随着蚁后身体增长,卵巢管数量增多,一侧的卵巢管最多可达3726条.2.蚁后体长与工蚁数、兵蚁数、幼蚁数、整巢蚁数之间成幂函数关系.3.卵巢管数与蚁后体长、工蚁数、兵蚁数、幼蚁数、整巢蚁数之间成幂函数关系,4,蚁巢体积(y)与蚁后体长(X
2
)、兵蚁数(X
4
)、的关系式为:y=6.687e
0.0566
X
2
+0.6741X
4
Select
银盾革蜱的中肠上皮变化与血餐消化
王文林, 姜在阶
1992, 35(4): 443-448.
摘要
(
2678
)
PDF
(525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生理状况下银盾革蜱
Dermacentor niveus
Neumann雌虫中肠上皮及血餐消化进行了研究.饿蜱的中肠只由一种干细胞组成,脂滴作为饿蜱营养的贮藏形式.非滞育蜱消化分三个阶段,即第一连续消化阶段,减慢消化阶段及第二连续消化阶段.吸血后中肠上皮共观察到四种细胞类型,即替代细胞、分泌细胞、消化细胞及卵赞原细胞.滞育蜱第一连续消化阶段延长.饱血后60天到120天,消化作用几近停止,为停滞消化阶段.卵黄原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变.滞育解除后,开始进行减慢消化阶段及第二连续消化阶段.
Select
逐日羽化的赤眼蜂品质的比较
邱鸿贵, Bigler. F. van, BergeijkK. E., BosshartS., Waldburger,M.
1992, 35(4): 449-455.
摘要
(
1850
)
PDF
(550KB) (
5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了逐日羽化的赤眼蜂(
Trichogramma maidis
Pint.et Voeg)品质的比较结果.第1天羽化的雌蜂是群体中生活力最强的个体;第2和第3天羽化的雌蜂生殖力、寿命、个体大小和性比等4项指标逐渐下降;而第4天羽化的雌蜂质量最差.当逐日(第1—第4天)羽化的赤限蜂先分别用地中海粉斑螟卵繁殖1代,然后分别收集第1天内羽化的赤眼蜂试验时,子代(F
1
)雌蜂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母代为第3和第4天羽化的赤限蜂,其子代雌蜂的质量分别超过母代.试验表明,通过实验室选择培养可以改进和提高大量培养赤眼蜂的质量.
Select
逐日羽化的赤眼蜂品质的比较
邱鸿贵, Bigler. F, Van BergeijkK. E., Bosshart S., Waldburger M.
1992, 35(4): 449-455.
摘要
(
1623
)
PDF
(550KB) (
5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了逐日羽化的赤眼蜂(
Trichogramma maidis
Pint.et Voeg)品质的比较结果.第1天羽化的雌蜂是群体中生活力最强的个体;第2和第3天羽化的雌蜂生殖力、寿命、个体大小和性比等4项指标逐渐下降;而第4天羽化的雌蜂质量最差.当逐日(第1—第4天)羽化的赤限蜂先分别用地中海粉斑螟卵繁殖1代,然后分别收集第1天内羽化的赤眼蜂试验时,子代(F
1
)雌蜂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母代为第3和第4天羽化的赤限蜂,其子代雌蜂的质量分别超过母代.试验表明,通过实验室选择培养可以改进和提高大量培养赤眼蜂的质量.
Select
吉林省异爪蝗属一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张凤岭, 任炳忠
1992, 35(4): 456-458.
摘要
(
2147
)
PDF
(165KB) (
6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比蜢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蜢总科)
王裕文
1992, 35(4): 459-460.
摘要
(
1972
)
PDF
(155KB)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湖北省散白蚁属三新种(等翅目:鼻白蚁科)
平正明, 徐月莉, 黄博严, 李耀华
1992, 35(4): 461-469.
摘要
(
1674
)
PDF
(593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甘肃中部汝尺蛾属和幅尺蛾属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 花尺蛾亚科)
薛大勇, 孟锋
1992, 35(4): 470-475.
摘要
(
1937
)
PDF
(479KB)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云南姬蜂亚科一新属四新种记述(膜翅目:姬蜂科)
董大志, 王淑芳, 杨大荣, 杨跃雄, 沈发荣
1992, 35(4): 476-482.
摘要
(
2042
)
PDF
(515KB) (
3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类拜萨蜂科二新属新种记述(膜翅目:泥蜂总科)
张俊峰
1992, 35(4): 483-489.
摘要
(
2302
)
PDF
(563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泉种蝇属一新种(双翅目:花蝇科)
魏濂艨
1992, 35(4): 490-492.
摘要
(
1860
)
PDF
(193KB) (
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始叶螨属四新种记述(蜱螨亚纲:叶螨科)
王冬生, 马恩沛
1992, 35(4): 493-499.
摘要
(
1781
)
PDF
(467KB)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影响中华蜜蜂工蜂王浆腺活性的因素
王瑞武, 杨冠煌, 匡云华, 杜芝兰
1992, 35(4): 500-502.
摘要
(
1935
)
PDF
(215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四通4S高级科技编排系统简介
1992, 35(4): 502-502.
摘要
(
1610
)
PDF
(75KB)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