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4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4-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多音天蚕和柞蚕的嗅觉感受细胞对性外激素组分的反应特性
    孟联忠 K.E.Kaissling
    1994, 37(3):  257-265. 
    摘要 ( 3061 )   PDF (518KB) ( 8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观察了多音天蚕Antheraea polyphemus及柞蚕I>Antheraea pernyi 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器 (Sensillum trichodeum)的形态、数量和分布,并用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嗅觉感受细胞对性外激素组分的反应特性。两种雄蛾的触角上的每个毛形感器内都存在有1至3个数目不等的嗅觉感受细胞,即AC1-细胞,Ac2-细胞和AL-细胞,它们分别对各自的性外激素组分产生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反应。
    家蝇卵巢在体外培育中摄取卵黄蛋白
    龚和 郑文惠
    1994, 37(3):  266-270. 
    摘要 ( 3078 )   PDF (290KB) ( 10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家蝇Musca domestica卵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摄取异硫氰萤光素标记的家蝇卵黄蛋白的特点。用Grace's培养液标记蛋白浓度为2mg/m1,在27℃条件下培养2小时,卵巢摄取量依赖于培养液中卵黄蛋白浓度和温度,摄取高峰在羽化后48小时,正值卵母细胞发育阶段进入6-8时期。培养液中加入JHIII,能促进摄取,JHIIl的浓度和摄取量无明显相关性。乌本苷、牛血清蛋白和叠氮钠显著抑制卵巢的摄取活动。
    谷蠹和米象对磷化氢抗性遗传的研究
    李雁声 李文质 黎万武 吴秀琼
    1994, 37(3):  271-279. 
    摘要 ( 3700 )   PDF (975KB) ( 10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就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对磷化氢的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分别对两个种的实验室敏感品系和粮仓现场采集的抗性品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同时测定了各自的亲本及其F1杂种、F1对抗性亲本回交和F2混交后代的剂量-死亡率反应曲线,并对它们的结果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指出,谷蠹和米象的F1杂种对磷化氢的抗性遗传都为不完全隐性,各自的显性度(D)分别是-0.768和-0.348。同时F1,回交和F2混交的观察值和计算值之间的X2分析也表明,抗性表现为一个以上的常染色体因子遗传,但是主要是受隐性因子所控制。
    艾氏剂环氧化酶及细胞色素P-450对小菜蛾抗药性发展的影响
    陈言群 杨帆 孙耘芹
    1994, 37(3):  280-285. 
    摘要 ( 2747 )   PDF (307KB) ( 10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室内长期饲养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敏感品系和田间采集的抗性种群体内的艾氏剂环氧化酶及细胞色素P-450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艾氏剂环氧化酶在感性和抗性小菜蛾间存在着量及质的差异。 抗性种群的艾氏剂环氧化酶的Vmax和Km值分别为感性品系的5.4倍和6.5倍。抗性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是感性品系的1.1-1.3倍。艾氏剂环氧化酶在量上及质上的差异及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提高是导致小菜蛾抗药性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而且质的差异较之量的差异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王维专 陈伟平 卢叔勤 徐要葵
    1994, 37(3):  286-291. 
    摘要 ( 3869 )   PDF (290KB) ( 9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小菜蛾户Plutella xylostella L.4龄幼虫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 XRD-473 农梦特、卡死克、抑太保、灭幼脲1号、灭幼脲;号的毒力值(LC50)分别为0.4768、0.8669、1.0754、1.2389、27.0680和36.8591ppm。 国外生产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毒力显著高于国产的品种,这类药剂的毒力又明显高于常规药剂敌敌畏、氯氰菊酯、杀虫双等,它们的毒力值(LC50)分别为818.0315、6419.9842、55,.4925ppm。抑太保对小菜蛾幼虫作用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以抑太保、卡死克50ppn的药液饲喂的小菜蛾雌、雄成蛾寿命比单用5%。蜜糖水饲喂的个体缩短1天和4天左右,产卵量减少2/3,卵孵化率显著降低。用抑太保、卡死克50ppm的药液浸渍的小菜蛾卵孵化串分别为5.35%和0。温度对抑太保的毒力有较大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10-30℃),抑太保10ppm处理的小菜蛾种群50%或,75o、95%群体致死时间随着温度上升而缩短。
    温度对桃蚜和萝卜蚜翅型分化的影响
    刘树生 吴晓晶
    1994, 37(3):  292-297. 
    摘要 ( 3116 )   PDF (376KB) ( 10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恒温试验,自然变温试验和大田系绕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温度对桃蚜和萝卜蚜孤雌胎生型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助于翅的发育,高温则对翅的发育有抑制作用,但低温对翅发育的促进作用在桃蚜中比在萝卜蚜中要强得多。在桃蚜中还证实母蚜体内的仔蚜胚胎期及仔蚜都可感受温度的作用从而对仔蚜的翅型分化产生影响。根据本文结果并综合文献中有关报道,作者认为在确定蚜虫翅型分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时,温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子。
    水稻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三化螟卵天敌种群及其效益的影响
    罗礼智 B.M.Shepard
    1994, 37(3):  298-304. 
    摘要 ( 3793 )   PDF (1626KB) ( 10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密度和生育期对三化螟Scirpophaha incertulas卵的天敌种群及其捕食串和寄生率有显著的影响。捕食性天敌和某些寄生蜂的种群密度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和生育期的增长而增加,但啮小蜂和赤眼蜂对种植密度的反应不明显。螟卵捕食串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和生育期的增长而增加。但螟卵寄生率则相反:种植密度低、生育期早,卵寄生率高,且差异显著。种植密度和生育期不仅影响了单种寄生蜂的寄生率,而且也影响了螟卵寄生蜂种类的多少。在种植密度低的地块和水稻生长初期,卵块通常有3种寄生蜂出现,而在密度高的地块和生长末期,卵块通常没有寄生蜂或仅有赤眼蜂出现。虽然卵捕食和卵寄生都是三化螟卵的重要控制因素,但由天敌所造成的卵死亡率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或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
    华北棉区玉米田三代棉铃虫种群动态及其对棉田发生为害的作用分析
    丁岩钦 张占川
    1994, 37(3):  305-310. 
    摘要 ( 2730 )   PDF (305KB) ( 10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通过玉米田、棉田中对棉铃虫(Heliogyis armigera)种群动态的系统调查和自然种群生命表的分析,明确了玉米田是三代棉钰虫的重要栖境。并且棉铃虫在玉米田的幼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棉田。通过棉田三代棉铃虫的影响指数分析,在9个变量中,玉米田与棉田种植面积的比值被确定为主动因素,而棉田二代棉铃虫卵量被确定为关键因素。最后通过当地1973-1991年共19年的资料对上述结果进行了检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纵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空间分布
    叶辉 李隆术
    1994, 37(3):  311-316. 
    摘要 ( 3127 )   PDF (18848KB) ( 9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昆明地区,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成虫蛀梢多集中在蛀干木附近。 种群密度以蛀干木为中心向周围呈指数递减,散布半径约30m。在蛀梢过程中,该种群逐渐向新区扩张。在树冠内,纵坑切梢小蠹主要分布在4-10轮枝上。第7轮枝虫口百分率最高。6-7轮枝受害率最大。 树冠上层受害较其下层严重。从树冠水平层次考察,树冠外层虫量相对集中,约为树冠中、内层虫量之和。 树冠内层虫量最少。纵坑切梢小蠹在树冠内的种群分布系由梢径、种群密度、蛀梢行为、降落方式、光照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稻虱跗煽的个体发生研究: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
    顾秀慧 贝亚维 高春先
    1994, 37(3):  317-322. 
    摘要 ( 3423 )   PDF (2916KB) ( 9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捻翅目昆虫是胎生的,胚胎发育和孵化均在母体血腔内进行。稻虱跗蝇Elenchinus japonicus属捻翅目,跗煽科,寄生于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本文报道稻虱跗煽卵的形成各阶段:1)雌虫体内无典型的卵巢,所有卵在母体体腔内同步发育和成熟。最早发现的原卵是包囊干细胞,在雌幼虫血腔内。2)每个包囊细胞内含256个姐妹细胞,其中有一个细胞分化成卵母细胞,其余的成为营养细胞。3)成熟卵为椭圆形,大小为95-100X40-50μm。其胚胎发育过程按顺序包括:卵裂、胎盘形成、胚带分节、附肢形成和胚胎背合等阶段。稻虱跗蛔行单胚生殖。
    新疆芫菁雄性外生殖器的研究
    邵红光 侯艳君 张桂玲 黄人鑫
    1994, 37(3):  323-330. 
    摘要 ( 3080 )   PDF (371KB) ( 9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新疆20种芫菁雄性外生殖器的比较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芫菁的雄性外生殖器主要由一个阳茎基和中间的一个阳茎组成,属于变异的三瓣型;2.不仅在外生殖器的结构上,在属,亚属和种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与外生殖器肌肉相联系的腹部第IX节背板和沟状小针突亦表现如此:3.上述结构特征同其它外部形态特征一样,可用在物种的鉴定分类上。
    中国张球螋属的研究及一新种记述(革翅目:球螋科)
    张晓春 杨集昆
    1994, 37(3):  331-333. 
    摘要 ( 2689 )   PDF (122KB) ( 9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内蒙古蝗虫两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梁铬球 贾风龙
    1994, 37(3):  334-337. 
    摘要 ( 2279 )   PDF (1998KB) ( 9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黑龙江省蝗虫一新种(直翅目:蝗科)
    张风岭 郑一千 任炳忠
    1994, 37(3):  338-340. 
    摘要 ( 2252 )   PDF (175KB) ( 8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杂盲蝽属新种和新记录(半翅目:盲蝽科)
    齐宝瑛 能乃扎布
    1994, 37(3):  341-343. 
    摘要 ( 2359 )   PDF (169KB) ( 9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片角叶蝉属三新种记述(同翅目:叶蝉总科,片角叶蝉科)
    方庆权
    1994, 37(3):  344-348. 
    摘要 ( 2404 )   PDF (214KB) ( 8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异茎隐翅虫属三新种(鞘翅目:隐翅虫科,胸片隐翅虫亚科)
    郑发科
    1994, 37(3):  349-352. 
    摘要 ( 2506 )   PDF (191KB) ( 9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舌板瘿蚊属中国种类记述(双翅目:瘿蚊科)
    卜文俊 郑乐怡
    1994, 37(3):  353-358. 
    摘要 ( 2519 )   PDF (338KB) ( 9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直突摇蚊亚科记述II.布摇蚊属(双翅目:摇蚊科)
    王新华 郑乐恰 纪炳纯
    1994, 37(3):  359-363. 
    摘要 ( 2556 )   PDF (276KB) ( 9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蚤目一新科——柳氏蚤科
    王敦清 刘井元
    1994, 37(3):  364-369. 
    摘要 ( 2556 )   PDF (3228KB) ( 9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浙江天目山植绥螨科一新种和一新记录(蜱螨亚纲:植绥螨科)
    梁来荣 劳军
    1994, 37(3):  370-373. 
    摘要 ( 2328 )   PDF (161KB) ( 10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粉螨科二新种(蜱螨亚纲)
    张宗福 江建国 曾慧文
    1994, 37(3):  374-377. 
    摘要 ( 2410 )   PDF (251KB) ( 8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植物激素对家蚕后部丝腺核酸含量的影响
    李瑞 张雨青 倪同时
    1994, 37(3):  378-381. 
    摘要 ( 1940 )   PDF (203KB) ( 9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大别山越南蜉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苏翠荣 蔡自力
    1994, 37(3):  382-384. 
    摘要 ( 2377 )   PDF (2623KB) ( 9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