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照片示正在小叶黑面神Breynia vitis-idaea 小叶头细蛾 Epicephala vitisidaea (鳞翅目:细蛾科)雌性成虫。该虫幼期取食危害小叶黑面神种子。本期报道了小叶黑面神与小叶头细蛾互惠共生系统种群调控机制pp. 239-246。照片由张晶于20107月摄于福建厦门市厦门大学。

[Detail] ...
本期目录
2016年 第5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6-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麦红吸浆虫幼虫不同滞育时期体内山梨醇含量及山梨醇脱氢酶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刘洋, 高贺, 李雪娇, 仵均祥, 成卫宁, 朱克岩
    2016, 59(2):  119-126.  doi:10.16380/j.kcxb.2016.02.001
    摘要 ( 1863 )   PDF (2136KB) ( 7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麦红吸浆虫 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滞育进程中山梨醇含量及山梨醇脱氢酶基因(SmSDH)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探讨麦红吸浆虫滞育与山梨醇含量及 SmSDH 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比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3月不同时间陕西杨凌养虫圃内麦红吸浆虫滞育前后及滞育期幼虫体内山梨醇含量及 SmSDH2a SmSDH2b mRNA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麦红吸浆虫幼虫滞育前山梨醇含量最高(为9.41 μg/mg);滞育期间,12月份含量最高(为8.50 μg/mg);滞育解除后山梨醇含量为3.25~3.49 μg/mg,显著低于滞育前和整个滞育期(P<0.05)。山梨醇脱氢酶基因 SmSDH2a SmSDH2b 在滞育进程中m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相同,且与滞育强度递减趋势一致,即进入滞育后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滞育解除后逐渐升高并达到最高。滞育期间,同期不同滞育状态幼虫之间山梨醇含量和 SmSDH2a 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但裸露幼虫 SmSDH2b 表达水平始终高于结茧幼虫。【结论】山梨醇和 SmSDH 参与麦红吸浆虫滞育调控,与滞育维持和解除密切相关。
    高温对西花蓟马卵巢发育及卵黄蛋白含量的影响
    马亚斌, 孙丽娟, 李洪刚, 王思芳, 张彬, 郑长英, 万方浩
    2016, 59(2):  127-137.  doi:10.16380/j.kcxb.2016.02.002
    摘要 ( 1483 )   PDF (3783KB) ( 7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探明短时高温热激后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生殖力和卵巢发育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龄、2龄若虫,预蛹,蛹和1日龄成虫,采用不同高温(41和45℃)短时(2 h)处理,观察卵巢发育及卵黄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高温热激主要抑制了西花蓟马生殖器官和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卵巢管数量减少,卵巢管和胚胎发育畸形;电泳结合不同的染色方法证明西花蓟马的卵黄蛋白为一种磷酸化、糖基化的脂蛋白,由3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116,70和47 kDa。除热激蛹期外,热激其他龄期的若虫对其当代成虫卵黄蛋白合成都起到抑制作用,且45℃热激1龄或2龄若虫后,其对卵黄蛋白相对含量的影响持续到了F1代。【结论】温度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是由于其对生殖器官发育和卵黄蛋白合成的影响引起的。本研究为西花蓟马的卵黄蛋白和卵黄发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在蓖麻蚕主要组织中的分布及血液中的含量和活性
    赵萍, 张艳, 钟晓武, 王凌燕, 谭祥, 董照明, 莫现会, 夏庆友
    2016, 59(2):  138-147.  doi:10.16380/j.kcxb.2016.02.003
    摘要 ( 1582 )   PDF (3566KB) ( 5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蓖麻蚕Samia cynthia ricini 属于鳞翅目昆虫,其体内存在的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 inhibitor, CI)对蓖麻蚕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自身防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获得蓖麻蚕的CI种类分布信息,以及研究各种CI的功能,可以为鳞翅目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CI活性染色技术,对18个蓖麻蚕品系的主要组织器官中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多态性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各品系血液中的蛋白含量和CI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在pH 8.6电泳下,各品系血液中共检测到7条CI活性带,在pH 4.0电泳下,各品系血液中可检测到3条CI活性带;血液中的CI含量从5龄第3天幼虫期到化蛹当天一直维持着很高的含量;头、体壁和脂肪体中的CI都不如血液中的CI含量高,而丝腺中未检测到任何CI。【结论】与家蚕 Bombyx mori 血液中的含量相比,蓖麻蚕血液中的CI含量更高,CI种类多态性分布不仅体现在不同品系的同一组织,还体现在同一品系的不同组织。
    食物营养对黑腹果蝇中肠干细胞的影响
    唐润东, 毛菲菲
    2016, 59(2):  148-155.  doi:10.16380/j.kcxb.2016.02.004
    摘要 ( 1585 )   PDF (4851KB) ( 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儿童、青少年较为喜爱的小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黑腹果蝇 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体重、发育等的影响,进而探讨膳食中营养均衡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双缩脲法、苏丹Ⅲ染色法及碘酒染色法分别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及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分别用基础培养基或实验用食品配制的培养基培养黑腹果蝇,待果蝇卵孵化后,取一定数量果蝇个体进行称重,并对果蝇中肠进行解剖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果蝇肠道发育情况。【结果】基础食物(培养基)中的蛋白质、脂肪及淀粉含量配比较为均衡,而实验用零食有些脂肪含量较高,有些蛋白质含量较高,有些淀粉含量较高,配比严重失衡。淀粉及脂肪含量均较高的食物能引起果蝇体重超重;同时果蝇肠道细胞Arm/Pros的染色显著增加,显示肠道干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另外果蝇肠壁明显加厚;而食物中淀粉或蛋白质严重缺失的食物则引起果蝇发育障碍。其中,在高碳水化合物但几乎没有蛋白质存在的食物中,果蝇干细胞数目同样增加很多,肠壁加厚,但其体重显著降低,同时发育迟缓。在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中肠干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果蝇肠壁变薄,发育受到影响。将几种实验组食物按照基础食物的蛋白质、脂肪及淀粉含量进行配比混合,模拟营养的均衡配比,喂养果蝇后发现,营养成分配比均衡极大地缓解配比失衡后所造成的中肠损伤,并使果蝇的个体发育恢复均衡。【结论】食物中的营养失衡会显著影响果蝇的体重以及肠壁和肠道干细胞的数目,导致果蝇体重下降或上升,肠道细胞增殖功能紊乱,对果蝇发育产生严重影响。这些结果提示了儿童偏好零食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过度肥胖及肠道功能障碍,因此建议青少年儿童不能偏好零食,要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意大利蝗存储蛋白Hex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晓红, 李艳丽, 张凯建, 侯娟, 印红
    2016, 59(2):  156-163.  doi:10.16380/j.kcxb.2016.02.005
    摘要 ( 1562 )   PDF (2790KB) ( 5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昆虫存储蛋白(hexamerin)是在昆虫体内独立发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特异性淋巴蛋白,在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方法】克隆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 的存储蛋白Hex2基因,并利用qRT-PCR方法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克隆到意大利蝗存储蛋白Hex2基因CitHex2 ,其cDNA全序列长2 610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2 022 bp,3′非翻译区(UTR)长为124 bp,碱基序列与其他蝗虫的Hex2基因核苷酸一致性为80%~84%。CitHex2 编码67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8.7 kDa和6.01。氨基酸分析表明, CitHex2富含较高的芳香族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共占15.8%。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CitHex2 在意大利蝗的整个发育阶段都有表达,且在每个龄期的蜕皮前后均有表达量的变化;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雌性个体的表达量较高。【结论】CitHex2 参与意大利蝗的发育过程,与其生殖有关。
    家蚕肽聚糖识别蛋白L1参与Imd信号通路
    张杨, 刘霁, 杨杰, 崔清清, 沈中元, 吴金美
    2016, 59(2):  164-171.  doi:10.16380/j.kcxb.2016.02.006
    摘要 ( 1677 )   PDF (2320KB)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 recognition proteins, PGRP)作为一个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家蚕 Bombyx mori 的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家蚕 PGRP-L1 基因的功能及其所参与的免疫信号通路。【方法】本实验通过RT-PCR扩增获得家蚕 PGRP-L1 基因。利用微生物诱导实验对5龄起蚕分别注射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和PBS,12 h后取体壁和头部提取RNA,然后采用RT-PCR和凝胶电泳技术测定 BmPGRP-L 1 基因的表达水平;利用RNA干涉实验向5龄起蚕注射 PGRP-L1 dsRNA或PBS,6 h后再分别注射3种灭活的微生物或PBS,然后检测家蚕体壁及头部的免疫相关转录因子(Rel, Cactus Relish)以及家蚕多个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基因(攻击素基因 Attacin, Moricin和葛佬素基因 Glov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微生物诱导实验显示,注射大肠杆菌的实验组比注射PBS的对照组 BmPGRP-L1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而注射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实验组 BmPGRP-L1转录水平没有变化。利用RNAi技术成功敲低 BmPGRP-1 表达,对 BmPGRP-L1 敲低的5龄起蚕注射灭活的微生物,敲低实验组 relish 因子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相应地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结果提示,BmPGRP-L1基因参与家蚕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免疫响应;BmPGRP-L1 基因在家蚕的体壁和头中参与Imd信号通路。
    基于转录组的葱蝇表皮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非滞育和冬滞育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Hot!
    付丹影, 司风玲, 陈斌, 徐燕玲, 郝友进
    2016, 59(2):  172-184.  doi:10.16380/j.kcxb.2016.02.007
    摘要 ( 1788 )   PDF (1484KB) ( 7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昆虫表皮蛋白在昆虫的生长发育、抑制水分蒸发和抵御其他外界不良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转录组水平上葱蝇 Delia antiqua 表皮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部分基因在非滞育和冬滞育条件下的表达规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葱蝇表皮蛋白在滞育期的抗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葱蝇表皮蛋白基因进行鉴定分析,系统进化和保守结构域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分析了12个基因在葱蝇非滞育和冬滞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葱蝇中鉴定出81个表皮蛋白基因,分别属于RR (71个基因)、CPAP (5个基因)和CPLC (5个基因)亚家族,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92~495个氨基酸, 分子量约为 8.692~52.2 kD,等电点为3.90~9.93。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67个全长表皮蛋白均为外分泌型。12个葱蝇表皮基因在非滞育和冬滞育过程中有明显不同的表达规律。【结论】葱蝇表皮蛋白基因RR-2型的保守基序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引起关键氨基酸的替换,这可能暗示它们在非滞育和滞育不同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中蛹皮结构重建和某些器官的发生方面发挥不同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葱蝇滞育蛹皮结构及抗逆功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中华蜜蜂嗅觉受体AcerOrco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张中印, 杨珊珊, 孟娇, 赵慧婷, 姜玉锁
    2016, 59(2):  185-191.  doi:10.16380/j.kcxb.2016.02.008
    摘要 ( 1448 )   PDF (2018KB) ( 5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对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cerana 嗅觉受体AcerOrco的表达及蛋白定位分析,阐明AcerOrco的表达特性,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通过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中华蜜蜂气味受体AcerOrco mRNA及蛋白在内勤蜂和采集蜂5个组织部位(触角、头、胸、腹和足)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AcerOrco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结果】定量结果显示,AcerOrco转录本在内勤蜂和采集蜂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在采集蜂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高于内勤蜂。AcerOrco受体蛋白在内勤蜂和采集蜂各组织中也均有表达,在触角和头部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定位结果显示,在内勤蜂触角中,AcerOrco主要在毛形感器中表达,板形感器中表达不明显;在采集蜂触角的板形感器和毛形感器中均有表达,但毛形感器中的表达更多一些。【结论】获得了AcerOrco mRNA及其蛋白在内勤蜂和采集蜂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并将这一蛋白表达定位于工蜂触角的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中。
    革兰氏阳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诱导的柞蚕蛹生理指标变化
    付盈盈, 马玉堃, 任淑文, 杨立军, 刘春光, 付海燕, 侯跃莹, 杨峰山
    2016, 59(2):  192-199.  doi:10.16380/j.kcxb.2016.02.009
    摘要 ( 1560 )   PDF (3590KB)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柞蚕 Antheraea pernyi 对外源微生物防御性生理变化规律,为柞蚕的病害防治和合理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革兰氏阳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einsis (Bt)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Ec)为外源诱导微生物,调整至106~108 cfu/mL菌液,灭活后处理柞蚕蛹,诱导24,48, 72和96 h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淋巴蛋白含量、PO活性、CAT活性、抗菌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Ec Bt 诱导柞蚕蛹导致各生理指标出现显著变化,但两种菌株诱导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差异明显,Ec 高浓度诱导72 h会增加血淋巴蛋白含量,而 Bt 各浓度诱导会在24, 48和96 h增加血淋巴蛋白含量。免疫防御关键酶系PO和CAT活性变化规律在不同菌株诱导后差异更明显, Ec 诱导后,PO活性随着时间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而 Bt 诱导后PO活性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CAT活性随诱导时间增加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有随菌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对抗菌活性测定表明, Ec Bt 诱导都会显著增加蛹粗酶液抗菌活性,溶菌酶活性也会极显著增加,但2个指标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会有明显差别。【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Ec Bt 不同处理均可诱导柞蚕蛹产生明显防御反应,但柞蚕蛹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与不同种类微生物及处理时间和浓度有关,推测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不同的诱导防御反应机制。研究结果可以为外源微生物侵染柞蚕后的免疫防御反应规律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泽兰实蝇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 Hot!
    张某, 杨璞, 朱家颖, 袁远, 桂富荣, 高熹, 吴国星
    2016, 59(2):  200-208.  doi:10.16380/j.kcxb.2016.02.010
    摘要 ( 1375 )   PDF (3831KB) ( 7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泽兰实蝇 Procecidochares utilis 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泽兰实蝇幼虫肠道细菌的16S rDNA-V6变异区序列进行测序,应用USEARCH和QIIME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和Alpha多样性。【结果】共获得1 593 506 对reads,拼接为1 579 372条tags,经过滤后得到的1 572 860条tags聚类为1 341个OTU。总共注释到13个门,4个纲,6个目,7个科,10个属和4个种。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细菌为优势菌,占99%;在属分类阶元上,沃尔巴克氏体属 Wolbachia 占45%,是优势属。【结论】泽兰实蝇幼虫肠道细菌多样性丰富。相关的种类和丰度信息为后期研究揭示肠道细菌介导泽兰实蝇寄主植物专化性奠定了基础。
    成虫体型大小驱动六斑月瓢虫性间相互选择 Hot!
    Ankita DUBEY, OMKAR, Geetanjali MISHRA
    2016, 59(2):  209-218.  doi:10.16380/j.kcxb.2016.02.011
    摘要 ( 1622 )   PDF (1823KB)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配偶选择是性选择的中心过程,当繁殖成本发生波动和配偶质量存在差异时,传统的性别作用也随之不同。为了验证在某些条件下雄性也可以像雌性一样进行选择,我们研究了雄性和雌性六斑月瓢虫 Menochilus sexmaculatus (Fabricius)的交配成功率与作为适合度指标的成虫体型大小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初始种群中随机选择体型小和体型大的两性成虫,进行雄性和雌性配偶选择试验。并对成功交配的各个配对组的后代也进行配偶选择试验,测试其交配成功率。【结果】 配偶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在雄性和雌性交配试验中交配的成功取决于体型大小。雄性根据其品质即体型大小这一繁殖力指标对雌性进行区分。同样,在雌性交配试验中体型大的雄虫比体型小的雄虫交配成功率高。无论亲本体型如何,体型大的雌虫都比体型小的雌虫产卵量高;不过,体型大小不影响卵的存活力。体型大的亲本的后代比体型小的亲本的后代发育更快,寿命更长,但是将其与来自初始种群的后代进行配偶选择时,它们在性合意(sexual desirability)或竞争力方面没有表现任何优势。【结论】 六斑月瓢虫中存在以体型大小为目的性状的相互配偶选择。
    似士维螨对西洋参根的取食量及其繁殖潜势
    赵利敏, 陈浩
    2016, 59(2):  219-226.  doi:10.16380/j.kcxb.2016.02.012
    摘要 ( 1663 )   PDF (1572KB)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作为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的新害虫,似士维螨Schwiebea similis Manson蛀食参根,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测定它对参根的取食量,进而为估算其经济阈值提供参数。【方法】本实验将似士维螨活雌螨接种于含湿沙和西洋参根粉的培养皿中塑料环内,在7级雌螨接种量 N0 (每环1, 2, 3, 4, 5, 6和7♀)和5个温阶T (15.6, 18.5, 21.2, 24.5和27.2℃)条件下培养其实验种群,记载并分析了5类变量:安居期D、峰螨数Np、雌均殖数PCR、成虫当量AE和均食量FA。【结果】变量 D T升高而快速下降,也因 N0 增加而缓慢下降;Np N0 增加而显著上升,其回归式为Np=21.8+17.2 N0;PCR随N0增加而显著下降,PCR=63.4-28.1N0+6.2N0 2-0.4N03,其曲线变化趋势与 Np 相反;同时发现了螨虫拥挤效应; AE N0 增加而显著上升,AE=16.2+12.7N0;FA=0.25±0.13 mg/头。【结论】这5类变量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似士维螨实验种群的食量范围和繁殖潜势。上述估算值将为探索其经济阈值提供依据;所用实验方法将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紫外线阻断膜防控茄子害虫效果及对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朱亮, 王泽华, 宫亚军, 任忠虎, 金桂华, 陈金翠, 魏书军
    2016, 59(2):  227-238.  doi:10.16380/j.kcxb.2016.02.013
    摘要 ( 1628 )   PDF (3351KB) ( 5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紫外线阻断膜可以吸收光线中波长在380 nm以下的紫外光,从而影响昆虫的视觉反应,因此有望用于害虫防控。本研究旨在明确该项措施的可行性。【方法】以日光温室茄子 Solanum melongena 为作物对象,对紫外线阻断棚和使用普通棚膜的对照棚中3种主要害虫(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烟粉虱 Bemisia tabaci 和桃蚜 Myzus persicae)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紫外线缺失对茄子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紫外线阻断棚中西花蓟马、烟粉虱和桃蚜的最大发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棚(P<0.05),分别是对照棚中的44.3%,50.4%和37.5%;与对照棚相比,紫外线阻断棚中茄子株高偏高,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紫外线阻断棚中茄子产量、果实重量和周长均降低,茄子果实颜色偏浅,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粗脂肪和花青素含量下降(P<0.05),Ca, K, Cu和Zn等矿物离子含量上升(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紫外线阻断技术可以显著抑制温室茄子上3种主要害虫的种群增长,但对茄子的生长和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该项技术在茄子品种和其他作物中的应用方式。
    小叶黑面神与小叶头细蛾互惠共生系统的种群调控机制
    张晶, 尹彦入, 王志博, 张振国, 胡冰冰, 石福臣, 李后魂
    2016, 59(2):  239-246.  doi:10.16380/j.kcxb.2016.02.014
    摘要 ( 1801 )   PDF (3508KB)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小叶黑面神 Breynia vitis-idaea 对小叶头细蛾 Epicephala vitisidaea 种群数量的调控机制。【方法】跟踪记录小叶黑面神物候及头细蛾的生物学。解剖在小叶黑面神上访花头细蛾的外生殖器,鉴定头细蛾种类。对不同时期小叶黑面神有梗和无梗的果实进行解剖,统计果实内幼虫数量、果实表面孔的数量以及果实表面产卵疤数量,计算头细蛾幼虫存活率。统计不同时期小叶黑面神有梗和无梗的果实的比例。【结果】在福建厦门小叶黑面神每年有5个花果期,相应地,为小叶黑面神传粉的头细蛾每年有5个生活世代。通过解剖,该种头细蛾被鉴定为小叶头细蛾。一头小叶头细蛾幼虫需要消耗2~4粒种子才能发育成熟。小叶黑面神有两种不同形态的果实:有梗和无梗。头细蛾幼虫在无梗果实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有梗果实,并且晚秋时期头细蛾幼虫的存活率要高于夏季。小叶黑面神无梗果实的比例在晚秋(82.04%)要高于夏季(31.53%)。【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维持互利共生体系稳定的机制。小叶黑面神能够通过果实基部果梗的有无来调节小叶头细蛾幼虫的存活率。小叶黑面神通过季节性的调节有梗果实的比率,既有效避免了夏季种子被过度消耗的风险,又提高了头细蛾在冬季的存活率。小叶黑面神这种自身调控机制对维持小叶黑面神与小叶头细蛾互惠共生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录
    59卷第2期中英文目录
    2016, 59(2):  247. 
    摘要 ( 1303 )   PDF (661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