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照片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境,是内蒙古水生昆虫的考察生境之一。本期报道了内蒙古淡水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初步调查结果(pp. 1467-1480)。本照片由翟鹏辉于2016年8月22日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牛耳湖。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60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7-1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利用G-TRACE技术追踪果蝇后肠肠细胞谱系的发育模式 Hot!
    张徐波, 张月, 董玮, 李开霞, 吴海花, 张敏
    2017, 60(12):  1361-1366.  doi:10.16380/j.kcxb.2017.12.001
    摘要 ( 1635 )   PDF (2651KB) ( 8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果蝇是完全变态昆虫,蛹期经历了幼虫组织解离和成虫组织重塑的过程。本研究旨在利用细胞谱系追踪方法G-TRACE(Gal4 technique for real-time and clonal expression)这一新的遗传学技术,检测果蝇幼虫后肠肠细胞在蛹期发育过程中是否发生细胞迁移。【方法】采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engrailed-Gal4(en-Gal4)品系和G-TRACE品系杂交,并引入tub-gal80ts控制Gal4的开启时间,分别在果蝇幼虫期和蛹期进行细胞谱系追踪。幼虫期追踪:亲代产卵后将卵置于30℃培养,3龄中期转入18℃培养,成虫羽化1 d内进行检测。蛹期追踪:亲代产卵后将卵置于18℃培养,在蛹期不同发育阶段转入30℃培养,待虫体羽化后检测成虫肠道。【结果】当在果蝇幼虫期启动细胞谱系追踪,在蛹期停止追踪,发现中肠靠近中后肠边界处以及马氏管存在绿色肠细胞。而当在果蝇幼虫期关闭细胞谱系追踪,在蛹期开始追踪,则发现虫体中肠各部位及马氏管分布着绿色肠细胞。en基因在果蝇蛹期肠道中表达。【结论】结果表明,在果蝇蛹形成过程中,后肠的部分肠细胞迁移至中肠和马氏管,参与中肠和马氏管的重塑。本研究对于探索昆虫在变态发育过程中成虫器官的重塑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脊椎动物雌激素对家蚕卵黄原蛋白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与蜕皮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MST分析 Hot!
    王勇, 彭楚玥, 吴金鑫, 沈关望, 林英, 夏庆友
    2017, 60(12):  1367-1375.  doi:10.16380/j.kcxb.2017.12.002
    摘要 ( 1331 )   PDF (2270KB) ( 5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雌激素雌二醇(E2)在脊椎动物中通过雌激素受体(ER)调节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昆虫中并没有ER,但有研究显示某些昆虫能对E2产生一定的应答。本研究在明确E2能影响家蚕Bombyx mori卵黄原蛋白基因(BmVg)表达的前提下,分析其对这一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取BmVg高量表达时的家蚕雌性幼虫(上蔟后60 h)脂肪体,用不同浓度(0.001, 0.05, 0.5, 5和50 nmol/L)E2处理后,通过qRT-PCR检测BmVg表达的变化,分析家蚕对E2的应答;克隆家蚕蜕皮激素受体基因(BmEcRB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BmEcRB1蛋白后与E2体外孵育,通过微量热泳动仪(MST)分析E2与mEcRB1的结合情况。【结果】不同浓度E2均显著抑制离体培养的雌蚕脂肪体中BmVg基因的表达。MST实验证实,E2与BmEcRB1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解离常数(Kd)为77.8±22 μmol/L。【结论】结果说明,E2对BmVg表达的影响是通过与蜕皮激素(20E)竞争性结合BmEcRB1实现的。  
    萝卜蚜反-β-法尼烯结合蛋白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英文)
    纪祥龙, 战一迪, 李佩玲, 刘勇
    2017, 60(12):  1376-1383.  doi:10.16380/j.kcxb.2017.12.003
    摘要 ( 984 )   PDF (2077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 OBPs)有助于提高昆虫嗅觉系统的敏感性,并且在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 EBF]的通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是十字花科作物的主要害虫,为了减少蔬菜田间的农药使用,EBF对蚜虫防治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目前萝卜蚜对EBF反应的研究甚少。【方法】本研究利用PCR和RACE技术克隆并鉴定了2种公认的在萝卜蚜中对EBF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气味结合蛋白的基因LeryOBP3和LeryOBP7;利用RT-qPCR检测了它们在萝卜蚜不同发育阶段和无翅成蚜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结果】克隆获得的萝卜蚜2个基因序列LeryOBP3(GenBank登录号: KJ703012)和LeryOBP7(GenBank登录号: KJ703013)分别与豌豆蚜Acyrthosiphum pisum ApisOBP3和ApisOBP7序列对比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4%和88%),基因序列符合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典型特征。LeryOBP3和LeryOBP7开放阅读框全长分别为357和468 bp,分别编码118和155个氨基酸。发育表达谱表明,LeryOBP3和LeryOBP7的表达量高峰出现于成虫期;组织表达谱表明,LeryOBP3在成蚜足中表达量较高,而LeryOBP7主要表达于成蚜触角组织中。【结论】在萝卜蚜成虫触角中的LeryOBP7结合蛋白可能与其对EBF的响应有关。
    沙葱萤叶甲海藻糖合成酶基因GdTPS的克隆及对温度胁迫的响应
    路标, 谭瑶, 周晓榕, 邢莉, 庞保平
    2017, 60(12):  1384-1393.  doi:10.16380/j.kcxb.2017.12.004
    摘要 ( 1028 )   PDF (9569KB)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海藻糖合成酶(tre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是海藻糖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旨在克隆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分析其对不同温度胁迫的响应,以期进一步揭示沙葱萤叶甲耐温性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ACE技术克隆沙葱萤叶甲TP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PS基因在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TPS基因,将其命名为GdTPS(GenBank登录号: KY460114),该基因全长2 70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 496 bp,编码831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分子量为94.05 kD,等电点为6.82,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包含3个N糖基化位点。GdTPS有两个保守功能区,与其他昆虫TP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TPS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88%。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温度低于25℃(对照)时,GdTPS表达量随着温度下降而上升,-10℃时达到最高值;高于25℃时,GdTPS表达量随着温度上升而上升,40℃时达到最高值。【结论】沙葱萤叶甲幼虫通过上调GdTPS的表达来应对高温和低温胁迫,该结果为揭示TPS在昆虫应对温度胁迫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家蝇Mdsirt1基因在细菌、高温和重金属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顾冀海, 李亚静, 李文倩, 唐婷, 柳峰松
    2017, 60(12):  1394-1402.  doi:10.16380/j.kcxb.2017.12.005
    摘要 ( 985 )   PDF (3390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家蝇Musca domestica sirt1基因(Mdsirt1)在各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方法】以家蝇2龄幼虫cDNA为模板,PCR扩增Mdsirt1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Mdsirt1在家蝇不同发育阶段(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蛹和成虫)的表达变化,2龄幼虫不同组织(表皮、肠道、脂肪体和血细胞)中的表达分布,以及胁迫条件(细菌刺激、热激及CdCl2刺激)下的转录水平变化;通过RNAi干扰Mdsirt1基因表达,观察敲低Mdsirt1表达后家蝇幼虫抗病能力变化,并检测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家蝇Mdsirt1基因编码蛋白含有SIR2结构域,与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 SIR2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6%。qRT-PCR结果显示,Mdsirt1基因主要在家蝇蛹期表达,在家蝇2龄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较高。家蝇幼虫Mdsirt1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刺激3 h,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刺激6 h,42℃热激30 min以及30 mmol/L CdCl2刺激48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敲低Mdsirt1表达的家蝇幼虫受到细菌感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混合感染)后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47倍,且敲低Mdsirt1后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1.58和1.59倍。【结论】Mdsirt1参与家蝇幼虫的抗菌免疫应答和抗逆反应。


     
    西方蜜蜂RBP1基因的克隆及mRNA表达分析
    胡弯弯, 李淑云, 曾志将, 颜伟玉, 王子龙
    2017, 60(12):  1403-1410.  doi:10.16380/j.kcxb.2017.12.006
    摘要 ( 1020 )   PDF (3893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RBP1是一种参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性别决定基因doublesexdsx)pre-mRNA选择性剪接的重要剪接因子。本研究旨在克隆RBP1基因在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中的同源基因AmRBP1,分析其结构域及其在西方蜜蜂性别决定初期胚胎和幼虫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模式,以期为研究该基因是否参与蜜蜂性别决定奠定基础。【方法】基于NCBI中提交的西方蜜蜂基因数据库和转录组数据库,利用黑腹果蝇rbp1对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获得RBP1的转录组序列,并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AmRBP1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核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西方蜜蜂胚胎及幼虫期的表达模式。【结果】由序列比对分析可知,西方蜜蜂AmRBP1基因的pre-mRNA含有3种不同的选择性剪切形式。通过设计不同的引物,克隆得到3种成熟的mRNA序列,分别命名为AmRBP1-R1(GenBank登录号: KY404154)、AmRBP1-R2(GenBank登录号: KY404155)和AmRBP1-R3(GenBank登录号: KY404156);mRNA长度分别为696, 790和771 nt,编码的蛋白大小分别为130, 166和162 aa;结构域分析发现AmRBP1的3种选择性剪切形式具有相同的结构域,氨基端含有一个RRM结构域,羧基端含有一个RS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西方蜜蜂AmRBP1与丽蝇蛹集金小蜂Nasonia vitripennis、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家蚕Bombyx mori、家蝇Musca domestica和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 RBP1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6.97%,94.20%, 84.85%, 81.48%, 80.28%, 78.15%和69.23%。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AmRBP1基因的3种剪切形式(AmRBP1-R1-3)在西方蜜蜂胚胎和幼虫各时期均有表达,无雌特异性或雄特异性表达的剪切形式。【结论】西方蜜蜂AmRBP1可能是一种SR家族剪切因子,其有可能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特定剪切,但其是否参与doublesex(dsx)基因pre-mRNA的性别特异性剪切需要进一步研究。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烟粉虱体内番茄黄曲叶病毒的影响 Hot!
    夏文强, 梁燕, 刘银泉, 刘树生, 王晓伟
    2017, 60(12):  1411-1419.  doi:10.16380/j.kcxb.2017.12.007
    摘要 ( 1053 )   PDF (1875KB) ( 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泛素化修饰广泛参与细胞周期、信号传导、转录调控、免疫应答等多个方面,是细胞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水平可逆修饰。但目前关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否参与介体昆虫传播病毒还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烟粉虱Bemisia tabaci传播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通过RT-qPCR分析取食感染TYLCV和不感染TYLCV番茄植物的烟粉虱成虫体内泛素和蛋白酶体亚基基因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YLCV侵染后烟粉虱成虫体内泛素蛋白含量的变化;饲喂抑制剂和注射双链RNA的方法抑制烟粉虱成虫体内蛋白酶体活性后,通过RT-qPCR测定其体内TYLCV含量的变化。【结果】烟粉虱成虫携带TYLCV后,泛素以及26S蛋白酶体亚基4、6B和β基因的表达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体内游离泛素和缀合泛素的含量以及两者的比例也都没有显著改变,表明TYLCV侵染不会影响烟粉虱体内泛素-蛋白酶体的活性。但饲喂抑制剂(Bortezomib或MG132)或沉默Rpn11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后,烟粉虱成虫体内的TYLCV含量显著升高。【结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烟粉虱体内的TYLCV起负调控作用,该系统可能通过直接降解病毒或激活免疫反应等方式抑制病毒含量,进而帮助烟粉虱应对TYLCV带来的不利影响。
    樟脑罗勒生物活性提取物对储藏豇豆和大豆中四纹豆象的影响(英文)
    Daniel KOSINI, Elias Nchiwan NUKENINE, Clément SAIDOU, Alembert Tiabou TCHINDA, Gabriel Agbor AGBOR
    2017, 60(12):  1420-1429.  doi:10.16380/j.kcxb.2017.12.008
    摘要 ( 1037 )   PDF (1081KB) ( 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樟脑罗勒Ocimum canum Sims (唇形科)叶的正己烷、丙酮和甲醇提取物对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F.)的杀虫、保护和驱避潜力。【方法】用剂量为1和5 g/kg豆粒的樟脑罗勒提取物包被处理豇豆和大豆豆粒,并以相同剂量的市售苦楝籽油进行包被处理作为参照。7 内每隔1 d检查处理豆粒中四纹豆象成虫的死亡率。在四纹豆象的各个未成熟期,通过处理新产卵和幼虫,进行杀卵毒性和杀幼虫毒性测试。贮存4个月后评价豆粒受损情况和重量损失。应用线型嗅觉仪,通过选择试验测定驱避效果。【结果】提取物对四纹豆象成虫的毒性与市售苦楝籽油相同,在处理的豇豆中,提取物比市售的苦楝籽油毒性更强。5 g/kg豆粒提取物这一剂量处理7 d内,正己烷、丙酮和甲醇提取物分别引起54.2%±3.9%, 62.9%±4.8%和60.%±4.5%的成虫死亡。此外,与测试的标准杀虫剂相比,提取物激发这两种豆粒产生更强的驱避效果。这一产物对卵的毒性最强,对1和2龄幼虫的毒性比对其他发育阶段豆象的毒性强。正己烷提取物对2龄幼虫的毒性最强(致死率为81.0%±5.3%),而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对1龄幼虫的毒性最强,致死率分别为92.5%±7.5%和62.0%±15.7%。丙酮提取物对1和2龄幼虫的毒性与测试的标准杀虫剂相似,对蛹的毒性强于测试的标准杀虫剂。贮存4个月后,豇豆受损和重量损失分别减轻3倍和2倍多。【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樟脑罗勒提取物对四纹豆象具有潜在的驱避和杀虫活性,由于容易获得,因此强烈建议将该植物用于喀麦隆的害虫治理策略中。
    黑腹果蝇对丙酸的产卵避性反应及其生物学意义
    王璐璐, 陈利荣, 朱景新, 王子光, 赵梓涵, 李曌芳, 刘威
    2017, 60(12):  1430-1438.  doi:10.16380/j.kcxb.2017.12.009
    摘要 ( 1561 )   PDF (2364KB) ( 7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丙酸和丁酸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产卵偏嗜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双选择食物装置检测黑腹果蝇雌性成虫产卵的偏嗜性,利用失去酸感受受体和外科摘除触角的果蝇研究介导该行为的感觉系统,通过发育历期与存活率评价果蝇产卵对丙酸产生避性反应的生物学意义。【结果】黑腹果蝇雌性成虫产卵对丙酸或丁酸产生避性反应,随浓度增大渐趋明显。IR64aIR76b突变体对0.5%丙酸避性反应减弱,产卵指数分别为-0.07和-0.17。果蝇避开人粪便产卵,产卵指数达-0.7~-0.9,可能为其权衡对乙酸的偏嗜性和对丙酸避性反应的结果。IR64aIR76b突变体对人粪便避性反应明显减弱,产卵指数分别为-0.49和-0.38。丙酸可显著延缓果蝇后代的发育历期和降低存活率,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2%浓度时导致果蝇死亡。【结论】果蝇嗅觉系统介导了雌性成虫产卵对丙酸的避性反应,这种行为使果蝇产卵避开丙酸,使后代免受丙酸毒害,从而促进果蝇幼虫的发育和提高后代存活率。
    西花蓟马成虫昼间交配习性和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
    李晓维, 孙冉冉, 章金明, 张治军, 吕要斌
    2017, 60(12):  1439-1446.  doi:10.16380/j.kcxb.2017.12.010
    摘要 ( 1131 )   PDF (1317KB) ( 10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一种毁灭性的世界性入侵害虫,对我国蔬菜和花卉等作物具有重大威胁。为了更好地应用蓟马聚集信息素进行西花蓟马监测和防治,本试验在室内对西花蓟马昼间交配习性、雌雄互作和雄成虫聚集信息素释放节律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独配对和群体配对两种方法研究西花蓟马成虫在光照阶段的第1, 4 , 8和12小时4个不同时间的交配行为;采用显微摄像系统研究西花蓟马雌雄成虫间4个不同时间的互作节律;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气质联用仪分析西花蓟马雄成虫聚集信息素两种组分neryl (S)-2-methylbutanoate和(R)-lavandulyl acetate在4个不同时间的释放节律。【结果】西花蓟马成虫在光照阶段的4个不同时间内的交配率、交配历期(持续时间)、雌雄互作次数和雄成虫对雌成虫的交配尝试次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交配行为和雌雄互作行为不具有明显的节律性。西花蓟马雄成虫聚集信息素具有引诱活性的neryl (S)-2-methylbutanoate在光照阶段的这4个不同时间的释放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其释放节律与西花蓟马成虫的交配相关行为相一致。另一种不具有引诱活性的组分(R)-lavandulyl acetate在光照阶段的这4个不同时间释放率具有显著差异,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本研究证实了西花蓟马成虫在室内光照条件下交配相关行为不存在明显的节律性,其聚集信息素主要引诱成分neryl (S)-2-methylbutanoate的释放亦无明显的节律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西花蓟马聚集信息素不同组分的行为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合理高效地应用聚集信息素进行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动态监测和防控提供指导。
    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田间引诱试验及其在种间互作中的作用
    耿双双, 李晓维, 章金明, 张治军, 吕要斌
    2017, 60(12):  1447-1456.  doi:10.16380/j.kcxb.2017.12.011
    摘要 ( 1344 )   PDF (2072KB) ( 7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花蓟马F. intonsa雄成虫均可以释放聚集信息素,且对雌雄虫均具有吸引作用。两种蓟马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相同,为(R)-lavandulyl acetate和neryl (S)-2-methylbutanoate,但两种主要成分的比例差异很大。本研究旨在明确这两种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的田间最佳引诱剂量和比例及其在两种蓟马种间互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田间色板引诱试验,分别测定了上述两种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对两种蓟马雌虫的田间最佳引诱剂量和比例;通过养虫笼选择性试验分析了这两种聚集信息素最佳配比在两种蓟马种间互作中的作用。【结果】田间色板引诱试验结果显示,当neryl (S)-2-methylbutanoate的剂量为10 000 ng, (R)-lavandulyl acetate和neryl (S)-2-methylbutanoate的比例为1∶8时,对西花蓟马成虫的引诱效果最佳;当neryl (S)-2-methylbutanoate的剂量为5 000 ng, (R)-lavandulyl acetate和neryl (S)-2-methylbutanoate的比例为1∶4时,对花蓟马成虫的引诱效果最佳。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分别针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聚集信息素组分最佳配比对同种具有吸引作用,对异种不具有吸引作用,说明这两个近缘种的聚集信息素具有种间特异性。【结论】两种蓟马通过聚集信息素组分比例调节的种间特异性可能是两种蓟马种群分化的重要机制;聚集信息素种间特异性是降低两种蓟马种间竞争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深入理解两种蓟马信息素特异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对利用聚集信息素进行蓟马种群监测和害虫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巴基斯坦萨戈达地区危害桔园的桃实蝇时空分布(英文)
    Muhammad ARIF, Muhammad SIDDIQUE AASI, Muhammad FAROOQ, Habib ALI, Saif UL ISLAM, Muhammad ASAD, Muhammad SHAKEEL, 吴祖建
    2017, 60(12):  1457-1466.  doi:10.16380/j.kcxb.2017.12.012
    摘要 ( 926 )   PDF (2585KB) ( 3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监测2009-2011年Tehsil Sargodha 7个地点(Sargodha-Ⅰ, Sargodha-Ⅱ,Bhagtanwala, Sakessar, Chak# 75-SB, Chak# 46-SB和Chak# 104-NB)中桃实蝇Bactrocera zonata优势种的种群变化情况。【方法】通过甲基丁香酚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桃实蝇,每周统计记录桃实蝇种群发生情况,诱捕器每两周加药一次。【结果】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年(2009-2011)中,Sargodha-Ⅰ的桃实蝇种群多度最高(分别为53.67, 45.82和 45.47头/诱捕器),其次为Sakessar(分别为41.13,33.87 和35.75头/诱捕器),而Chak# 75-SB的种群多度最低(分别为15.78, 19.18和19.15头/诱捕器)。每年桃实蝇发生最高峰出现在4月(分别为76.08, 71.94和61.51头/诱捕器),其次为5月(分别为60.74, 52.63和64.00头/诱捕器),而在2月和10月发生量最低。另外,桃实蝇种群多度与最高和最低气温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同样,回归系数表明,最高气温是影响桃实蝇种群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降雨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应当全年对桃实蝇进行定期监测,由于气象因子严重影响桃实蝇的种群发生情况,因此尤其应监测其在4-5月温度开始上升时的发生情况。
    内蒙古淡水昆虫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英文)
    史丽, 申荣荣, 韩晔, 高雪峰, 陈超, 陈鹰, 朱雨轩, 田明润, 孙伟杰, 金春燕, 德超群
    2017, 60(12):  1467-1480.  doi:10.16380/j.kcxb.2017.12.013
    摘要 ( 1154 )   PDF (1931KB)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内蒙古水生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积累基本数据,为将其应用于水质监测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加强保护淡水昆虫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综合定性采样法进行采集,水质评价采用科级生物指数(FBI)、EPT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在52个采集点获取水生昆虫共计7目59科187种。研究发现1新种,1中国新纪录属,2中国新纪录种,2内蒙古新纪录科,3新纪录属,25新纪录种,另有待鉴种56个。7目昆虫的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毛翅目和蜉蝣目的物种多样性较高,而襀翅目物种多样性明显较低;毛翅目和蜉蝣目的科数和个体数占总类群的42.37%和84.29%,这2个目均属优势类群。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通过科级生物指数、EPT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水质评价比较结果显示,前两者的评估结果相近,且明显不同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结论】内蒙古地区毛翅目和蜉蝣目昆虫耐污值较低的种类比较丰富,因此,这两类昆虫更适合指示该地区的水质状况。
    目录
    60卷第12期中英文目录
    2017, 60(12):  1480-1481. 
    摘要 ( 630 )   PDF (471KB) ( 3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60卷总目录(第1-12期)
    2017, 60(12):  1482-1483. 
    摘要 ( 564 )   PDF (1536KB) ( 2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