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照片示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膜翅目:蚁科)与暇夷粉毛蚜Pterocomma yezoense(半翅目:蚜科)的共生状态。本期综述了蚂蚁-蚜虫共栖互作的研究进展(pp. 712‒728)。照片由张润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2015年6月18日摄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6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20
上一期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烟粉虱MED隐种14-3-3基因克隆及时空表达谱分析
    韦焕文, 王培, 陈建斌, 杜娇, 张德咏, 刘勇, 史晓斌
    2024, 67(5):  595-602.  doi:10.16380/j.kcxb.2024.05.001
    摘要 ( 144 )   PDF (1411KB)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真核生物中,14-3-3蛋白是一类可与多种蛋白互作的调节蛋白,能够参与信号转导、免疫反应、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等。本研究旨在克隆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D隐种的14-3-3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了解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特征和该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方法】使用RTPCR技术克隆烟粉虱MED隐种的14-3-3基因全长c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网站分析14-3-3基因的生物学特性;使用RT-qPCR测定14-3-3基因在烟粉虱MED隐种不同发育阶段(卵、1-4龄若虫和成虫)、雌雄成虫以及雌成虫头、胸和腹中的表达量。【结果】克隆并鉴定了烟粉虱MED隐种14-3-3基因的两个亚型: Bt14-3-3 epsilon(GenBank登录号: XM_019046102.1)和Bt14-3-3 zeta(GenBank登录号: XM_019057395.1),开放阅读框(ORFs)分别长771和744 bp,分别编码256和24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是无跨膜螺旋区和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旋螺旋组成。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Bt14-3-3 epsilon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温带臭虫Cimex lectularius和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14-3-3 epsilon聚为一支,同源性较高;Bt14-3-3 zeta与褐飞虱的14-3-3 zeta的亲缘关系更近。RT-qPCR结果表明,Bt14-3-3 epsilonBt14-3-3 zeta在烟粉虱MED隐种的卵、雌成虫和雌成虫腹部中的表达量较高。【结论】明确了烟粉虱MED隐种1433基因的两个亚型的全长序列、编码蛋白特征及时空表达特点,为后续研究14-3-3蛋白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20E调控家蚕BmFoxL2-2的分子机制及斜纹夜蛾SlFoxL2-2在精巢中的表达分析 Hot!
    肖妍虹, 裴梦圆, 贺智颖, 刘邓捷, 文靓, 余小强, 胡启豪
    2024, 67(5):  603-610.  doi:10.16380/j.kcxb.2024.05.002
    摘要 ( 106 )   PDF (1423KB) ( 2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 20E)调节家蚕Bombyx mori转录因子基因BmFoxL2-2表达的分子机制,并分析FoxL2-2在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精巢中的表达模式。【方法】PCR扩增家蚕5龄幼虫精巢基因组中BmFoxL2-2起始密码子上游约2 500 bp的启动子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潜在的顺式作用元件(cis-regulatory elements, CREs);分别将pEGFP-BmBRC-Z1, pEGFP-BmBRC-Z2, pEGFP-BmBRC-Z4转录因子表达质粒和pGL3-BmFoxL2-2质粒共转染家蚕BmN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BmBRC蛋白对BmFoxL2-2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利用1 μmol/L 20E处理BmN细胞4 h时,通过qRT-PCR检测BmFoxL2-2的表达量,检测BmBrc-z1和BmBrc-z4的表达量作为对照;通过qRT-PCR检测BmBrc-z1和BmBrc-z4在家蚕不同发育阶段(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精巢中及5龄幼虫和3日龄蛹精巢与卵巢中的表达量;通过生物信息学在斜纹夜蛾基因组数据库鉴定了SlFoxL2-2,利用qRT-PCR检测SlFoxL2-2在斜纹夜蛾6龄幼虫和成虫的精巢与卵巢、6龄幼虫不同组织(脂肪体、中肠、血淋巴、头、表皮和精巢)、不同发育阶段精巢以及6龄幼虫精巢、精子和精巢膜中的表达量。【结果】获得家蚕BmFoxL2-2(Gene ID:101735653)起始密码子上游2 500 bp启动子序列,并在序列中预测到13个潜在的BRC蛋白CRE。BmBRC-Z1和BmBRC-Z4可显著上调BmFoxL2-2启动子活性; 20E处理BmN细胞4 h时,BmN细胞中BmFoxL2-2, BmBrc-z1和BmBrc-z4的表达量比对照组的显著上调;BmBrc-z1和BmBrc-z4在家蚕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精巢中均有表达,在5龄幼虫及3日龄蛹精巢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卵巢中的。斜纹夜蛾SlFoxL2-2在精巢中有高水平表达,且在精巢和精子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精巢膜中的,可能SlFoxL2-2与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相关。【结论】20E可通过家蚕转录因子BmBRC-Z1和BmBRC-Z4上调BmFoxL2-2的表达, FoxL2-2在调节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在鳞翅目昆虫中可能是保守的。
    基于PacBio Iso-Seq构建低温胁迫后中华蜜蜂工蜂全长转录组
    姚丹, 周文才, 詹洪平, 于瀛龙, 贺兴江, 万炜, 韦小平
    2024, 67(5):  611-621.  doi:10.16380/j.kcxb.2024.05.003
    摘要 ( 77 )   PDF (4062KB) ( 1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东方蜜蜂Apis cerana在中国地区分布最广泛的亚种,在地理适应和生态多样性方面有显著优势。中华蜜蜂的低温适应性优于西方蜜蜂A. mellifera,可用于高海拔高山地区和冬季蜜源的采集,该性能在生产方面有重要作用,探究中华蜜蜂低温耐受性可有助于优良品系的筛选,为农业经济创造更大价值。【方法】收集分别在常温(25.0±0.2) ℃(对照)和低温(4.0±0.2) ℃下处理6 h时的中华蜜蜂3, 10和21日龄工蜂6组样本,进行转录组二代测序(Illumina RNA-Seq)和全长转录组三代测序(PacBio Iso-Seq),利用二代测序数据对三代测序数据进行校正,基于高质量的测序数据对比NR, NT, Pfam, KOG/COG, Swiss-Prot, KEGG和GO数据库,对新转录本和新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中华蜜蜂工蜂6组样本全长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71.17, 42.76, 58.82, 53.45, 40.33和42.79 Gb读段,平均N50达到205 895 bp,质控后得到164 194条一致性序列;通过比对到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可获得21 519条新转录本,与中华蜜蜂物质代谢、神经系统和信号转导等密切相关,且不同日龄中华蜜蜂受低温胁迫后,物质代谢、细胞发育、寿命及神经发育等受到影响,同时还鉴定到28 647条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其中lincRNA和sense_intronic两种类型LncRNA的占比最多,分别为35%和45%。【结论】本研究利用矫正后的中华蜜蜂工蜂PacBio Iso-Seq转录组数据鉴定到大量未注释的新基因和新转录本,并对其进行了功能注释,分析了LncRNA的数量和类型,研究结果完善了东方蜜蜂参考基因组,为中华蜜蜂抗寒机制的探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背景。
    越冬初期和中期西方蜜蜂四个亚种的miRNA及其靶mRNA的比较分析
    蒋海宾, 杜亚丽, 冀全枝, 何金明, 孙智禹, 吴鹰, 王志, 兰凤明, 牛庆生, 刘玉玲, 徐凯
    2024, 67(5):  622-633.  doi:10.16380/j.kcxb.2024.05.004
    摘要 ( 73 )   PDF (4813KB) ( 2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微小RNA(microRNA, miRNA)在越冬期间的表达量变化,揭示miRNA及其靶mRNA与抗寒性的潜在关系,在miRNA组学层面进一步揭示西方蜜蜂抗寒性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sRNA-seq技术鉴定西方蜜蜂4个亚种意大利蜜蜂A.m. ligustica、欧洲黑蜂A. m. mellifera、高加索蜂A. m. caucasica和卡尼鄂拉蜂A. m. carnica在越冬期初期和越冬中期的miRNA;根据P≤0.05且|log2fold change|≥1标准筛选4个亚种在越冬不同时期的差异表达mi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s, DEmiRNAs)。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筛选出的miRNA的靶mRNA进行预测,并对靶mRNA进行GO及KEGG数据库注释。根据靶向结合关系构建DEmiRNA和靶mRNA的调控网络,并利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随机选取ame-miR-263a-5p, ame-miR-184-3p, ame-miR-263b-5p, ame-miR-190-5p, ame-miR-6052-5p, ame-miR-9a-5p, ame-miR-100-5p和ame-miR-306-5p等8个DEmiRNA进行RT-qPCR验证。【结果】鉴定获得越冬期西方蜜蜂4个亚种210个miRNA,包括178个保守的miRNA和32个新的miRNA,长度介于18~30 nt,分布数量最多的长度为22和23 nt,首位碱基为U的miRNA数量最多。西方蜜蜂4个亚种在越冬初期和越冬中期表达量最高的DEmiRNAs为ame-miR-1-3p, ame-miR-276-3p和ame-miR-184-3p。意大利蜜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出22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394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61个GO功能条目和16条KEGG通路上;欧洲黑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出28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415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47个GO功能条目和15条KEGG通路上;高加索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67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1 021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71个GO功能条目和21条KEGG通路上;卡尼鄂拉蜂越冬初期vs越冬中期共筛选18个DEmiRNA,可靶向调控330条mRNA,这些mRNA分别注释到147个GO功能条目和13条KEGG通路上。西方蜜蜂4个亚种DEmiRNA与靶mRNA之间形成较为复杂的调控网络。RT-qPCR结果显示8个DEmiRNA的表达趋势与测序数据一致,证实了本研究中测序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明确西方蜜蜂4个亚种越冬不同时期的miRNA表达量变化,筛选出多个潜在调控西方蜜蜂越冬期抗寒性的分子候选靶标miRNA,其中ame-miR-14-3p和ame-miR-3786-5p在欧洲黑蜂、高加索蜂和卡尼鄂拉蜂中负调控多个mRNA的表达,在意大利蜜蜂中并没有参与;miRN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甘油磷酸脂代谢、MAPK信号通路和mTOR等关键信号通路参与西方蜜蜂的抗寒性。
    朱砂叶螨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TecHEX3的克隆及在蜕皮发育中的作用
    刘铭, 格茸楚姆, 卜春亚
    2024, 67(5):  634-642.  doi:10.16380/j.kcxb.2024.05.005
    摘要 ( 72 )   PDF (7123KB) ( 176 )   PDF(mobile) (7123KB)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几丁质降解通路中的关键酶β-N-乙酰己糖胺酶基因(TecHEX3)在螨蜕皮发育中的功能,为开发新型安全的防治害螨生物农药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克隆朱砂叶螨TecHEX3,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检测TecHEX3在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螨、若螨和成螨)以及饲喂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hydroxyecdysone, 20E)的若螨中的表达量。通过饲喂法进行朱砂叶螨雌成螨和若螨TecHEX3的RNAi,分析沉默效率,统计并观察朱砂叶螨若螨的死亡率和致死表型。【结果】成功克隆了朱砂叶螨TecHEX3(GenBank登录号: OR413561),其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20糖苷水解酶家族结构特征;系统发育树表明TecHEX3与二斑叶螨T. urticae TuHEX3的亲缘性最高且均属于β-N-乙酰己糖胺酶Ⅳ型。TecHEX3在朱砂叶螨不同发育阶段都有表达,在成螨期表达量最高;饲喂500 ng/μL的20E对TecHEX3的表达有最好的诱导效果。RNAi结果表明饲喂dsTecHEX3时朱砂叶螨若螨TecHEX3表达量较对照组(饲喂dsEGFP)显著下调81%;沉默TecHEX3导致朱砂叶螨蜕皮困难或蜕皮后形态异常,致死率达40.58%。【结论】TecHEX3参与朱砂叶螨几丁质降解过程,并在朱砂叶螨的蜕皮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饲养中的共生细菌转移 Hot!
    高唯漪, 蔡廷卫, 高园园, 黎成越, 任志杰, 何顺, 李建洪, 万虎
    2024, 67(5):  643-650.  doi:10.16380/j.kcxb.2024.05.006
    摘要 ( 89 )   PDF (1588KB) ( 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究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的种间互作是否会导致其共生细菌的变化。【方法】分别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进行单独饲养或混合饲养,并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饲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共生细菌的多样性。【结果】混合饲养的与单独饲养的相比,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共生菌群落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具有趋同现象;混合饲养的褐飞虱共生细菌多样性比单独饲养的显著增加;褐飞虱中的133个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 ASVs)和白背飞虱中的143个ASVs被定义为潜在的水平转移物种。【结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种间互作改变了其共生细菌群落,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基于共生细菌的稻飞虱种间互作提供了新视角。
    硅藻土介导的截形叶螨成螨爪哇虫草菌敏感性提升和表皮特征变化
    赵冬晓, 张志春, 牛洪涛, 郭慧芳
    2024, 67(5):  651-658.  doi:10.16380/j.kcxb.2024.05.007
    摘要 ( 65 )   PDF (5734KB) ( 1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抗药性演化快,防治难度不断加大,研发微生物杀螨剂迫在眉睫。杀虫真菌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 JS001菌株已开发为防烟粉虱Bemisi tabaci等害虫的生防药剂。本研究旨在探索爪哇虫草菌对截形叶螨的致病力以及其理想助剂材料,以挖掘爪哇虫草菌对截形叶螨的生防潜力。【方法】采用喷雾法测定爪哇虫草菌JS001菌株1.0×106孢子/mL孢子悬浮液侵染后截形叶螨卵、若螨以及成螨的累计死亡率;分别用硅藻土(0.025 g/L)溶液以及添加了硅藻土的爪哇虫草菌JS001菌株孢子悬浮液(1.0×106孢子/mL)喷施截形叶螨2日龄成螨,观察记录成螨的感染死亡情况;以硅藻土溶液(0.025 g/L)喷施截形叶螨2日龄成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截形叶螨2日龄成螨表皮褶皱间距和单位距离(10 μm)内褶皱数。【结果】爪哇虫草菌JS001菌株对截形叶螨的卵未表现出致病力,造成成螨的死亡率为81.75%,显著高于若螨的死亡率(40.91%)。硅藻土能加速爪哇虫草菌JS001菌株对成螨的致死作用,平均存活时间缩短0.6 d。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硅藻土处理能疏松成螨表皮的微阵列结构,相邻褶皱之间的平均距离显著变大,且单位距离(10 μm)内的平均褶皱数目显著下降。【结论】爪哇虫草菌JS001菌株对截形叶螨成螨具有较高致病力,硅藻土能改变成螨表皮物理结构并提升爪哇虫草菌JS001菌株的杀螨活性。
    食物氮含量改变对飞蝗取食、营养利用及生长速率的影响
    马桂平, 季荣, 何岚, 张永军, 郭雅婷, 林峻, 董化楠, 陈妍
    2024, 67(5):  659-665.  doi:10.16380/j.kcxb.2024.05.008
    摘要 ( 63 )   PDF (1108KB) ( 1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食物氮含量改变对昆虫的影响是预测害虫种群变化趋势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食物氮含量改变对飞蝗Locusta migratoria取食、营养利用及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以氮含量为1.0%, 2.5%, 4.0%, 5.5%和7.0%的食物分别饲喂飞蝗3龄雌、雄蝗蝻,每日收集剩余粪便和食物残渣并烘干后称重,计算取食量、生长速率及营养利用指标。【结果】1.0%氮含量食物组飞蝗3龄蝗蝻取食量最大,雌、雄虫取食量分别为0.2559和0.2326 g;7.0%氮含量食物组取食量最小,雌、雄3龄蝗蝻取食量分别为0.0944和0.0766 g。随着食物氮含量增加,飞蝗雌、雄蝗蝻取食量显著下降,但是近似消化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增加。雌蝗蝻生长速率在2.5%氮含量食物组最高。【结论】飞蝗蝗蝻取食低氮食物时可以通过增加取食量补偿氮。
    重金属铅与害虫取食胁迫对小白菜和斜纹夜蛾的影响 Hot!
    石祎梦, 林萱萱, 李晓红
    2024, 67(5):  666-673.  doi:10.16380/j.kcxb.2024.05.009
    摘要 ( 70 )   PDF (1334KB) ( 1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探究重金属铅与害虫取食胁迫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营养物质、防御物质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铅胁迫(400 mg/kg)、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处理(取食密度: 3头/叶;取食面积:30%)以及二者共同胁迫后应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小白菜(品种为正旺达88)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铅含量以及保护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统计了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率、幼虫历期、蛹历期、羽化率和成虫干重。【结果】400 mg/kg铅胁迫与斜纹夜蛾幼虫取食的联合作用显著影响了小白菜叶片中可溶性糖、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铅胁迫、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及二者共同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幼虫历期、蛹历期、羽化率和成虫干重也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铅胁迫、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及二者共同胁迫下,小白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10.5%, 9.3%和38.1%;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分别增加了51.6%, 90.1%和103.0%;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36.1%, 46.6%和243.8%;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43.1%, 16.4%和91.1%;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68.6%, 17.3%和139.0%。铅胁迫、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及二者共同胁迫下,斜纹夜蛾幼虫的存活率下降,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28.2%, 31.3%和43.9%;幼虫历期与对照相比分别延长了4.28, 3.78和8.41 d;蛹历期与对照相比分别延长了2.69, 2.13和5.11 d;羽化率下降,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3.4%, 46.7%和60.0%;成虫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7.98, 3.61和12.39 mg。【结论】结果说明铅胁迫、斜纹夜蛾取食以及二者共同胁迫对小白菜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植物体内积聚的重金属铅能与斜纹夜蛾介导的植物化学防御产生叠加或协同效应,诱导小白菜的抗性增强,营养物质含量下降,进一步抑制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
    西沙大眼长蝽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观察
    甘杨子, 符悦冠, 韩冬银, 王建赟, 梁昌寿, 孙然锋, 李磊
    2024, 67(5):  674-682.  doi:10.16380/j.kcxb.2024.05.010
    摘要 ( 73 )   PDF (43834KB) ( 1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西沙大眼长蝽Geocoris xishaensis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为该虫的分类鉴定和扩繁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恒温条件[(26±1) ℃]下,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为食料饲养西沙大眼长蝽,采用单头饲养方法记录西沙大眼长蝽各发育阶段的主要形态特征、卵到成虫个体发育情况、存活和产卵量等,观察并描述取食、捕食、交配和产卵、羽化及自残等行为。【结果】西沙大眼长蝽的发育经历卵、 1-5龄若虫和成虫;卵乳白色,孵化前呈粉红色,眼点明显; 2-5龄若虫腹部背面有白色刻点, 5龄若虫翅芽显现;体长、眼宽和腹宽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而增加。成虫头横宽,黄褐色;前胸背板淡黄褐色,中域具一黑斑;小盾片具黑色刻点。西沙大眼长蝽将猎物悬空进行刺吸;雌雄成虫交配姿势为尾对尾呈“一”字型;产卵时上半身向上抬起,腹部末端朝下;若虫蜕皮时头颈部先脱离虫蜕,随后足和身体依次脱离;相同或不同发育阶段的西沙大眼长蝽均会表现出自相残杀,但成虫和高龄若虫对低龄若虫的残杀更为常见。西沙大眼长蝽卵历期9.24 d,若虫历期26.63 d,产卵前期4.80 d,代时40.45 d,成虫寿命46.53 d。【结论】本研究明确了西沙大眼长蝽各发育阶段的主要形态特征、历期和繁殖力,初步揭示了捕食、交配、产卵和羽化行为及成虫与若虫的自残行为。若虫腹部背面的白色刻点和翅芽发育作为西沙大眼长蝽若虫龄期主要形态鉴别特征。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黑头叉胸花蝽在全球的潜在适生区
    张丹丽, 陈小艳, 李敏, 袁娟娟, 姜坤, 卜文俊
    2024, 67(5):  683-691.  doi:10.16380/j.kcxb.2024.05.011
    摘要 ( 57 )   PDF (2481KB) ( 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预测和分析黑头叉胸花蝽Amphiareus obscuriceps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揭示其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分布动态,明确气候环境因素对其潜在分布的影响。【方法】基于黑头叉胸花蝽在全球的165条有效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环境变量,运用参数优化的MaxEnt模型,推测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2050和2090年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分布格局,并找出影响黑头叉胸花蝽分布的环境变量。【结果】全球潜在适生区模拟显示,除了原产地亚洲东部外,大洋洲东南部、欧洲西部和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和南美洲东南部存在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适生区。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均降水量(Bio12)、最干月降水量(Bio14)和最暖季降水量(Bio18)是影响黑头叉胸花蝽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比例分别为32.4%, 10.5%, 12.6%和33.3%。对2050和2090年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所对应的气候情景下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分布的预测结果显示,黑头叉胸花蝽的总适生区面积变化较小,仅在2050年SSP585所对应的气候情景下有微弱增长,相对于当前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增长0.84%,其余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均减小(1.00%~8.45%)。然而,尽管适生区面积变化较小,但适生区位置变化大,整体向着高纬度地区转移,低纬度适生区面积减少在18.66%~47.94%之间,高纬度适生区面积增加在11.19%~46.93%之间。【结论】黑头叉胸花蝽在气候变化条件下会向高纬度地区转移,但受限于非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地理阻隔等)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将对物种的分布面积及范围影响较大。另外影响黑头叉胸花蝽分布的环境变量主要包括最冷季平均温度和最暖季降水量。本研究为黑头叉胸花蝽的潜在分布、田间释放及对有关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云南苍山东坡姬蜂科昆虫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阳霞, 李金库, 谭坤, 李延鹏, 黄志旁, Alexey RESHCHIKOV, 肖文
    2024, 67(5):  692-699.  doi:10.16380/j.kcxb.2024.05.012
    摘要 ( 66 )   PDF (1533KB) ( 1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姬蜂科(Ichneumonidae)昆虫个体数、优势类群和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东坡海拔2 300 m 区域利用马来氏网法收集天然林和茶园姬蜂科昆虫,分析两种生境中姬蜂科昆虫生物量、亚科数、群落结构和亚科多样性差异。【结果】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从云南大理苍山东坡天然林和茶园中共收集到姬蜂科昆虫2 259头,分属23个亚科,其中天然林中1 551头,分属22个亚科;茶园中708头,分属21个亚科。天然林中每月姬蜂科昆虫个体数高于茶园中的,两种生境中每月姬蜂科昆虫亚科数无显著差异;天然林中姬蜂科昆虫月亚科数波动趋势分别在6月和12月呈较高的双峰型,茶园中姬蜂科昆虫月亚科数波动无峰值;两种生境中姬蜂科昆虫群落组成有显著差异,天然林中独有优势亚科为肿跗姬蜂亚科(Anomaloninae),茶园中独有优势亚科为粗角姬蜂亚科(Phygadeuoninae),两种生境中共有优势亚科为缝姬蜂亚科(Campopleginae) 和拱脸姬蜂亚科(Orthocentrinae),但出现高峰不同;天然林和茶园中每月姬蜂科昆虫亚科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无显著差异。【结论】苍山东坡低海拔区域茶园与天然林相比,姬蜂科昆虫个体总数降低,姬蜂科昆虫群落结构、优势类群和全年个体数动态发生变化。为保护好姬蜂科昆虫这类生物防治昆虫,建议保护好原始的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
    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蝗总科系统发生分析
    常会会, 刘玄增, 严可欣, 谢朝晖
    2024, 67(5):  700-711.  doi:10.16380/j.kcxb.2024.05.013
    摘要 ( 69 )   PDF (10845KB) ( 2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对长额负蝗Atractomorpha lata和黄星蝗Aularches miliari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和分析,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蝗总科(Acridoidea)内部尤其是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和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测定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碱基组成、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 PCGs)密码子使用频率(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 RSCU)、tRNA二级结构等进行分析。以已知的蝗总科34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内群,以蜢总科(Eumastacoidea)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为外群,构建13 PCGs+2 rRNA基因序列联合数据集,并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和贝叶斯推断法(Bayesian inference, BI)构建蝗总科系统发生关系。【结果】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 561和15 798 bp,均为闭合环状分子(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OR544953和OR253923),均包含37个基因(13个PCGs、 2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及1个控制区,且均存在KD基因重排现象(即trnK-trnD发生重排形成trnD-trnK), A+T含量分别为74.4%和75.8%,存在明显的AT偏好性,基因排序、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和RSCU均与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其他物种相似。22个tRNA基因中有21个均能形成三叶草结构,只有trnSAGN缺少DHU臂。ML和BI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癞蝗科(Pamphag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斑翅蝗科(Oedipodidae)、网翅蝗科(Arcypteridae)、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及剑角蝗科(Acrididae)聚为一支,且支持癞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的单系性;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物种聚为一支,并与蝗总科其他物种形成姐妹群关系;锥头蝗科负蝗亚科(Atractomorphinae)具有单系性,瘤锥蝗科因锥头蝗科物种的加入而不具有单系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对长额负蝗和黄星蝗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构建了蝗总科系统发生树,结果支持锥头蝗科、癞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单系性。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两个科的物种相互嵌套形成一个分支,支持将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中的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合并为一个科的观点。
    蚂蚁-蚜虫共栖互作的研究进展
    杜聪聪, 陈铭东, 陈志林, 乔格侠
    2024, 67(5):  712-728.  doi:10.16380/j.kcxb.2024.05.014
    摘要 ( 92 )   PDF (1856KB) ( 2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物种互作是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蚂蚁对半翅目(Hemiptera)昆虫进行 “放牧饲养”,是无脊椎动物中最为常见的,以安全保障换取营养物质的互惠性生物互作现象。普遍认为,蚜虫通过刺吸式-器从植物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吸取汁液,并排泄出一种称为蜜露的富含糖分的代谢废物,而蚂蚁则可以收集和利用这种蜜露;作为交换,蚂蚁保护蚜虫免受捕食者的侵害。然而,实际上蚂蚁和蚜虫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互惠共生。因此,本文综述了蚂蚁-蚜虫共栖互作关系,包括(1)共栖关系属性(共生还是捕食,专性互作还是兼性互作)、起源和双方适应性演化的表现;(2) 共栖关系的信息交流方式;(3) 对双方适应性的影响;(4)生态效应(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联系);(5) 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最后,对蚂蚁-蚜虫共栖互作关系进行系统性评估,并对未来该方向在多样性调查、进化生物学、分子机制、互作网络和城市化效应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本综述将有助于对蚂蚁-蚜虫共栖互作的基本属性、演化过程、维持机制、生态效应以及影响因素有更全面、具体的认识。
    目 录
    67卷第5期中英文目录
    2024, 67(5):  729-729. 
    摘要 ( 44 )   PDF (516KB) ( 1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