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76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76-04-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马克思主义必须统帅自然科学——学习《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
    黎可
    1976, 19(2):  119-122. 
    摘要 ( 1908 )   PDF (242KB) ( 7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阶级斗争为纲 抓好思想建设——广泛开展群测群治运动
    天津市蓟县农林局
    1976, 19(2):  123-128. 
    摘要 ( 2342 )   PDF (430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谈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
    马世骏
    1976, 19(2):  129-141. 
    摘要 ( 1965 )   PDF (1086KB) ( 9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朝阳地区粘虫发生的特点及其原因
    朝阳农学院农学系植保课题组
    1976, 19(2):  142-148. 
    摘要 ( 1767 )   PDF (470KB) ( 4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光周期和温度对桃小食心虫滞育的影响
    黄可训, 王宜智, 叶正襄, 张乃鑫, 张领耘, 舒宗泉
    1976, 19(2):  149-156. 
    摘要 ( 2014 )   PDF (429KB) ( 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桃小食心虫在辽西兴城地区为二化性具有兼性滞育的昆虫。第一代幼虫的一部分及第二代幼虫的全部老熟脱果后,在表土作扁圆形的“冬茧”以滞育状态越冬,整个越冬期长达9—10个月。 在田间,7月下旬脱果的幼虫,就有少数个体进入滞育:随着脱果日期的延迟,进入滞育的个体增多。8月20日以后脱果的幼虫,进入滞育的个体锐增,8月底脱果者,基本全部进入滞育,当年不再发生第二代。 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试验证明,在中位温度下,滞育与否主要决定于幼虫果内发育期间昼夜光照时数:当每天光照为12小时以下时,脱果后的幼虫,基本上全部进入滞育。在每天光照15小时下发育的幼虫,基本上不滞育。但随着光照时间的继续延长,滞育个体又大大增加。 在25℃恒温下,临界光周期约为14小时20分,但此临界光周期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提高,临界光周期缩短;温度降低,临界光周期延长。 幼虫在果内发育时间,对短光照反应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敏感性,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感受光照反应的时期主要是蛀果后取食的前10天。幼虫连续感受短光照的时间愈长,则滞育率愈高。光周期诱发滞育是不可逆的。 关于温度与滞育的关系,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高温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短光照对滞育的作用;低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长光照对滞育的作用。 解除滞育的试验初步证明,低温是解除滞育必需的条件,滞育幼虫在10℃的温度条件下,经历两个多月,即有60%的个体解除了滞育。完成滞育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可能在5—10℃之间。
    应用辛硫磷拌种防治蛴螬的研究
    河北省沧州地区农科所, 河北省黄骅县河南大队, 河北省黄骅县农业局
    1976, 19(2):  157-166. 
    摘要 ( 2929 )   PDF (540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蛴螬取食萌发种子和残存种皮是药剂拌种杀虫保苗的生物学依据。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辛硫磷拌种,可以逐步取代当前常用的高残留、剧毒类农药.改变目前防治现状。 应用种子上有效含量0.0375%的辛硫磷拌种,保苗效果稳定在90%以上,在土壤中残效时间为25天,且对小麦、玉米、高梁等作物无药害表现。经47万余亩麦田示范应用,一致表现药效稳定,人畜安全。 拌种还可兼治蝼蛄,惟后期出现死苗,保苗效果稍差。采用拌种加颗粒剂方法,可以提高早春和秋播拌种的药效。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病的观察及田间试验
    湖北省荆州地区微生物站, 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生防组
    1976, 19(2):  167-172. 
    摘要 ( 2160 )   PDF (404KB) ( 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自1973—1974年以来,在湖北荆州地区微生物站筛选出一批棉铃虫病毒毒株,其毒力均为80%以上,有的高达100%。其中毒力较强而又比较稳定的VHA-273,经病虫组织切片观察,确定其为核多角体病毒。1974—1975年除对棉铃虫病毒病的组织病理变化作了初步观察外,又继续在室内外对病毒的毒力、剂量与虫龄、温度的关系,及寄主饲料对病毒产量的影响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用VHA-273生产部分病毒,为大田防治试验作了准备。 1975年7—9月,用VHA-273生产的病毒,在湖北公安县雷州公社约102亩的早发棉田进行示范试验,对第2代及第4代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先后调查了5次,最后对试验田、对照田及邻田又作了天敌调查,结果均表明试验田的虫口下降率,花、蕾及青铃受害率等,均低于1605+DDT及西维因的对照田,为棉田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有希望的微生物农药。 VHA-273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对烟青虫的毒力很强,对两种害虫能交叉感染。因此,它可用于烟青虫的防治。
    江西设置治螟诱杀田的初步研究
    章士美
    1976, 19(2):  173-177. 
    摘要 ( 2325 )   PDF (360KB) ( 5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刺槐尺蠖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陕西省果树研究所, 眉县林场, 眉县南寨大队科研室, 眉县园林站
    1976, 19(2):  178-184. 
    摘要 ( 1850 )   PDF (382KB) ( 5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刺槐尺蠖是陕西省眉县地区刺槐林的主要害虫。经初步调查,其寄主植物包括林木、农作物和果树等34种,其中刺槐、苹果和梨受害最重。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结茧蛹在土中过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羽化,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盛期,末期于4月中旬。成虫雌雄异型。雄蛾有翅善飞,有趋光性。雌蛾无翅,仅能缓慢爬行。雌蛾一般羽化、交尾和产卵一日内完成。卵多产于一年生枝梢端部阴面,卵粒排列成行,数行或数十行成一卵块,卵块平均有卵462粒。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随风飘荡扩散的习性。幼虫为害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下树。 根据此虫生物学特性,以地面喷、撒六六六粉消灭成虫效果最好,幼虫幼龄阶段实行树上喷六六六粉也是可行的防治措施。
    粘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云南省盈江县农技站
    1976, 19(2):  185-193. 
    摘要 ( 1836 )   PDF (525KB)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紫胶虫精子形成的研究
    王淑芳
    1976, 19(2):  194-198. 
    摘要 ( 2116 )   PDF (337KB) ( 7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的松干蚧
    杨平澜, 胡金林, 任遵义
    1976, 19(2):  199-204. 
    摘要 ( 2018 )   PDF (466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西部叶甲新种志
    陈世骧, 虞佩玉, 王书永, 姜胜巧
    1976, 19(2):  205-224. 
    摘要 ( 2052 )   PDF (1237KB) ( 8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缺翅目昆虫一新种
    黄复生
    1976, 19(2):  225-227. 
    摘要 ( 2163 )   PDF (131KB) ( 8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青海省穗蝇属一新种(双翅目:粪蝇科)
    范滋德
    1976, 19(2):  228-232. 
    摘要 ( 1854 )   PDF (299KB)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新农药防治松干蚧试验初报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处
    1976, 19(2):  233-234. 
    摘要 ( 1969 )   PDF (105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新疆墨玉小地老虎的初步观察
    墨玉农业试验站植保组
    1976, 19(2):  235-236. 
    摘要 ( 2135 )   PDF (3034KB)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