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79年 第2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79-01-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稻褐飞虱迁飞规律的研究
    程遐年, 陈若篪, 习学, 杨联民, 朱子龙, 吴进才, 钱仁贵, 杨金生
    1979, 22(1):  1-21. 
    摘要 ( 2548 )   PDF (1074KB) ( 1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褐飞虱已成为我国当前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初步查明,褐飞虱在我国过冬地区的分布大体以一月份12℃等温线为北限,由于各年冬季气温高低的不同,越冬北界摆动于北纬21—25°之间;冬季田间有无稻苗存活,是能否在当地过冬的生物指标。按越冬分市可划分为:1.终年繁殖区:北纬19°以南的海南岛南端;2.少量越冬区:海南岛中部至北回归线之间;3.不能越各区:常年在北回归线以北无越冬。 褐飞虱常年不能越冬的广大稻区内,每年春夏季发生的虫源,经近年来多方面研究,证明是自南向北远距离迁飞而来。 根据褐飞虱在我国的越冬分布,南、北各稻区发生的代数和季节性种群消长规律,试将我国东半部划分为六个发生区:即终年繁殖区、少量越冬区、南岭6、7代区、岭北5代区、沿江4代区、沿淮2—3代区。 近三年的研究,特别是1977年在我国各稻区设点进行迁飞跟踪观察表明,春、夏季向北迁飞有五个过程,秋季又有三次向南回迁。褐飞虱在我国东半部的迁飞途径大体是:4月中、下旬—5月上旬第一次“北迁”,是由19°N以南终年繁殖区迁到两广南部20—23°N之间;5月中、下旬—6月上旬第二次“北迁”,是由海南岛中部往北及中南半岛同纬度地区迁到我国两广南部和南岭地区;6月中、下旬—7月初第三次“北迁”,是由两广南部稻区主迁到南岭以北至长江南岸;7月上、中旬第四次“北迁”,是由南岭地区主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井波及淮河流域;7月下旬—8月初第五次“北迁”,是自岭北、沿江区南部迁到江淮间及淮北稻区。8月下旬—9月初沿淮、淮北中稻成熟,开始往南回迁,9月中旬出现由江淮间迁向长江以南的回迁峰;9月下旬—10月上旬,由长江中、下游回迁到南岭以北各地;10月中旬起—11月间,由江南、岭北回迁到华南以及更南地区。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提出我国东半部地区褐飞虱的发生区划与迁飞路线图。
    高含量、低用量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慕立义
    1979, 22(1):  22-29. 
    摘要 ( 1937 )   PDF (496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73—1977年,作者研究了防治玉米螟颗粒剂的“高含量、低用量”问题,即在单位面积上有效成分用量相等下,探讨逐步提高颗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而又按比例减少单位面积上颗粒剂用量的防治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证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高含量、低用量可以代替低含量、高用量。每亩用辛硫磷4克时,1.6%颗炷剂每亩用0.5斤与0.1%颗粒剂每亩用8斤均可获80%左右相似的防治效果;每亩用对硫磷40克时,8%颗粒剂每亩用1斤与1%颗粒剂每亩用8斤均可获90%以上防治效果。对地亚农和二氯苯醚菊酯试验亦获类似结果。 颗粒剂应用这一改革,有利于成品化和机械施药,并可显著降低防治成本。 同时,还做了室内毒力测定及在玉米上残效作用测定,以验证田间防治效果。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一直把颗粒剂做为防治玉米心叶期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 Hübner)的有效手段。我国自五十年代末已开始研究和应用滴滴涕、六六六等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获得了高于六六六药液灌心的防治效果(邱式邦等,1961;邱式邦等,1963;慕立义,1963)。但由于颗粒剂用量大、费用高而未能成批生产。土法生产、群制群用的颗粒剂亦存在着缺点:(1)加工时不但造粒、选粒用工多,而且粒度、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在载体上的分布均难以规格化,药效不够稳定;(2)加工所用的毒剂均为农药制剂。如用乳油、除乳化剂及有机溶剂被浪费外,往往还引起玉米的药害;如用粉剂,则不能渗入载体内部,不耐雨水冲洗而降低残效;(3)由于颗粒剂不规格化和单位面积用量大而不利于机械施药。因此,多年来生产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低残毒、价廉和利于机械施药的成品颗粒剂以代替土法生产的颗粒剂。
    柞蚕卵壳的结构及其与赤眼蜂寄生的关系
    夏邦颖, 王敏慧
    1979, 22(1):  30-33. 
    摘要 ( 1862 )   PDF (1233KB)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夜蛾趋光特性的研究:复眼转化过程中的行为变异
    侯无危, 贺小威
    1979, 22(1):  34-40. 
    摘要 ( 1736 )   PDF (817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华按蚊实验室饲养的研究
    潘家复, 韩罗珍
    1979, 22(1):  41-44. 
    摘要 ( 1893 )   PDF (784KB) ( 8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森林害虫“松毛虫”综合防治的实践及展望
    蔡邦华, 侯陶谦, 黄复生
    1979, 22(1):  45-52. 
    摘要 ( 1678 )   PDF (589KB) ( 10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古代养蚕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人工低温催青制取生种
    汪子春
    1979, 22(1):  53-60. 
    摘要 ( 1913 )   PDF (465KB) ( 5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金翅夜蛾亚科八新种及一些种类的订正
    周尧, 卢筝
    1979, 22(1):  61-72. 
    摘要 ( 1857 )   PDF (757KB) ( 10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尺蛾科三新属三新种
    朱弘复
    1979, 22(1):  73-76. 
    摘要 ( 1859 )   PDF (1248KB) ( 6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原尾虫的研究——上海地区古蚖科的一新属和六新种
    尹文英
    1979, 22(1):  77-89. 
    摘要 ( 2167 )   PDF (505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古蚖科的6个新种以及其幼虫,其中5种隶于古蚖属,另1种为一新属——中国蚖属。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昆虫研究所。
    枣粘虫是一个新种
    刘友樵
    1979, 22(1):  90-92. 
    摘要 ( 1739 )   PDF (191KB) ( 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贵州啮齿类恙螨初步调查
    王菊生, 顾以铭
    1979, 22(1):  93-97. 
    摘要 ( 1780 )   PDF (211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西藏的吸血蠓(双翅目:蠓科)
    李铁生
    1979, 22(1):  98-107. 
    摘要 ( 1903 )   PDF (465KB) ( 5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关于我国的日本松干蚧鉴定问题
    杨平澜
    1979, 22(1):  108-114. 
    摘要 ( 1966 )   PDF (442KB) ( 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双斑萤叶甲研究简报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分类区系室叶甲组,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下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组, 河北省蔚县农业局植保站西合营公社技术站
    1979, 22(1):  115-117. 
    摘要 ( 1927 )   PDF (204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