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第6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202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3年66(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9)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5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5-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昆虫神经毒素的研究:DDT对美洲(虫非)蠊L-酪氨酸脱羧酶的诱导作用
罗远, 倪逸声, 张宗炳
1985, 28(3): 241-248.
摘要
(
2537
)
PDF
(593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选择美洲(虫非)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作为材料,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及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DDT中毒(虫非)蠊体内L-酪氨酸脱羧酶的变化,结果表明,DDT具有诱导酪氨酸脱羧酶活性的作用。用加入放线菌素-D及环己亚胺的方法,证明诱导控制在转录水平。还发现,这一诱导作用伴随着血淋巴中cAMP量的增加。根据DDT的诱导效应只在活体内发生,离体情况下不发生这种情况,以及连续的电刺激也可诱导毒素产生等现象,作者等提出DDT的物理诱导假说。
Select
保幼激素类似物和
β
-蜕皮素对蓖麻蚕氮代谢产物排泄的影响
龚佩瑜, 许廷森
1985, 28(3): 249-256.
摘要
(
2627
)
PDF
(430KB) (
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精氨酸酶是昆虫体内重要的酶;尿素是精氨酸分解代谢的产物,它的排出量反映了精氨酸酶的活力。在蓖麻蚕五龄幼虫的排泄物中尿素的量为从蓖麻叶中摄取尿素总量的14.7倍。外源激素影响精氨酸酶的活性。对四龄眠期、五龄二天的幼虫注射保幼激素类似物(JHA)ZR-515,使排泄物中尿素含量增加,特别是五龄二天注射JHA后,到五龄六天幼虫排尿素量增高了45%。此外,虫体注射JHA和
β
-蜕皮素(MH)后,排泄物除尿素外,尿酸和氨的含量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Select
云南景洪地区蝉鸣特点的分析
蒋锦昌
1985, 28(3): 257-265.
摘要
(
2646
)
PDF
(1148KB) (
8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云南景洪地区三种蝉:A.周氏尖瓣蝉
Acutivalva chotti
Yao,B.大狭瓣蝉
Aola bindusara
Distant,C.中华舌瓣蝉
Linguvalva sinensis
Chou et Yao的鸣声特点,及其晨鸣进行了分析。 蝉A和蝉B的鸣声都是由主峰频率为6.3 kHz的单次声群(SSG)和连续声群(CSG)组成的节律声。但是蝉A鸣声的节律平均周期、SSG中单次声的个数和CSG中调幅脉冲列的重复频率等都明显地与蝉B有区别。蝉C的鸣声是由重复频率约120Hz的调幅脉冲列组成的连续声,其主峰频率为5kHz。 蝉B的傍晚鸣声与午间鸣声相比较,其CSG中调幅脉冲列的重复频率和主峰频率等都是相同的,仅仅是节律的平均周期延长1.7秒,1/3倍频谱中低于1,000Hz的各个频率幅值明显下降。 这三种蝉晨间群鸣由前奏、高潮声和尾声组成。高潮声开始于6点(28±2)分,尾声终止于6点(43±2)分,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钟现象。 这些结果可能为蝉科分类和蝉的声通讯研究提供某些参考。
Select
平腹小蜂
Anastatus
sp.个体发育与马尾松毛虫胚胎发育的相互影响
陈业林, 利翠英
1985, 28(3): 266-270.
摘要
(
2333
)
PDF
(660KB) (
4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28℃恒温下,松毛虫的胚胎发育期为7—8天;平腹小蜂的个体发育周期为19天左右,其中胚胎期约2天。如果松毛虫在产卵后12小时,胚胎发育到盘形成期以后,被平腹小蜂寄生,则胚盘在半小时内解体离散成匀质;产卵后约36小时,胚带形成后被寄生,经约5—12小时,胚带开始破坏而逐渐解体离散成为小颗粒;松毛虫胚胎发育到胚动以后,甚至将近孵化时,仍可被平腹小蜂寄生,并将离散后的寄主胚胎组织吞食殆尽,发育成蜂,破卵壳出来。在松毛虫胚胎发育早期被寄生,卵粒寄生率高,蜂的成活率也高,反之则低。 同一寄主卵可被一头或多头平腹小蜂复寄生。一粒寄主卵内的寄生蜂卵可达9粒,但最后只羽化一头蜂。
Select
萝卜蚜和豆蚜染色体C-带带型比较与分析
陈晓社, 张广学
1985, 28(3): 271-273.
摘要
(
2459
)
PDF
(354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研究利用C-带技术,显示出萝卜蚜和豆蚜的染色体C-带带型,并进行了初步分析。萝卜蚜与豆蚜的染色体在组型上只有第4对染色体稍有区别;在带型上两者有很明显的差异。萝卜蚜有2对散漫着丝粒染色体,豆蚜没有该种染色体。豆蚜的第4对染色体在端部缺少-C带带纹。萝卜蚜的第2对染色体与豆蚜的第2对染色体带型相似。根据萝卜蚜和豆蚜的C-带带型,讨论了二者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
Select
白纹伊蚊实验种群动态的研究
柳忠婉, 张跃进, 杨亚钊
1985, 28(3): 274-280.
摘要
(
2461
)
PDF
(378KB) (
8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白纹伊蚊种群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动态,得出年龄特征存活率、繁殖率等数据,编制成生命表,计算出有关种群各项参数,包括内禀增长能力(
r
m
=0.1333),净增殖率(
R
0
=45.3017),增殖有限速率(
λ
=1.1426),平均世代周期长(
T
=33.3299天),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
b
=0.5562,
d
=0.4229),稳定年龄组配,成虫前期占90.66%,成虫期占9.34%。该蚊种群大约每隔5.2天增加一倍。根据结果对该蚊种群传播登革热的关系和防制加以讨论。
Select
农田步甲的生物学研究
邓德蔼, 王贵强, 李镜
1985, 28(3): 281-287.
摘要
(
2144
)
PDF
(368KB) (
6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12种农田常见步甲的种群动态和捕食习性,施用杀虫剂对步甲的影响。
Select
中国六种蚜虫新纪录
张广学, 刘丽娟, 何富刚, 钟铁森
1985, 28(3): 287-287.
摘要
(
2259
)
PDF
(51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非洲钝缘蜱感染Q热立克次体敏感度的测定
刘连珠, 况明书, 刘丽娟, 向信礼, 张邦燮
1985, 28(3): 288-292.
摘要
(
2065
)
PDF
(332KB) (
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Q热立克次体以10
-1
—10
-12
不同稀释度,用血腔注射法感染非洲钝缘蜱,感染35天,取蜱血淋巴液,分别用Gimenez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在10
-1
—10
-5
的稀释度,两种方法检出率基本相似。10
-6
以下各组,免疫荧光尚可检出少数阳性标本,而Gimcnez法则无阳性,前者总阳性率为48.28%,后者为40.68%。感染的蜱悬液接种豚鼠,12组动物血清做Q热补体结合试验全部阳性。动物发病情况如潜伏期长短、发烧天数等似与蜱内立克次体的含量有关。
Select
蛀干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
朱弘复, 王林瑶
1985, 28(3): 293-301.
摘要
(
1956
)
PDF
(692KB) (
7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赤松梢斑螟种团的种类订正(鳞翅目:螟蛾科,斑螟亚科)
王平远, 宋士美
1985, 28(3): 302-313.
摘要
(
1898
)
PDF
(1228KB) (
4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魁舟蛾属一新种
蔡荣权
1985, 28(3): 314-316.
摘要
(
1860
)
PDF
(275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茹夜蛾属一新种
陈一心
1985, 28(3): 317-318.
摘要
(
1936
)
PDF
(70KB) (
4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华锐缘蜱成虫和若虫的形态(蜱总科:软蜱科)
裘明华, 朱朝君
1985, 28(3): 319-329.
摘要
(
1856
)
PDF
(1318KB) (
6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苔螨属记要附四新种及一新纪录(蜱螨目:叶螨科)
王慧芙
1985, 28(3): 330-340.
摘要
(
1890
)
PDF
(555KB) (
7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海南岛恙螨新亚属和新种记述(真螨目:恙螨科)
赵善贤
1985, 28(3): 341-345.
摘要
(
2022
)
PDF
(247KB)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新肟醚类拟除虫菊酯809的杀虫特性
王文丽, 毕富春, 王秀玲, 黄润秋
1985, 28(3): 346-347.
摘要
(
1825
)
PDF
(105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性引诱剂研究初报
魏志洪, 潘法明
1985, 28(3): 348-350.
摘要
(
1957
)
PDF
(155KB)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草原革蜱的一畸形幼虫
姜在阶, 李德昌
1985, 28(3): 351-352.
摘要
(
1901
)
PDF
(105KB) (
3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