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第6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202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3年66(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9)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5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5-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七星瓢虫的卵黄发生: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卵黄原蛋白合成的调节
张建中, 翟启慧
1985, 28(2): 121-128.
摘要
(
2408
)
PDF
(616KB) (
9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用脂肪体体外培养方法,研究了取食天然食物和基础人工饲料的七星瓢虫雌虫中卵黄原蛋白、其他分泌蛋白和RNA合成的发育期变化,以及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取食蚜虫的雌虫脂肪体羽化后3天即开始合成卵黄原蛋白。11天时合成急剧上升,13天到达最高峰。脂肪体RNA的合成随发育天数而逐渐上升,第9天出现高峰。(2)取食基础人工饲料的雌虫脂肪体合成卵黄原蛋白的能力很弱;在羽化后20天内一直停留在极低的水平,所合成的卵黄原蛋白仅为取食蚜虫时合成高峰的3%。其他分泌蛋白的合成被抑制的程度小得多。脂肪体的RNA合成也一直比较低。(3)取食基础人工饲料的雌虫点滴或喂食ZR-512后,卵黄原蛋白的合成在高峰期比对照组分别增加44倍和67倍。而其他分泌蛋白的合成仅比对照组提高近3倍,表明保幼激素对卵黄原蛋白合成有特别明显的促进作用。激素处理后脂肪体RNA的合成比对照组提高6—7倍,证明保幼激素作用于转录水平。
Select
β
-蜕皮素对蓖麻蚕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罗马, 许廷森
1985, 28(2): 129-134.
摘要
(
2196
)
PDF
(331KB)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蓖麻蚕四龄眠期及五龄幼虫期间,脂肪体、血淋巴和脑中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以及注射
β
-蜕皮素对蓖麻蚕血淋巴、脑中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发现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与蓖麻蚕的发育、变态有密切的关系。对蓖麻蚕五龄第五天幼虫注射
β
-蜕皮素(5微克/幼虫)6分钟后,血淋巴中的cGMP水平提高了将近一倍,但cAMP水平下降了23%;脑中的cGMP水平提高了4倍,cAMP水平提高了10倍。讨论了蜕皮素与环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Select
马拉硫磷和敌百虫混用和轮用的研究:淡色库蚊的酯酶同功酶与抗性的关系
唐振华, 黎云根
1985, 28(2): 135-141.
摘要
(
2271
)
PDF
(387KB) (
7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单独处理30代和31代的淡色库蚊,见到对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的抗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86和303倍,而以马拉硫磷和敌百虫轮用(32代)和混用(31代)处理的品系对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的抗性均在70倍以下。 离体酶的活性测定和酯酶同功酶的酶谱分析均表明,抗性品系体内羧酸酯酶活力高于敏感品系;酸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两者差异不显著,可见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的抗性主要和羧酸酯酶活力的增长有关。
Select
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大面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试验
孟宪佐, 汪宜蕙, 叶孟贤
1985, 28(2): 142-147.
摘要
(
2125
)
PDF
(473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81至1982年,在辽宁省绥申县白梨产区用合成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法进行了大面积防治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的田间试验。防治面积分别为4,000公顷和5,400公顷。平均每公顷设15个性信息素诱捕器。化学防治区每年8—9月份喷两次农药,诱捕区不喷这两次农药。诱捕区梨小食心虫雌蛾的交配率比化防区下降74.2—82.9%;梨小卵的寄生率提高79.2%;梨小虫果率下降50.3—72.8%。
Select
单管黑白双光灯的诱虫效应
刘立春
1985, 28(2): 148-152.
摘要
(
2287
)
PDF
(319KB) (
8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棉田单管黑白双光灯比黑光灯诱虫量有较显著的提高,对害虫天敌昆虫的诱获量却明显比黑光灯少。本文并分析了单管黑白双光灯的诱虫原理及诱虫超过黑光灯的原因。
Select
飞蝗黑卵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
姬庆文
1985, 28(2): 153-159.
摘要
(
2455
)
PDF
(352KB) (
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飞蝗黑卵蜂在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蝗区均有分布,对蝗卵寄生率一般在10%左右,个别年份在50%以上,局部地区可达90%以上。它在江苏泗洪一年发生三代,在寄主卵内越冬。幼期在22—30℃之间的发育天数为22—34天,发育起点温度为16.3℃,积温平均为309.34日度(95%置信范围为253.72—364.96日度);成虫羽化温度在20—30℃之间(以25℃为最适)。第一代幼期为25—29天,第二代24天、第三代260—280天;成虫最长寿命为34天。雌蜂喜在新产的飞蝗卵块内产卵,每头可寄生2—3个卵块(约80—130粒),亦可寄生大垫尖翅蝗及中华蚱蜢的卵内;能孤雌生殖,其后代均为雄性。本文也介绍了对飞蝗黑卵蝗蜂人工饲养与繁殖释放的技术。
Select
华北大黑金龟幼虫对注射细菌的免疫反应
杨明华
1985, 28(2): 160-164.
摘要
(
2378
)
PDF
(328KB) (
7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华北大黑金龟三龄幼虫体腔内分别注射病原菌
Bacillus popilliae
及非病原菌
Bacillus megaterium
,观察血细胞总数(THC)和血淋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注射后15分钟,两者使THC都下降50%左右,1小时后开始回升。这时,注射非病原菌的幼虫THC上升到最高峰,约超过正常的86%。此后10小时内又经过三次下降和回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表明,注射病原菌的幼虫血淋巴会产生蛋
Select
柑桔吸果夜蛾的头部内骨骼、肌肉系统和口器构造与成虫取食习性的关系
吴荣宗, 邹曾健
1985, 28(2): 165-172.
摘要
(
2334
)
PDF
(698KB) (
8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吸果夜蛾的取食习性与头部内骨骼、肌肉和口器构造的特点有如下的关系:1.嗜食健果类型:幕骨强大,为着生肌肉提供较大的面积。头部肌肉发达。口器强角质化,端部具有适于穿刺果皮的附属物。2.兼食性类型:幕骨强大,头部肌肉发达程度常界于第一和第三类型之间。口器端部锐利,角质比较强。3.间接取食类型:幕骨不发达,着生肌肉的面积较小。头部肌肉较纤细。口器端部钝或膜质状,角质化程度弱。此外,下颚茎节外形及颊宽的特征,可以将嗜食健果类型的夜蛾与其他两类型的夜蛾区分开来。
Select
温、湿度对亚东璃眼蜱产卵的影响
姚文炳
1985, 28(2): 173-180.
摘要
(
2429
)
PDF
(430KB) (
7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饱食的亚东璃眼蜱雌虫从兔体掉下至死亡期间,放在各种恒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观察。饱食的雌蜱在20—40℃间皆可进行产卵,而在15℃和45℃未进行产卵。产卵的温度低阈为16.61℃,有效积温为74.78日度。产卵前期的天数与温度(20—40℃间)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寿命、产卵期和达到产卵高峰等的天数在20—30℃间,当温度升高而使天数明显缩短和提前;而在30—40℃间,其天数稍有缩短。产卵力在20℃有明显降低,而在25—40℃间无明显影响。寿命、产卵力以及产卵前期、产卵期和达到产卵高峰等的天数与相对湿度在25—90%间均无明显的影响。
Select
侧杂食线螨的生长发育与温湿度的关系
李隆术, 李云瑞, 卜根生
1985, 28(2): 181-187.
摘要
(
2394
)
PDF
(382KB) (
9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侧杂食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亦称黄茶螨,严重为害茶叶、茄子、辣椒等作物,造成损失,该螨发育速率与温度成逻辑斯蒂曲线关系。在30℃以下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但在35℃下速度反而减慢。本文用接近致死50%的上下两个温度结合内插法来估计高温致死点,更为简单、精确。本试验测定侧杂食线螨雌螨致死中温为43.60℃,用内插法估计为43.86℃,两者十分接近。湿度对其发育速度的影响不如温度影响显著。
Select
二齿新蚤的吸血活动
马立名
1985, 28(2): 188-194.
摘要
(
2161
)
PDF
(377KB)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在实验室内研究了二齿新蚤吸血活动与环境温度、蚤龄、性别的关系。实验证明,幼蚤吸血最适温度为25℃左右,该温度下吸血率最高;成蚤在各种温度下,吸血率均接近100%。成蚤吸血率高于幼蚤。幼蚤雌蚤吸血率高于雄蚤,成蚤吸血率雄雌均接近100%。蚤吸血量与吸血时温度无关,威蚤吸血量大于幼蚤。雌蚤吸血量大于雄蚤。蚤的血液消化速度,高温时较低温时为快。在温度25℃以下时,成蚤消化速度较幼蚤为快;30℃以上时,成蚤与幼蚤消化速度相近。消化速度与性别无关。
Select
青海新恙螨属三新种记述(蜱螨目:恙螨科)
徐秉锟, 杨锡正
1985, 28(2): 195-200.
摘要
(
2169
)
PDF
(300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叶螨科一新属新种(蜱螨目)
马恩沛, 高建荣
1985, 28(2): 201-203.
摘要
(
2229
)
PDF
(157KB) (
5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西藏钝绥螨属一新种(蜱螨目:植绥螨科)
朱志民, 陈熙雯
1985, 28(2): 204-205.
摘要
(
2057
)
PDF
(98KB) (
5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齿跳虫科二新种(弹尾目:合腹亚目)
林善祥, 夏风
1985, 28(2): 206-209.
摘要
(
2167
)
PDF
(209KB) (
6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扩腹箭蜓属一新种记述(蜻蜒目:箭蜒科)
刘祖尧
1985, 28(2): 210-211.
摘要
(
2134
)
PDF
(138KB) (
5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云南卡蝗属二新种(直翅目:蝗科,斑腿蝗亚科)
黄春梅, 夏凯龄
1985, 28(2): 212-214.
摘要
(
2322
)
PDF
(178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蠊一新属新种记述
吴福桢, 郭予元, 李裕嫦
1985, 28(2): 215-218.
摘要
(
2012
)
PDF
(277KB) (
7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云南斑蚜科新种、新亚种和新纪录
张广学, 钟铁森
1985, 28(2): 219-222.
摘要
(
1699
)
PDF
(210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露毒蛾属一新种(鳞翅目:毒蛾科)
赵仲苓
1985, 28(2): 223-224.
摘要
(
1998
)
PDF
(114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高冈宏行著,菲律宾的蚋类(蚋科)
陆宝麟
1985, 28(2): 224-224.
摘要
(
2117
)
PDF
(60KB) (
5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江西省虻属一新种(双翅目:虻科)
王遵明
1985, 28(2): 225-226.
摘要
(
2120
)
PDF
(82KB)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樟蚕姬蜂属一新种(膜翅目:姬蜂科,肿跗姬蜂亚科)
王淑芳
1985, 28(2): 227-228.
摘要
(
2108
)
PDF
(105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北京蝽茧蜂属一新种记述(膜翅目:茧蜂科:优茧蜂亚科)
王金言
1985, 28(2): 229-230.
摘要
(
1882
)
PDF
(100KB) (
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两种硬蜱哈氏器的嗅觉功能
蓝明扬, 孟阳春, 唐贤汉, 戴小杰
1985, 28(2): 231-232.
摘要
(
2414
)
PDF
(186KB) (
6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温室白粉虱的性行为
李祖荫, 乌里希·马施维茨
1985, 28(2): 233-235.
摘要
(
1807
)
PDF
(201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小地老虎气管内膜的构造
王荫长, 席庆奎, 吴源英
1985, 28(2): 236-237.
摘要
(
1884
)
PDF
(335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二十二种木材对家白蚁天然抗性的室内测定
戴自荣, 谢杏扬, 黄珍友
1985, 28(2): 238-240.
摘要
(
2005
)
PDF
(150KB) (
7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