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9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9-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以模板活性染色质转移家蚕基因的研究
李振刚, 吴秋莺, 王为民, 康凡, 吴健, 范久戈, 陶万珍
1989, 32(1): 1-5.
摘要
(
2560
)
PDF
(398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一定的组织中仅仅转录一定的基因,组织中那些进行转录的染色质区域称为模板活性染色质.因此,只要选择一定的组织提取模板活性染色质,就可获得预期的基因.我们从红茧蚕(沔阳红带P
k
基因)五龄幼虫的丝腺组织中提取模板活性染色质,用显微注射技术转移到黄茧蚕(巴陵黄)的受精卵中,观察到了能结红茧的变异体并已传至F
3
代;说明P
k
基因被成功地转移并能传递给子代.另外,以普通褐卵(苏春)的活性染色质注射到白卵(沄纹皮斑)受精卵中,也得到了黑卵变异.利用分离模板活性染色质来转移预期基因的技术,可能为真核生物的基因转移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Select
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对七星瓢虫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含量的影响
关雪辰
1989, 32(1): 6-11.
摘要
(
2652
)
PDF
(287KB) (
5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以不同剂量的保幼激素(JH)类似物点滴七星瓢虫雌虫,测定了生殖过程中卵母细胞的长度及血淋巴中卵黄原蛋白(Vg)及总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朋:1.点滴不同剂量ZR-512于虫体后,皆可促进卵母细胞生长,尤以点滴100μg效果最为明显.2.点滴ZR-512后可以促进Vg合成,血淋巴中Vg含量皆明显提高,以点滴100μg效果最好.3.点滴不同剂量ZR-512后,雌虫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变化与Vg含量变化的规律相似.4.血淋巴中的Vg含量与卵母细胞长度有一定相关性.另外,讨论了不同剂量外源JH类似物对CA活性、内源JH水平、Vg含量以及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
Select
环境温度对人工饲料育家蚕体温和呼吸量的影响
沈卫德, 浜野国胜, 向山文雄
1989, 32(1): 12-16.
摘要
(
2684
)
PDF
(230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以全龄人工饲料饲育的5龄幼虫为材料,调查了二化性和多化性家蚕品种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体温及呼吸量的差异.蚕是变温动物,体表温度及体内温度和环境气温虽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微小的差异,体内温度>体表温度>气温.在0-30℃范围内,体内温度比气温高不到1℃.0℃时,5龄蚕仍有微弱的呼吸作用,呼吸强度随体温上升而缓慢上升,超过10℃后,上升速度加快.多化性品种在25—36℃范围内,随温度上升呼吸量增加速度有比二化性品种慢的倾向,这可能与多化性品种抗高温性有关.另外,饷食前后的呼吸量变化相当大,饷食后呼吸量急速上升,约1小时后达起蚕的2.4倍左右,以后相对稳定.
Select
烟青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耗氧量变化
丁翠, 蔡秀玉
1989, 32(1): 17-21.
摘要
(
2340
)
PDF
(476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烟青虫(
Heliothis assulta
)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测定96小时及24小时内呼吸率的变化.在96小时内,正常幼虫呼吸率趋于平衡,保持在1.0154—1.0955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之间,而染病幼虫的呼吸率逐日降低,最低降到0.5521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在24小时内正常幼虫的呼吸率亦维持在1.4870—1.6663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的水平,而感染幼虫的呼吸率与正常的不同,在6—12小时出现一个高峰,18小时后开始下降.染病幼虫呼吸率和体重的变化相一致,均比正常幼虫的低.正常和染病幼虫呼吸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Select
粘虫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特性的研究
白成, 沙槎云
1989, 32(1): 22-25.
摘要
(
2011
)
PDF
(168KB)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蛋白水解原酶和粗提的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的一些主要生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幼虫肠道蛋白水解酶温培后仍然保持最大酶活的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是11,从pH和酶活关系的曲线图可知原酶在pH9和10之间有一个“峰肩”,然而粗提酶则没有. 新鲜收集的幼虫原酶在30℃下经过2小时培养后,酶的活性可以提高10%.本研究也为寻找合适的粘虫幼虫蛋白水解酶的温度处理和作用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
Select
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及增效磷的增效作用Ⅱ:氧化代谢
李晶, 冯国蕾, 龚坤元
1989, 32(1): 26-31.
摘要
(
2546
)
PDF
(355KB) (
5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氧化代谢的增强是引起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抗性的因素之一.抗性家蝇多功能氧化酶的萘羟化活性、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能力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
450
含量分别是正常家蝇的2、1.48、1.33倍.正常家蝇和抗性家蝇细胞色素P
450
在对增效磷(SV
1
)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的敏感性上也存在着差异.SV
1
与多功能氧化酶专一性抑制剂Pb一样,对该酶系催化的萘羟化活性及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SV
1
在家蝇体内对二氯苯醚菊酯增效的机理之一.SV
1
对氧化代谢的抑制与它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
450
相互作用形成非活性复合体有关.
Select
几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棉铃虫生物活性的研究
潘文亮, 林汉连
1989, 32(1): 32-38.
摘要
(
2064
)
PDF
(361KB) (
6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几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对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a
(Hǖbner)生物活性的室内研究结果表明:以IKI-7899和昆调1055饲喂棉铃虫成虫能降低其产卵的孵化率,但对其寿命和产卵量均无影响.以IKI-7899浸卵,125ppm的浓度即可致使处理卵孵化出的幼虫在二、三龄前死亡50%以上.IKI-7899和昆调1055对棉铃虫幼虫的触杀毒力均高于其胃毒毒力,并表现较高的生物活性,而灭幼脲Ⅰ号和苏脲Ⅰ号的活性极低.以含毒人工饲料饲喂幼虫两天,IKI-7899、昆调1055和灭幼脲Ⅰ号的毒力值均比饲喂一天的高5倍以上;而连续饲喂至化蛹期的毒力值比饲喂一天的高50倍以上.
Select
人工饲料饲养的粘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毕富春, 王文丽
1989, 32(1): 39-43.
摘要
(
2088
)
PDF
(216KB) (
6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介绍了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的一种新人工饲料,并比较了用其饲养的粘虫和用玉米叶饲养的粘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饲料饲养的粘虫对大多数杀虫剂的敏感性及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没有明显区别.
Select
论淡色库蚊敌百虫抗性品系的抗药性机理
黄刚, 黄品篯
1989, 32(1): 44-51.
摘要
(
2131
)
PDF
(484KB) (
4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别测定了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 pallens
)敏感品系(SEN)及敌百虫抗性品系(RD)雌成蚊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对硫代乙酰胆碱(Atch)的米氏常数(K
m
)和最大反应速度(V
max
).SEN雌成蚊头部AchE的K
m
=1.2×10
-4
mol/L,V
max
=7.7×10
-3
mol/L(产物);胸部的K
m
=0.8×10
-4
mol/L,V
max
=6.5×10
-3
mol/L(产物).RD雌成蚊头部AchE的K
m
=5.7×10
-4
mol/L,V
max
=25×10
-3
mol/L(产物);胸部的K
m
=0.8×10
-4
mol/L,V
max
=9.5×10
-3
mol/L(产物).结果表明:1.SEN和RD二者的雌成蚊,它们自身头、胸间AchE是不同质的,是以同工酶的形式存在,因此RD雌成蚊头部AchE的性质与SEN雌成蚊的头部有显著差异也是由AchE同工酶的变异所造成.2.RD雌成蚊头部AchE在量上与SEN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认为RD雌成蚊对有机磷产生抗性的主要机理是头部AchE在质和量上产生了变异.由于羧酸酯酶不是对具有磷酸酯键的有机磷制剂作用的靶子酶,因而不是敌百虫抗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Select
台湾铗蠓吸血和生殖的观察
谭璟宪, 薛景珉, 柯卫
1989, 32(1): 52-57.
摘要
(
2784
)
PDF
(303KB) (
6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实验室条件下,台湾铗蠓[
Forcipomyia (Lasiohelea)taiwana
]吸食小鸡、小白鼠乳鼠的血液,吸血率为7.07%±1.64和65.70%±5.41.亦能通过人胎盘膜进行离体喂血,吸血率为35.44%±6.91.80对成蠓用人工交配的方法其交配率达到19%,但未授精.雌蠓未交配能吸血、产卵但不孵化.雌蠓饱血一次,发育成熟的卵平均为49.23±21.33个,实际产出的卵平均为35.35±22.38个.关于交配和产卵习性也做了观察.
Select
柑桔潜叶蛾自然种群动态及防治策略的研究
黄明度, 郑德胜, 李树新, 麦秀慧, 谭文捷, 司徒金
1989, 32(1): 58-67.
摘要
(
2126
)
PDF
(555KB) (
7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1980年至1985年,在广州市郊的柑桔园研究了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自然种群生命表.用Manly的关键因子分析法对五个同次世代的生命表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关键世代种群变动的关键因子是一龄幼虫自然死亡和二龄幼虫捕食.各发育阶段的天敌因子对关键世代种群变动的影响力达64.6%.据此制定了保护天敌的防治策略,经实践证明,采用此措施可推迟下一代峰期的出现时间,有利于柑桔秋梢在最合适的时间抽放.
Select
蚤类在宿主体表的分布及温度和蚤数的关系
马立名
1989, 32(1): 68-73.
摘要
(
2644
)
PDF
(278KB) (
5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
Citellophilus tesquorum sungaris
和二齿新蚤
Neopsylla bidentatiformis
在小白鼠体表的分布及环境温度和体表蚤数的关系.结果证明,在各种温度下,鼠背部蚤数均多于腹部.5℃时,鼠前部蚤数多于后部;10—20℃时,前部与后部蚤数相近;25—40℃时,后部蚤数多于前部.鼠后背部蚤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多,前腹部蚤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温度越高二者之差越大,说明温度越高蚤越向后背部集中.鼠体蚤数较少时,背部与腹部,前部与后部,蚤数差别明显;鼠体蚤数过多时,各部位蚤数无大差别.
Select
骚扰阿蚊生物学的实验室研究
宋关鸿, 柯伟
1989, 32(1): 74-79.
摘要
(
2392
)
PDF
(374KB) (
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选育采自上海的骚扰阿蚊实验室品系,成蚊可在26×20×20cm蚊笼内饲养繁殖.该品系蚊虫在实验室养殖条件下:卵、幼虫及蛹期分别为4.02天、9.79天和3.99天.孵化、化蛹及羽化率分别为80.25%、82.66%和97.42%.成蚊的性比为1.00.喂糖水雌蚊、喂鼠血雌蚊和雄蚊的寿命分别为29.27天、61.96天和28.75天.成蚊一生平均产卵1.4次,每蚊平均产卵163.28粒.各变态期转换时间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孵化和羽化主要在白昼而产卵,蜕皮及化蛹集中在黑夜.
Select
红尾白螟和二点螟性外激素分泌腺的形态构造
张善干, 张玉华, 陈德明
1989, 32(1): 80-82.
摘要
(
2144
)
PDF
(246KB)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红尾白螟
Tryporyza intaca
Snellen性外激素分泌腺是一个可外翻的上皮腺褶,位于第八、九腹节间的节间膜背方.分泌腺细胞柱形,细胞基部与基底膜相连,顶部复盖表皮层.表皮可分二层.细胞核椭圆形.二点螟
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性外激素分泌腺的位置与结构和红尾白螟的相似.红尾白螟和二点螟的性外激素分泌腺可以作为螟蛾科昆虫性外激素分泌腺的模式.
Select
冠网蝽属一新种记述(半翅目:网蝽科)
经希立
1989, 32(1): 83-84.
摘要
(
2362
)
PDF
(119KB) (
3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叶潜蛾科在华南二新种
刘秀琼, 曾仁光
1989, 32(1): 85-89.
摘要
(
2092
)
PDF
(411KB) (
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局限蚊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蚊科)
龚正达
1989, 32(1): 90-91.
摘要
(
2041
)
PDF
(114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河北省有瓣蝇类研究(一)(双翅目:蝇科)
薛万琦, 赵宝刚, 李守正
1989, 32(1): 92-96.
摘要
(
1798
)
PDF
(274KB) (
5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双钩细蠓新种描述及其飞舞活动的初步观察(双翅目:蠓科)
虞以新
1989, 32(1): 97-100.
摘要
(
1828
)
PDF
(170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青海省虻科一新种及二种雄虻记述(双翅目:虻科)
王遵明
1989, 32(1): 101-104.
摘要
(
2027
)
PDF
(196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青海西藏吉林内蒙古四省区蚤类畸形记述
张广登, 马立名, 王身荣
1989, 32(1): 105-109.
摘要
(
1921
)
PDF
(234KB) (
3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弯鬃蝠蚤幼虫形态及其同印度蝠蚤幼虫的比较(蚤目:蝠蚤科)
石杲, 李景原, 张宝增
1989, 32(1): 110-112.
摘要
(
1844
)
PDF
(176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叶刺瘿螨亚科一新属七新种(真螨目:瘿螨总科)
匡海源, 卓文禧
1989, 32(1): 113-121.
摘要
(
1897
)
PDF
(439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云南叶螨属二新种记述(蜱螨目:叶螨科)
马恩沛, 高建荣
1989, 32(1): 122-126.
摘要
(
1989
)
PDF
(254KB)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灭幼脲引致蚊虫畸形的扫描电镜观察
仇序佳, 林詠谷, 马蔚
1989, 32(1): 127-128.
摘要
(
1887
)
PDF
(232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