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9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9-07-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川楝素对粘虫幼虫拒食作用的电生理学研究
    罗林儿, 廖春燕, 周培爱
    1989, 32(3):  257-262. 
    摘要 ( 2117 )   PDF (383KB) ( 7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10-4g/ml川楝素溶液能诱发记录到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下颚瘤状体栓锥感器的传入发放.其发放频率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可引起几个感受器细胞的爆发性发放.若用1×10-4g/ml川楝素溶液处理栓锥感器,则经过一段时间后,能抑制粘虫幼虫侧栓锥感器对10mmol/L蔗糖和中栓锥感器对50mmol/L肌醇的诱发反应.用二硫苏糖醇及川楝素的混合液处理上述感器,则能解除川楝素的抑制效应.对川楝素作为拒食剂对昆虫化学感受器的可能作用方式作了初步探讨.对其拒食效应与活乐木醛作了比较.
    马铃薯叶甲属六个种的等位基因酶变异
    李绍文
    1989, 32(3):  263-270. 
    摘要 ( 2251 )   PDF (830KB)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马铃薯叶甲属(Leptinotarsa)六个种:马铃薯叶甲(L. decemlinecta)、胡颓子叶茄叶甲(L. texana)、柔毛茄叶甲(L. rubiginosa)、膜苞菊叶甲(L. lineolata)、蒺藜叶甲(L. peninsularis)和蒺藜四条叶甲(L. tlascalana)的等位基因酶变异.分析了14种同工酶(ACPH、ADH、AMY、FUM、GDH、GOT、IDH、HBDH、LAP、MDH、ME、PGM、SORDH和XDH)的17个座位.其中单型座位有9个,多型座位有8个,后者占47.1%.六个种的平均杂合度为0.091.其中最高的是膜苞菊叶甲0.154;最低的是蒺藜四条叶甲0.042.六个种彼此之间的遗传距(D)在0.129—0.573之间,说明这六个种的亲缘关系是很密切的.
    γ-射线及大肠杆菌诱导蓖麻蚕产生抗菌物质的研究
    戴祝英, 张双全, 吴冬秀
    1989, 32(3):  271-277. 
    摘要 ( 2316 )   PDF (660KB) ( 5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用γ-射线辐照和用大肠杆菌处理蓖麻蚕五龄幼虫和蚕蛹均能诱导血淋巴产生抗菌物质,两种诱导源诱导所得活性物质的抗菌活性相似.2.研究了五龄幼虫期和蛹期诱导产生抗菌物质的动力学,发现五龄幼虫在饷食后第2—4天诱导活力最高,产生抗菌物质的持续时间亦较长;蛹期则从化蛹当天至第4天之间诱导活力较高,并可持续15天左右,高峰期一般在诱导后2天至4天之间.3.对诱导后的蓖麻蚕血淋巴进行了电泳测活和葡聚糖凝胶初步分离,发现不论幼虫期或蛹期至少可得三个活性组分,其中既有类似于P5的大分子抗菌物质,也有类似于P9A和P9B的抗菌多肽;并首次发现一种分子量约70000—75000道尔顿的新抗菌蛋白.
    环境温湿度对狭翅雏蝗体温与含水量的影响
    王智翔, 陈永林
    1989, 32(3):  278-285. 
    摘要 ( 2129 )   PDF (425KB) ( 6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体内环境(体温、体含水量)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极大,昆虫通过改变水的获得与损失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本文提出“平衡温湿条件”这一概念,并用以描述昆虫体内水分平衡与环境温、湿度的关系,禁食昆虫体内含水量保持不变时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为“平衡温湿条件”.对于狭翅雏蝗 Chorthippus dubius(Zub.)末龄蝻,其平衡温湿条件若以温湿系数(Q)表示,为Q=2.87.当Q>2.87时,虫体含水量增高;当Q<2.87时,虫体含水量下降.狭翅雏蝗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对于其末龄蝻体温的研究表明,静止时,蝗蝻体温与环境温度一致;运动可使体温高于环境温度1—2℃;接受太阳辐射可使体温高于环境温度1—10℃(辐射强度为77500—161000 Lux时).狭翅雏蝗种群世代净增长率达到最大时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与“平衡温湿条件”接近.
    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肖英方, 杜正文
    1989, 32(3):  286-292. 
    摘要 ( 2075 )   PDF (380KB) ( 7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粳稻抗性可分两类:(1)“80079”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对种群为害还表现有耐虫性;(2)“中国91”、“盐粳2号”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但却有一定的拒产卵机制,对种群为害还兼有耐虫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建立.
    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及杀虫剂的影响
    罗志义, 章伟年, 干国培
    1989, 32(3):  293-299. 
    摘要 ( 2326 )   PDF (425KB) ( 5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记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各龄若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1977—1984年八年的田间种群动态及杀虫剂对其影响.烟粉虱是上海郊区常发性棉田害虫,但密度较低,为害不重,除棉花外还为害大豆等作物.烟粉虱从7月上旬在棉田出现,8—9月为发生盛期.一般年份有三个高峰日,每年高峰日出现有一定规律.烟粉虱田间种群积累增长数和10℃以上积温呈S形曲线相关,文中给出不同数量类型年份的相关曲线,可以用于预测种群增长趋势.10月下旬以后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调查中发现二种寄生蜂寄生若虫,对粉虱种群有一定影 响.在每年用药7—9次的常规用药田块粉虱种群可以被压制到较低水平,但寄生蜂也全部损失,在每年用药3—4次的控药田块,虽粉虱数量较多,但寄生蜂数量也有上升趋势,而影响粉虱种群数量.
    革蜱成虫哈氏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常崇艳, 姜在阶, 陈晓端
    1989, 32(3):  300-305. 
    摘要 ( 2210 )   PDF (545KB)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道了用扫描电镜观察革蜱属8种成虫的哈氏器.其中三种成虫(阿坝革蜱D. ahaensis、金泽革蜱D. auratus和中华革蜱D. sinicus)的哈氏器结构是首次报道,并与其他属6种成虫的哈氏器进行了比较,以阐明其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中的意义.另外,还将这14种成虫哈氏器与各自未成熟期的哈氏器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讨论了同种不同时期哈氏器结构的异同.东洋区的金泽革蜱和古北区的革蜱种类间,在孔毛形状,位置及基盘数目上有明显差别,而后者中,边缘革蜱D. marginatus的孔毛位于近端外侧,草原革蜱D. nuttalli和网纹革蜱D. reticulatus的孔毛位于远瑞外侧,其余种类无明显差别.
    夜蛾复眼转化速度与光暗适应的时间关系
    高慰曾
    1989, 32(3):  306-310. 
    摘要 ( 2324 )   PDF (483KB) ( 4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夜行蛾类的复眼,随光、暗适应时间而逐步转化,这种转化是可逆的.以屏蔽色素分布范围的大小为指标来判断复眼的转化速度得以下结果:1.从亮眼到暗眼:亮眼进入暗适应后其屏蔽色素随暗适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步向远心端方向集中.屏蔽色素的移动是减速进行的.暗适应开始后的前3分钟,每分钟移动百分率为10.7,当暗到10—15分钟时每分钟移动百分率为4.6,再暗到60—150分钟时每分钟移动百分率为0.7.屏蔽色素移动的速度个体间差异较大,完成全过程大多数个体需150分钟,少数个体只需60分钟,另有个别个体经过270分钟暗适应仍尚未完成全过程.2.从暗眼到亮眼:暗眼受光后,其屏蔽色素随光适应时间的增加而向近心端方向扩散,色素移动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缓.转化全过程约需60分钟.
    海南土白蚁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研究
    李栋, 石锦祥, 张鉴发, 陈业华
    1989, 32(3):  311-316. 
    摘要 ( 2469 )   PDF (409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水文进一步报道了海南土白蚁Odontotermes hainanensis(Light)的取食活动、巢系结构及其对堤坝的危害和用灭蚁诱饵条的防治效果.
    不同培养基对格氏线虫产量和毒力的影响
    徐洁莲, 杨平, 刘秀玲
    1989, 32(3):  317-321. 
    摘要 ( 2180 )   PDF (310KB) ( 6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比较了五种人工培养基对昆虫病原格氏线虫Steinernema glaseri生长、繁殖、产量、带菌率和毒力的影响.经筛选以D培养基(鸡杂71%、猪油16%、海绵碎8%、水5%)最好,每瓶70克产量达10—26×106条.其培养的格氏线虫子代带菌率最高,毒力最强.以培养基、接菌量和接线虫量这三个影响线虫产量的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表明:本组合中,接菌量的多少是影响线虫产量的主导因素.
    中国竹节虫一新种及一新纪录种(竹节虫目:异(虫脩)科)
    蔡保灵
    1989, 32(3):  322-324. 
    摘要 ( 2193 )   PDF (183KB) ( 4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胄蝗属一新种及其染色体组型与带型分析(直翅目:蝗总科)
    郑哲民, 马恩波
    1989, 32(3):  325-329. 
    摘要 ( 2066 )   PDF (337KB) ( 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原鼻白蚁属的分类(等翅目:鼻白蚁科:原鼻白蚁亚科)
    平正明, 徐月莉
    1989, 32(3):  330-336. 
    摘要 ( 2581 )   PDF (427KB) ( 6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脊虎天牛属幼虫记要(鞘翅目:天牛科)
    钱庭玉
    1989, 32(3):  337-340. 
    摘要 ( 2040 )   PDF (295KB) ( 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数值分类研究(鞘翅目:天牛科)
    陈斌
    1989, 32(3):  341-349. 
    摘要 ( 3779 )   PDF (513KB) ( 5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选取不同地区的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Ganglbauer)、光肩星天牛A. glabripennis(Motsch ulsky)及类似的有代表性的雄性个体作为分类单位(OUT),利用27个性状,分别进行了不同相似性系数基础上的UPGMA法及等价类的模糊聚类法Q型分析,R型聚类分析,也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是一致的.A. nobilis及分布于北方的A. glabripennis不仅在表型图上形成差异很大的两类元,而且在成虫、雄性外生殖器和幼虫上都存在系列特征差异,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种级相似性系数水平在四个Q分类结果中分别是1.75、1.38、0.15和0.77.以四川为分布中心的A. glabripennis和西北的相比达到种级水平,表现出系列特征差异,认为它们可能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刺槐谷蛾的研究(鳞翅目:谷蛾科)
    孙渔稼, 张兆义
    1989, 32(3):  350-354. 
    摘要 ( 2114 )   PDF (323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狭翅夜蛾属一新种(鳞翅目:夜蛾科)
    陈一心
    1989, 32(3):  355-356. 
    摘要 ( 1846 )   PDF (77KB) ( 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犁姬蜂亚科一新属二新种(膜翅目:姬蜂科)
    王淑芳
    1989, 32(3):  357-360. 
    摘要 ( 1926 )   PDF (327KB)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恙螨一新属新种(蜱螨目:恙螨科)
    王敦清, 李枝金, 史良才
    1989, 32(3):  361-364. 
    摘要 ( 2153 )   PDF (313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重组DNA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翟启慧
    1989, 32(3):  365-375. 
    摘要 ( 2200 )   PDF (1274KB) ( 8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蚜虫报警信息素与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桃蚜定居行为的影响
    张钟宁, 陈晓社, 张广学, 刘珣
    1989, 32(3):  376-379. 
    摘要 ( 2102 )   PDF (209KB) ( 6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菜粉蝶幼虫S型生长曲线及其拐点的初步研究
    尹仁国
    1989, 32(3):  380-381. 
    摘要 ( 2419 )   PDF (86KB) ( 5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玉龙蝠蛾生殖的观察
    赵万源, 杨大荣, 沈发荣, 龙勇诚, 杨跃雄
    1989, 32(3):  382-384. 
    摘要 ( 2046 )   PDF (143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