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95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5-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研究论文
Select
呲虫啉、杀虫双对美洲蜚蠊中枢神经的电生理影响
刘贤进 王荫长 赵勇 刘安西
1995, 38(2): 129-133.
摘要
(
4369
)
PDF
(3147KB) (
9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运用美洲蜚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第V1腹神经节突触后电位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了吡虫啉、杀虫双对中枢神经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73x10
-7
mol/L吡虫啉和 1.38XlO
-5
Stool/L杀虫双处理后初期均能引起自发性突触后电位发放增强,随后导致突触传递阻断。而吡虫啉较杀虫双阻断传递快,且用
Ringer
生理溶液冲洗不易恢复,表明吡虫啉较杀虫双激动剂活性更强。以3.37×10
-5
mol/L甲胺磷预处理中枢神经样品后,再进行杀虫双处理,则突触后电位的发放频率和幅值有明显增强,产生连续超幅排放(
overshooting
)现象,相反,甲胺磷预处理对随后进行吡虫啉处理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吡虫啉、杀虫双和乙酰胆碱受体发生相互作用过程存在差异。
Select
三带喙库蚊幼虫水解酶与印度雕蚀菌感染的关系
刘素兰 连惟能 孙建华 汪政仪
1995, 38(2): 134-137.
摘要
(
2675
)
PDF
(223KB) (
9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经印度雕蚀菌
Coelomomyces indica
感染的三带喙库蚊
Culex tritaeniorhyn chus
4龄幼虫的离体水解酶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感染后蚊幼虫的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均较未感染的正常4龄蚊幼虫为低,其中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明显下降,从而影响了酶对内源和外源化合物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Select
苏芸金杆菌广谱杀虫Tml3—14菌株晶体毒素及毒力特性
阎冰 罗绍彬 阎建干 王惠杰
1995, 38(2): 138-145.
摘要
(
2734
)
PDF
(3908KB) (
9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新筛选的对鞘翅目,鳞翊目、双翅目均具毒性的B.t.Tml3-14菌株为材料,用HD-1、3370-1为参考菌株,比较了伴孢晶体蛋白的多肽组成,以及经三种昆虫肠道酶降解产生的抗酶多肽组分。SDS-PAGE分析表明:Tml3-14晶体蛋白含1 38kD、l 32kD主要成分和65kD次要我分。其晶体分别由三种昆虫肠道酶消化产生的毒性多肽,经生物测定,杀家蚕的毒性成分为68.5kD、59kD多肽;杀斜纹夜蛾毒性成分为71kD,67kD和59.6kD多肽;杀马铃薯瓢虫毒性成分为69kD、65kD多肽。它与HD01、3370-1晶体均有明显差异。
Select
东方粘虫飞行初期糖类的动用和消耗
王宗舜 欧阳迎春
1995, 38(2): 146-152.
摘要
(
3085
)
PDF
(362KB) (
9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研究了静态和飞翔开始阶段东方粘虫
Mythimna separta
(Walker)飞翔肌、脂肪体及肠道内糖元和海藻糖以及血淋巴内海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飞行1h后脂肪体内消耗糖元最多,约占总消耗糖类的80%-90%;其次是肠道组织的糖元消耗,飞翔肌内糖类含量是有限的,仅够飞翔最初时期(3min)使用。在此时期,飞翔肌海藻糖含量上升然后下降,脂肪体和肠道海藻糖经历下降和继而上升的变化。然而,血淋巴内海藻糖含量一直下降到流入和流出量持平。雄蛾飞翔肌糖类代谢水平高于雌娥飞翔肌。
Select
中国东亚飞蝗新类型蝗区——海南热带稀树草原蝗区的生态地理特征及其与大沙河蝗区比较
丁岩钦
1995, 38(2): 153-160.
摘要
(
3038
)
PDF
(537KB) (
11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系统地对海南热带稀树草原蝗区的生态地理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说明本蝗区是 Uvarov(1936)提出的飞蝗两类蝗区理论中,由于森林破坏而形成的一类蝗区,作者将它定名为“热带稀树草原蝗区”。这类蝗区在我国过去尚缺乏研究。文中进而根据本蝗区的成因、生态特征以及对蝗区的生态控制对策,分别与我国大陆的东亚飞蝗大沙河类型蝗区进行了比较。
Select
红羊新蚤的地理分布、宿主关系和鉴别特征的研究(蚤目:多毛蚤科)
李贵真 吴文贞 张荣广
1995, 38(2): 161-165.
摘要
(
3012
)
PDF
(270KB) (
9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自从红羊新蚤
Neopsylla hopgyangensis
Li,Bai & chen,1986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和贺兰山林区发现并报道(四川动物5(2):1-3)以后,青海、甘肃和陕西均先后发现他们以往鉴定为二齿新蚤的大多数为红羊新蚤。本文报道红羊新蚤的地理分布、海拔、主要宿主及鉴别特征的应用。
Select
影响稻褐飞虱声诱集的若干因素(同翅目:飞虱科)
张志涛 傅强 陈伟 赵国富 陈春华
1995, 38(2): 166-172.
摘要
(
2842
)
PDF
(448KB) (
9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稻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雌、雄成虫均能发出由固体介质(寄主植株)传递的鸣声(振动)信号,用于交尾前的个体间通讯。雄虫对雌虫鸣声或重放鸣声录音具有强趋性。由此研制的声诱集器有可能首先用于改进褐飞虱测报的田间采样技术。 声诱集效果受若干因素的影响。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声诱集具有种的选择性;诱集率随雄虫虫龄变化,对羽化后4一5日龄雄虫的诱集率最高;异性干扰对诱集效果有明显影响;一天中,中午前后诱集率最高,9:00-18:00的诱集量占总诱集量的54.0%±10.8%;诱集率随气温变化,26℃-28℃诱集效果最好;而室外晴、阴、雨等天气差异对诱集串无显著影响;另外,随诱集信号播放时间的延续,诱集率下降;间断信号的诱集效果高于连续信号。
Select
鸣鸣蝉发声肌的结构观察
杨新宇 蒋锦昌
1995, 38(2): 173-178.
摘要
(
3175
)
PDF
(4502KB) (
9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鸣鸣蝉
Onvotympana maculaticollit
Motsch的发声肌平均含193个初级肌束,多数初级肌束含9-10条肌纤维,其顶、底瑞的附着结构仅由柱状粘和细胞层组成。每条肌纤维约含1 900根肌原纤维,多数肌原纤维的长,宽和截面分别约0.77μm、0.68μm和0.53μm
2
.井约含200根粗肌丝,其粗细肌丝的比值一般为3∶1。肌小节的长度和z线的宽度分别约3μm 和0.2μm.三联管分别位于距两端z线约0.75μm处。肌原纤维、线粒体和微气管-肌质网的面积系数分别约31.3%、46.O%和11.9%。肌小节中粗肌丝纵贯两端z线,中间无1带;细肌丝由z线相向延伸到肌小节中央,其空区约0.15-0.25μm,并无M线。这些结构特征不仅使发声肌能够利用有限的几何空间产生最大的张力,并可适应高速串的收缩运动。
Select
小地老虎雄性附腺细微结构和功能及高温的影响
陈长琨 李国清 王荫长 朱荣生 尤予平
1995, 38(2): 179-183.
摘要
(
3205
)
PDF
(2750KB) (
11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通过光镜、电镜和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雄性附腺的细微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1)雄性附腺是一对管状腺,基段粉红色,中段桔红色,端段乳白色。形态分化在蛹前期完成,分泌功能在羽化后4天进入旺盛期;(2)附腺细胞属蛋白质合成型,具有旺盛的合成蛋白质的能力,胞内含有致密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颗粒,大量的分泌液泡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3)顶浆分泌和局部分泌是腺体的二种主要分泌方式, 前者分泌的颗粒物为糖蛋白性质(Pas阳性),后者吩泌的网状物为非糖蛋白性质(Pas阴性),二者在腺腔内呈有规则的放射状排列“4”雄性附腺分泌物具有种的特异性,小地老虎、棉铃虫和粘虫等夜蛾科昆虫分泌物的蛋白电泳谱带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高温(32℃)抑制了雄性附腺分泌某些蛋白质的能力,从而改变精液的成分。
Select
棉铃虫性外激素分泌腺的研究
张善干 张玉华 任世珍 陈德明
1995, 38(2): 184-187.
摘要
(
3022
)
PDF
(5660KB) (
10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雌蛾的性外激素分泌腺是一个完整的上皮环,位于第八、九腹节之间。羽化2天雌蛾的腺体细胞方形,比未分化的上皮细胞大。腺体折皱,表面密布小毛,小毛无孔。表皮可分二层:上表皮和内表皮。上表皮致密,较薄,厚度均匀。内表皮厚度有变化,较厚,由12-14层呈螺旋状排列的几丁微丝组成,有上皮丝穿人,构成孔道。顶部细胞膜组成微绒毛,底部细胞膜有内折。细胞质内有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高尔基氏复合体、脂肪滴、糖原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大的细胞核位于中下部。
Select
曲扎角叶蚤幼虫的形态描述
肖柏林
1995, 38(2): 188-190.
摘要
(
2540
)
PDF
(107KB) (
9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曲扎角叶蚤
Ceratophyllus chutsaensis
Liu & Wu,1962的幼虫形态进行了描述。
Select
中国大刀螳属研究(螳螂目:螳科)
王天齐
1995, 38(2): 191-195.
摘要
(
3143
)
PDF
(230KB) (
1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甘肃省蝗虫二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郑哲民 李善堂 丁树中
1995, 38(2): 196-199.
摘要
(
2811
)
PDF
(192KB) (
9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蝗虫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蝗总科)
黎天山 陆温 蒋正晖 蒙超衡
1995, 38(2): 200-203.
摘要
(
2552
)
PDF
(207KB) (
10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辽宁省蝗虫一新属新种(直翊目:剑角蝗科)
张风岭 郑一平 任炳忠
1995, 38(2): 204-206.
摘要
(
2597
)
PDF
(1830KB) (
9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桦斑蚜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同翅目:斑蚜科)
张广学 张万玉 钟铁森
1995, 38(2): 207-213.
摘要
(
2276
)
PDF
(369KB) (
11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粗腿蚜属一新种(同翊目:斑蚜科)
张万玉 张广学 田士波
1995, 38(2): 214-216.
摘要
(
2916
)
PDF
(143KB) (
9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为害枣树一菱纹叶蝉新种
蔡平 崔士英 葛钟麟
1995, 38(2): 217-219.
摘要
(
2538
)
PDF
(140KB) (
10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四川瓣隐翅虫属一新种(鞘翊目:隐翅虫科,胸片隐翅虫亚科)
郑发科
1995, 38(2): 220-221.
摘要
(
2368
)
PDF
(89KB) (
8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甘肃、青海花尺蛾亚科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
薛大勇 孟锋
1995, 38(2): 222-227.
摘要
(
2408
)
PDF
(1114KB) (
10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寄生中国樟子松木蠹象的新姬蜂(膜翅目:姬蜂科,瘤姬蜂亚科)
王淑芳 岳书奎
1995, 38(2): 228-233.
摘要
(
2728
)
PDF
(341KB) (
10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单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角叶蚤科)
张荣广 吴德强 李宝肃
1995, 38(2): 234-236.
摘要
(
2614
)
PDF
(143KB) (
9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昆虫卵黄发生研究进展
李乾君 龚和 管致和
1995, 38(2): 237-252.
摘要
(
2841
)
PDF
(1021KB) (
10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棉蚜对杀虫剂抗性的稳定性
吴孔明 刘芹轩
1995, 38(2): 253-255.
摘要
(
2544
)
PDF
(306KB) (
10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介绍《中国蝶类志》
齐宝瑛
1995, 38(2): 256-256.
摘要
(
2277
)
PDF
(77KB) (
12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