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2011年 第5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2-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亚洲玉米螟幼虫应对大肠杆菌注射的血淋巴免疫应激反应
    冯从经, 董秋安, 翟会峰, 陈根宝, 杨俊明, 苗俊玲
    2011, 54(2):  117-126. 
    摘要 ( 4006 )   PDF (5244KB) ( 14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研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侵染引发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幼虫免疫应激反应的机理,本实验测定了分别注射生理盐水以及3×1033×104,3×1053×106个细胞/mL大肠杆菌后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数(THC)、颗粒细胞和浆血细胞数量,血清中酚氧化酶(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了血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注射3×105和3×106个细胞/mL大肠杆菌细胞后12 h,可引起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THC及浆血细胞、颗粒细胞数量明显上升(P<0.01),同时应激产生大量ROS。3×104,3×105和3×106个细胞/mL大肠杆菌3个不同浓度处理组均引起幼虫体内PO活性显著升高(P<0.01),诱导幼虫血清中GSH-px,GST及GR的活性上升(P<0.01)。这些结果表明, 亚洲玉米螟幼虫受到大肠杆菌侵染后,其血淋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受到显著影响, 可诱导血清中GSH-px,GST和GR活性升高以清除过多的ROS, 防止其毒害。
    棉铃虫围食膜肠粘蛋白基因HM72的克隆、表达及其蛋白组织定位
    刘小民,李杰,郭巍,徐大庆,张霞
    2011, 54(2):  127-135. 
    摘要 ( 3756 )   PDF (4861KB) ( 13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围食膜是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形成一层特有的非细胞性半透膜, 肠粘蛋白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本研究利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围食膜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筛选棉铃虫中肠cDNA表达文库,共获得385个阳性克隆, 经DNA测序和序列对比, 确认其中之一为编码棉铃虫中肠围食膜肠粘蛋白的cDNA克隆HM72。序列分析显示,该cDNA全长为2 888 bp (GenBank登录号: HM017910), 其中ORF长2 469 bp, 编码823个氨基酸, 包含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A,在poly A 末端上游19 bp处有一个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TAA。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其N-端含有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预测分子量为84.2 kDa,等电点3.63,为酸性蛋白质。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5个几丁质结合功能域,一个粘蛋白结构域和两个甘氨酸-天冬氨酸富集区,该基因成功表达100 kDa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HM72蛋白存在于棉铃虫中肠、围食膜、粪便及蜕中,并由整个中肠分泌,而在棉铃虫脂肪体、体壁、马氏管、唾腺、消化液、血淋巴中没有检测到HM72蛋白。本研究为棉铃虫生物防治相关功能基因的深入研究以及完善昆虫围食膜理论等提供了依据。
    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卓德干,李照会, 门兴元,于毅, 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
    2011, 54(2):  136-142. 
    摘要 ( 4051 )   PDF (4014KB) ( 10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探讨温度和光周期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越冬卵滞育解除和发育历期的影响, 系统调查了绿盲蝽越冬卵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组合下的孵化率和孵化时间, 结果显示:绿盲蝽的越冬卵均为滞育卵,低温和光周期对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解除均有影响。2℃的低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其滞育解除,在0~65 d范围内,随着低温处理时间增长,其滞育解除时间缩短,未经低温处理的越冬卵T50为68.5 d,低温处理65 d的T50为12.25 d,绿盲蝽越冬卵在2℃低温处理65 d后完全解除滞育;在0~40 d范围内,低温处理时间越长,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越高,在25℃、全光照的条件下不经低温处理的孵化率为68.65%,低温处理40 d后在25℃的条件下的孵化率达到99.46%。在20~26℃范围内,绿盲蝽越冬卵的滞育后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缩短, 随着光周期的延长而缩短。结果说明低温处理能够提高绿盲蝽越冬卵滞育解除率,但不是其滞育解除的必要条件,低温处理与自然变温对绿盲蝽滞育解除的作用相似;高温和长光照能够促进绿盲蝽的滞育解除,缩短发育历期。
    亚洲玉米螟体重和体型的地理变异
    涂小云, 夏勤雯, 陈超, 陈元生, 匡先钜, 薛芳森
    2011, 54(2):  143-148. 
    摘要 ( 3732 )   PDF (4572KB) ( 16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探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体重和体型地理变异,我们详细比较了来自4个不同地理种群(海南乐东18.8°N, 109.2°E),广西阳朔24.8°N, 110.5°E),江西南昌28.8°N, 115.9°E)和河北廊坊39.5°N, 116.7°E))亚洲玉米螟的体重、体型大小及其与采集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的亚洲玉米螟卵重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符合贝格曼法则(Bergmann’s law), 而雌雄蛹重及成虫体长、后足腿节长和前翅长均随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符合反贝格曼法则(Converse Bergmann’s law)。雌虫的前翅显著长于雄虫, 其性体型二型性符合任希法则(Rensch’s rule),即在雌虫体型较大的种群中,雄虫前翅比雌虫前翅增长幅度相对较大。本文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同一种类昆虫中,其各个虫态体重和体型的地理变异也可能不同。
    应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不同桔小实蝇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吴仲真,李红梅,宾淑英,申建梅,贺华良,罗梅,马骏,林进添
    2011, 54(2):  149-156. 
    摘要 ( 3497 )   PDF (3814KB) ( 13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探究不同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入侵来源和扩散情况,利用13对引物对中国南方10省区、泰国、夏威夷、菲律宾和老挝的30个桔小实蝇种群共18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了研究。 Popgene32和NTSYS-pc2.10e软件分析结果表明:30个不同桔小实蝇种群的遗传相似度在0.3599~0.9153范围内。种群的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6464±0.1026,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为1.2845±0.2632, 提示桔小实蝇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福建地区和海南地区分别独立一支,广东地区和台湾地区种群聚成一支,而广西、泰国、湖南、云南、老挝、四川、 重庆和贵州地区聚为一大支系。据此提出泰国种群和老挝种群是最早入侵我国的种群,云南地区是最早的入侵地,广西地区可能为又一较早入侵地。
    不同寄主植物叶片上蚜虫的形态适应
    方燕, 乔格侠, 张广学
    2011, 54(2):  157-178. 
    摘要 ( 5713 )   PDF (26724KB) ( 1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对寄主植物之间的形态适应性是两者相互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植食性蚜虫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对不同种类寄主植物叶片的形态适应。选取寄生于禾本科、 杨柳科、 壳斗科和松科4科7属植物叶片上的26种蚜虫, 基于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测量并统计比较了37个形态特征及其种内变异。以克隆平均值为基础数据,选取与蚜虫取食和附着于植物表面相关的形态特征(喙末端、跗节Ⅰ、Ⅱ和爪)为变量,分别得出无翅、 有翅孤雌蚜和所有蚜型3个聚类分支图,并将各种蚜虫的寄主植物科、 属分别对应到分支图上。结果表明:体型、腹管和触角的形态在不同蚜虫的科间有一定差别, 喙末端、 跗节Ⅰ、跗节Ⅱ及爪的形态则在不同的寄主植物间存在差异; 在蚜虫种内各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变异, 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89%~26.08%。3个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种类蚜虫形成的分支基本对应不同科、属的寄主植物;而杨一条角蚜Doraphis populi、三堡瘿绵蚜Epipemphigus imaicus和杨柄叶瘿绵蚜Pemphigus matsumurai则处在较为特殊的分支位置, 那是因为前者为次生寄主型, 后两者均能产生虫瘿。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不同植物相同部位上的蚜虫存在形态特征的明显分异, 对应不同的寄主植物, 蚜虫与寄主植物之间存在着形态适应关系。
    中国切翅蝗属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 (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英文)
    印象初, 叶保华,印展
    2011, 54(2):  179-183. 
    摘要 ( 3938 )   PDF (2708KB) ( 11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中国切翅蝗属Coptacra Stål, 1873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附一新种记述, 即夏氏切翅蝗Coptacra xiai sp. nov.(图1: A~F)。 新种同云南切翅蝗C. yunnanensis Zhang et Yin, 2002近似, 不同之处为颜面隆起在中部收缩, 复眼纵径为横径的2.2倍, 前翅中脉域宽于肘脉域, 产卵瓣细长, 光滑。文中并给出该属中国所有已知种的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MHU)。
    实蝇科果实蝇属昆虫数字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构建和测试
    张蕾,陈小琳,侯新文,刘成林,樊利民,汪兴鉴
    2011, 54(2):  184-196. 
    摘要 ( 4033 )   PDF (16828KB) ( 11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针对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昆虫的自动识别,本文提出利用翅及中胸背板图像的局部二进制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 LBP)特征,采用Adaboost算法, 设计和开发“实蝇科果实蝇属昆虫数字图像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ed Fruit fly Identification System-Bactrocera, AFIS-B)。该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图像裁剪、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识别和显示,共7个模块。研究结果表明: LBP特征可以有效鉴别实蝇科果实蝇属昆虫;在对实蝇科果实蝇属8个种的测试中, 该系统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平均识别率可达80%以上。此外,还对果实蝇属昆虫翅膀及中胸背板图像在光照不均匀、姿态扭曲、样本受损及样本量大小等不同条件下的识别率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对测试样本的光照不均匀、 姿态扭曲和样本受损都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正确识别率与训练集样本各个种数量在一定条件下明显正相关,与训练集样本物种总量负相关。该项研究为实蝇科有害昆虫自动识别系统的构建及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 方法及基础数据的支撑, 亦可为其他昆虫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和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转基因家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周启升, 于奇, 刘庆信
    2011, 54(2):  197-210. 
    摘要 ( 4236 )   PDF (6148KB) ( 20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转基因家蚕Bombyx mori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家蚕染色体中, 使之出现先前不具有的性状和产物,并且可以保持传代,在个体水平可以体现外源基因的功能,使外源基因获得大量表达。目前转基因家蚕研究主要以piggyBac转座系统为常用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基因为常用报告基因,经显微注射法获得转基因家蚕的成功率可达40%。通过转基因家蚕技术已经探明了家蚕外源导入核受体基因BmFtz-F1,调控家蚕体壁半透明的BmBLOS2基因、蜕皮启动激素(ecdysis-triggering hormone, ETH)基因以及家蚕抗菌肽CecB(cecropin B)基因的功能;获得了具有高品质、高细纤度、高拉伸强度和高弹性丝品种,能吐带绿色荧光或粉红色荧光的蚕丝品种, 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 BmNPV)品种及抗藤黄微球菌的品种;成功表达纯化了人的Ⅲ型前胶原蛋白、 人碱性纤维生长因子、人血清蛋白、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人胰岛素生长因子Ⅰ、猫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生物活性蛋白、疫苗及特殊的生物材料。随着家蚕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 转基因家蚕产物将在国防、 军工、 航天、 医药等方面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昆虫图像分割方法及其应用
    王江宁, 纪力强
    2011, 54(2):  211-217. 
    摘要 ( 3660 )   PDF (6535KB) ( 16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昆虫图像自动鉴定是一种快速鉴定昆虫的方法,图像分割则是其中关键步骤。通过搜集和整理国内外近年来针对昆虫图像的分割方法和研究,发现对昆虫图像分割的研究日趋增多。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的发展,昆虫图像分割方法吸收了许多图像分割领域中新兴的方法, 诸如采用水平集、边缘流以及结合形状、纹理、色彩等多种要素的智能分割(如JSEG方法)等。虽然大量的图像分割方法被引入到昆虫图像研究中,但是目前分割技术依然是阻碍昆虫图像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经过总结和分析,发现目前昆虫图像分割研究的往往在各自的测试集上有良好表现, 但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因此很多方法在昆虫图像中应用难以推广。针对研究中的存在的这些问题,需建立良好的昆虫图像分割评价体系,本文建议通过建立统一的昆虫图像库以及对昆虫图像分割的评价方法深入研究,并且这些工作是当前昆虫图像分割研究亟待完善任务。
    赤拟谷盗HSP70基因克隆和竞争定量PCR检测
    苏丽娟,董晓慧,尹新明
    2011, 54(2):  218-223. 
    摘要 ( 3486 )   PDF (5542KB) ( 13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研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受到热胁迫后高度保守的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的表达变化,本研究扩增了681 bp的赤拟谷盗hsp70片段,编码227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登录号为HM345948。同源性分析表明:赤拟谷盗hsp70核苷酸序列与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的hsp70(GenBank登录号:AF322911.1)同源性最高,为97%;其推测的蛋白序列与马铃薯甲虫、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的HSP70蛋白均有94%以上的同源性。利用RT-PCR技术得到与赤拟谷盗hsp70进行竞争定量的内部竞争物, 以等量的目标cDNA和一系列稀释的竞争模板进行竞争PCR扩增,构建了hsp70的竞争定量PCR检测体系, 该体系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1.032X-1.618 (r2=0.975)。这些结果为赤拟谷盗的hsp70定量检测提供了方便,并为热控技术防治害虫提供了基础资料。
    西方蜜蜂表皮蛋白基因apd-like转录起始位点的定位及cDNA序列的分析
    孙亮先,黄周英,郑华军,游燕琳
    2011, 54(2):  224-231. 
    摘要 ( 3730 )   PDF (11897KB) ( 1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Apidermin蛋白家族是根据蜜蜂表皮蛋白apidermin 1-3(APD 1-3)而命名的一个新型的昆虫结构性表皮蛋白家族。为了鉴定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基因组序列上毗邻基因簇apd 1-3的一个预测基因座LOC727145是否为一个新的apd基因,本研究在用5′LongSAGE标签定位该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TSS)的基础上,利用其中的3条5′LongSAGE标签序列作为上游引物,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该基因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 GU358197, GU358199, GU358198)。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基因座LOC727145含有2个外显子和1个“GT-AG”型内含子,其cDNA序列富含GC(70%),可编码一条长152 aa残基的高度疏水性多肽。此多肽序列的氨基酸组成与蜜蜂APD 1-3表皮蛋白类似, 富含Ala, Gly, Pro, Leu 和Val 5种氨基酸(占77%), 其中Ala残基含量最高(29%)。该多肽序列与蜜蜂APD-1表皮蛋白序列的相似性为50%, 且其N末端的预测信号肽序列与APD 蛋白的信号肽序列类似。5′LongSAGE标签的基因组定位结果显示,基因座LOC727145在雄蜂头部中表达丰度很高,RNA PolⅡ可从6个不同的TSS上以不同效率起始转录,其中由一个优势TSS上起始了90%的转录。本研究为apidermin表皮蛋白家族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命名为apidermin-like (apd-like)。
    c-fos-like蛋白在尖唇散白蚁繁殖蚁和工蚁性腺中的表达
    苏晓红, 魏艳红, 刘晓,崔文豪,朱蓉
    2011, 54(2):  232-237. 
    摘要 ( 3651 )   PDF (4374KB) ( 11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探讨c-fos原癌基因在白蚁生殖品级和非生殖品级性腺发育中的作用,揭示白蚁不同品级性腺发育的调节机理,本研究运用免疫细胞化学定位方法对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繁殖蚁和工蚁精、卵发生过程中的c-fos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雌性繁殖蚁在末龄若虫期的卵子发生过程中有c-fos-like表达, c-fos-like免疫阳性物质定位于生长期的卵母细胞核和滤泡细胞核中;而繁殖蚁成虫的卵子发生过程中没有c-fos-like免疫阳性反应。雄性繁殖蚁在末龄若虫期时精子发生过程中没有c-fos-like表达, 而发育到成虫期有c-fos-like免疫阳性反应,阳性物质定位于精原细胞的细胞核中。工蚁精、 卵发生过程中均没有c-fos-like的表达。结果提示:c-fos在调节繁殖蚁精子和卵子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c-fos可能通过调节精原细胞增殖参与精子的发生;在卵巢中可以直接作用于生长期的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来调节卵子的发生。在工蚁性腺中c-fos表达缺失可能导致卵母细胞和滤泡细胞无法正常发育,精原细胞停止增殖而使精子发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工蚁性腺退化不育可能与c-fos没有正常表达有关。
    卷蛾分索赤眼蜂对十字花科蔬菜的行为反应
    郭祥令,何余容,王德森,潘飞
    2011, 54(2):  238-245. 
    摘要 ( 4026 )   PDF (5095KB) ( 13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明确不同十字花科蔬菜挥发物对寄生蜂搜索寄主行为的影响,在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卷蛾分索赤眼蜂 Trichogrammatoidea bactrae Nagaraja 对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 常见的6种寄主植物(甘蓝Brassica oleracea、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芥菜Brassica juncea、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萝卜Raphanus sativus和西洋菜Nasturtium officinale)及4个不同甘蓝品种的嗅觉行为反应,并用GC-MS对6种健康寄主植物的挥发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嗅觉反应不仅与十字花科蔬菜的种类有关, 而且与同一种蔬菜的不同品种有关。6种寄主植物的完整植株对卷蛾分索赤眼蜂雌蜂均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P<0.05),并且不同种类之间的引诱力大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西洋菜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吸引力最强,其次是甘蓝、菜心和芥菜,萝卜和芥蓝的吸引力最差。在测试的4个甘蓝品种完整植株中,雅实绿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的引诱力极显著强于日本春夏秋(P<0.01)。GC-MS分析结果显示,6种蔬菜的挥发物中绝大多数是烷烃类物质, 其次是烯烃类物质,还有一些醛、醇、酯、酸、酮及噻唑类化合物。其中醛类是西洋菜挥发物中的特有成分,包括5种(2,3-二甲基苯甲醛、辛醛、壬醛、十一醛、十二醛),相对含量总计为4.90%,并且其烷烃类(33种)和醇类(6种)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7.42%和5.66%, 均高于其他几种蔬菜,甘蓝中烯烃类(9种,5.52%)和酸类(4种,12.20%)的种类数和相对含量均为最高。本研究可为生产中蔬菜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筛选寄生蜂的引诱剂提供理论依据。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朱艺勇,黄芳,吕要斌
    2011, 54(2):  246-252. 
    摘要 ( 4932 )   PDF (11590KB) ( 1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 RH 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 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雌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雄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 2龄若虫、预蛹、 蛹和雄成虫。卵期很短,雌虫若虫期15~20 d,总历期约为47~59 d;雄虫若虫和蛹期17~22 d,总历期约为20~26 d;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该蚧虫繁殖能力强,雌成虫产卵量200~862粒/头,平均产卵458粒/头。各虫态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橙黄色, 略微透明; 1龄若虫,淡黄绿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突起显现, 尾瓣突出,至末期可根据体表黑斑的可见程度区分雌、 雄虫;3龄雌若虫, 体表有薄层蜡粉, 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和腹部1~4节背面亚中区可见清晰斑点, 形成纵向黑色条斑, 外表形似雌成虫。雌成虫呈卵圆形,体表蜡粉厚实,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在蜡粉覆盖下呈成对黑色斑点状,体缘蜡突明显,共18对,其中腹部末端2~3对较长; 雄虫蛹包裹于松软的白色丝茧中;雄成虫,虫体较小,黑褐色;触角细长,具一对发达透明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具2对白色长蜡丝。本文通过对扶桑绵粉蚧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各个龄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的研究, 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了基本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延腹小蜂属榕小蜂对榕果果内空腔大小差异的行为和形态适应
    窦磊,周美娇,胡好远,牛黎明,黄大卫
    2011, 54(2):  253-258. 
    摘要 ( 3588 )   PDF (7571KB) ( 10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大多数榕小蜂的雄蜂终生都在密闭的榕果中生活,榕果间果内空腔的大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限制对小蜂的活动。已有研究表明榕果的大小会影响果内榕小蜂雄蜂的打斗行为,那么这种差异是否会影响雄蜂的果内爬行行为? 雄蜂是否会产生适应性的形态特征?针对这些问题,在2008年6月到2009年10月期间,我们在野外采集榕果,并带回实验室中, 对榕果内生活的延腹小蜂属Philotrypesis 5种雄蜂的果内爬行行为和足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Philotrypesis spp.雄蜂后足的跗节形态特征的不同,其后足可分成2种形态型——Ⅰ型:后足跗节基部两节的突出部分排列紧密, 后足中跗节不发达; Ⅱ型:后足跗节基部两节的突出部分排列疏松,二者之间有较宽的分隔,后足中跗节发达。GLM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榕树上生活的Philotrypesis雄蜂前足腿节长宽比存在极显著差异(F8, 81=94.86, P<0.001)。在大果中生活的Philotrypesis雄蜂都具有较细长的前足腿节,在小果中生活的Philotrypesis雄蜂除了M7#c-ben外,都具有较粗壮的前足腿节。当雄蜂在榕果内寻偶时,主要依靠粗壮的前足或灵活的后足在果内爬行。结果提示, 榕果空腔大小可能限制了Philotrypesis雄蜂果内爬行行为, 进而影响了雄蜂足形态的适应性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