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照片示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工蜂(膜翅目:蜜蜂科)在为百合科植物洋葱Allium cepa授粉。熊蜂是一种高效的授粉昆虫,其在果蔬生产和作物育种中广泛应用。本期报道了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对地熊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研究(pp. 809-816)。照片由周浩于2016年5月20日摄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改良中心。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6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7-07-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研究论文
    小菜蛾成虫触角叶细胞体的数量、分布和形态 Hot!
    闫喜中, 谢佼昕, 邓彩萍, 吴兰军, 孙学俊, 郝赤
    2017, 60(7):  735-741.  doi:10.16380/j.kcxb.2017.07.001
    摘要 ( 1385 )   PDF (3128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触角叶上细胞体的分布、数量及形态特征。【方法】通过细胞核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触角叶结构进行分层扫描,然后利用Imari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并构建细胞体的三维结构模型,测量其体积和表面积。【结果】小菜蛾的触角叶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细胞体,细胞体成簇分布于触角叶的内侧、外侧和前端,有少量巨型不规则细胞体出现在触角叶内侧和外侧细胞体群中;雌性小菜蛾触角叶上大约有560个细胞体,雄蛾细胞体数量多于雌蛾,约810个。细胞体的形态差异较大,三维重建显示多数细胞体呈近球形。最小细胞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96.7 μm2和76.9 μm3,其对应细胞核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42.5 μm2和24.1 μm3。最大体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89 μm2和514 μm3,对应细胞核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265 μm2和261 μm3。【结论】本研究阐明了小菜蛾触角叶上细胞体的分布和形态特征,为深入了解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提供一定的基础。
    飞蝗细胞色素P450基因LmCYP6FD3的表达及其在杀虫剂解毒中的作用
    朱文雅, 吴海花, 张学尧, 刘娇, 张建珍, 马恩波
    2017, 60(7):  742-749.  doi:10.16380/j.kcxb.2017.07.002
    摘要 ( 1054 )   PDF (2044KB) ( 6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研究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分子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方法】搜索飞蝗转录组数据库,获得细胞色素P450基因cDNA序列,采用RT-PCR技术克隆目的基因 cDNA全长序列。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技术测定其在飞蝗5龄若虫不同组织(胃盲囊、前肠、中肠、后肠、体壁、精巢、卵巢、肌肉、血淋巴、脂肪体和马氏管)中及不同发育阶段(卵、1-5龄若虫及成虫)的表达水平。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飞蝗2龄若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检测基因的沉默效率,并研究该基因干扰后,2龄若虫对杀虫剂马拉硫磷、西维因和溴氰菊酯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克隆获得飞蝗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 KT316378),将其命名为LmCYP6FD3, 其核苷酸序列全长为1 563 bp,编码521个氨基酸。研究发现该基因在飞蝗5龄若虫马氏管中高表达,其次是后肠和脂肪体中,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对LmCYP6FD3在飞蝗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该基因在飞蝗整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若虫期表达量较高。RNA干扰结合杀虫剂生物测定结果表明,LmCYP6FD3在RNA干扰24 h时的沉默效率最高;2龄若虫点滴接触西维因,RNAi处理组(dsLmCYP6FD3注射组)与对照组(dsGFP注射组)相比,死亡率提高了32%。【结论】克隆获得飞蝗LmCYP6FD3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在飞蝗马氏管中高表达,并可能参与西维因在飞蝗体内的解毒代谢。
    茶尺蠖水通道蛋白EoAQP1的细胞器定位及功能分析
    李良德, 王定锋, 刘丰静, 张辉, 李慧玲, 吴光远
    2017, 60(7):  750-759.  doi:10.16380/j.kcxb.2017.07.003
    摘要 ( 1267 )   PDF (3859KB) ( 4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AQ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生物膜系统中的跨膜转运蛋白,它在水分渗透压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前期克隆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水通道蛋白AQP1(EoAQP1)基因全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该蛋白的细胞器定位,并探析其对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酶切法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载体以及绿色荧光蛋白与EoAQP1的真核融合(EoAQP1-GFP)表达载体。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了GFP与EoAQP1-GFP蛋白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胚胎细胞系(S2)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溶酶体和高尔基体红色荧光探针明确了EoAQP1蛋白在S2细胞内的细胞器定位。通过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了EoAQP1蛋白对S2细胞系细胞的颗粒度、大小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GFP和EoAQP1-GFP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分别命名为pAc5.1-GFP和pAc5.1-EoAQP1-GFP。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荧光蛋白GFP均匀填充于S2细胞内稳定表达。融合蛋白EoAQP1-GFP存在两种表达形式:一种以类似于溶酶体的球形和橄球形结构,围绕细胞核在细胞质中散点表达;另一种以类似于高尔基体的半球状和弓形结构表达于细胞质中。溶酶体和高尔基体红色荧光探针检测结果表明,EoAQP1蛋白在溶酶体内没有表达,但与高尔基体完全重叠。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结果表明,过表达EoAQP1蛋白可使S2细胞膨胀增大,细胞颗粒度增强,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EoAQP1定位于高尔基体中行使功能,该蛋白能改变细胞形态,但不能促进细胞的生长。
    不同龄期移虫发育的蜂王卵巢蛋白质组学分析(英文)
    庞倩, 沈芳, 王康, 张文文, 殷玲, 吉挺
    2017, 60(7):  760-771.  doi:10.16380/j.kcxb.2017.07.004
    摘要 ( 1258 )   PDF (7958KB)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探讨移虫龄期对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卵巢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运用相对和绝对定量同位素标记(iTRAQ)技术对不同龄期移虫培育的蜂王卵巢组织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iTRAQ定量分析共鉴定到蜂王卵巢组织蛋白质二级图谱452 966个,最终获得3 642个蛋白。GO(Gene Ontology)富集结果表明,不同龄期移虫发育的蜂王卵巢组织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细胞代谢、分裂以及蛋白质合成。Pathway富集分析表明,1龄幼虫期移虫和2龄幼虫期移虫发育的蜂王卵巢组织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脂代谢和外源降解类群;1龄幼虫期移虫和3龄幼虫期移虫发育蜂王卵巢组织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有机体发育通路、核糖体通路和溶酶体代谢。与此同时,两个差异表达蛋白即储存蛋白Hexamerin110和Hexamerin70b的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移虫龄期的增加,Hexamerin110和Hexamerin70b的表达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对不同龄期移虫的蜂王之间差异表达蛋白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蜂王生殖发育及级型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褐飞虱成虫唾液细菌蛋白的鉴定
    苗雨桐, 邓瑶, 刘玉娣, 侯茂林
    2017, 60(7):  772-781.  doi:10.16380/j.kcxb.2017.07.005
    摘要 ( 1693 )   PDF (1124KB) ( 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通过鉴定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ål)水状唾液中的细菌蛋白,了解其唾液中的细菌种类。【方法】利用双层膜夹蔗糖溶液的方法对褐飞虱成虫唾液进行收集,超滤浓缩后进行电泳,然后利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方法鉴定蛋白,与Uniprot的细菌蛋白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鉴定褐飞虱成虫唾液中的细菌蛋白。【结果】在褐飞虱成虫唾液中鉴定到22种细菌的35种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过程、蛋白的折叠和合成以及氨基酸代谢过程。这些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3个门。蛋白种类较多来源于变形菌门。【结论】鉴定到蛋白的这些细菌可能在褐飞虱的生活史中扮演重要角色。
    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 Hot!
    刘琳, 张欧, 马树杰, 马志卿, 张兴
    2017, 60(7):  782-789.  doi:10.16380/j.kcxb.2017.07.006
    摘要 ( 1276 )   PDF (5499KB)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雷公藤吉碱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杀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饲喂法测定了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的胃毒活性及致毒症状。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技术,从显微和超微水平观察雷公藤吉碱(300 μg/mL)对粘虫成虫飞行肌结构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吉碱对粘虫成虫具有较强的胃毒作用,其24 h致死中浓(LC50)值为194.53 μg/mL;试虫中毒的典型特征为麻痹致死;显微观察显示处理组试虫肌肉组织结构紊乱,肌纤维间距增大,肌膜消解,横纹结构消失,且随中毒程度的加深,病变程度加剧;超微观察显示处理试虫肌细胞结构破坏,肌膜脱落,线粒体肿胀,肌质网扩张,肌原纤维断裂,且随中毒程度的加深,病变呈渐进性加剧。【结论】雷公藤吉碱可致粘虫成虫飞行肌病变,影响肌肉正常收缩,从而引起试虫麻痹致死,其作用靶标可能位于肌肉系统。
    吡蚜酮对白背飞虱的发育、繁殖和药剂敏感性的亚致死效应(英文)
    龙贵云, 刘磊磊, 杨洪, 王召, 金道超, 周操
    2017, 60(7):  790-798.  doi:10.16380/j.kcxb.2017.07.007
    摘要 ( 1536 )   PDF (936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旨在确定亚致死浓度吡蚜酮对白背飞虱发育和繁殖及亚致死浓度处理后白背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用生命表法研究了亚致死浓度吡蚜酮处理对白背飞虱F0及F1代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和寿命的亚致死效应;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亚致死浓度吡蚜酮处理后白背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结果】经LC10和LC25吡蚜酮处理后,白背飞虱F0代3-5龄若虫历期比对照 (8.25 d)分别延长了1.98 d和4.25 d, 寿命分别比对照(14.54 d)缩短了0.49和1.73 d, 3-5龄若虫存活率(分别为85.00% 和 68.50%)和羽化率(分别为75.89%和67.78%)比对照(分别为92.00%和85.90%)下降,其中LC25处理组与对照比差异显著。LC10和LC25吡蚜酮处理的白背飞虱F1代羽化率(分别为76.97%和68.94%)、交尾率(分别为77.79%和66.44%)和卵孵化率(分别为73.19%和68.67%)比对照(分别为88.22%, 86.67%和87.26%)显著降低,但只有LC25处理组的F1代发育历期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LC10和LC25吡蚜酮处理后的F1代单雌产卵量比对照(147.80粒/雌)显著下降(分别为112.36和88.34粒/雌),种群相对适合度比对照(1.00)也明显下降(分别为0.41和0.20)。经吡蚜酮LC10和LC25处理后,测定白背飞虱对噻虫嗪, 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这3种杀虫剂的LC50 在LC10处理组中分别为2.16, 40.87和 3.12 mg/L,在LC25处理组中分别为4.93, 17.96和 8.39 mg/L。噻虫嗪、毒死蜱、噻嗪酮的相对毒力指数(RTI)结果显示,LC10和LC25处理后的白背飞虱对这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降低。【结论】吡蚜酮处理后,白背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敏感性均降低。吡蚜酮亚致死浓度处理能降低白背飞虱的繁殖力,抑制种群增长,亚致死浓度处理后的白背飞虱种群对噻虫嗪、毒死蜱和噻嗪酮的敏感性均降低。
    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全林发, 仇贵生, 孙丽娜, 李艳艳, 闫文涛, 岳强, 张怀江
    2017, 60(7):  799-808.  doi:10.16380/j.kcxb.2017.07.008
    摘要 ( 1466 )   PDF (943KB)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 β-cypermethrin)对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明确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处理后桃小食心虫亲代(F0)和子一代(F1)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状况。【方法】采用果实浸渍法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亚致死浓度,采用DPS软件计算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处理24 h的LC10, LC20和LC40。运用特定时间生命表方法评估高效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桃小食心虫F0和F1代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相对适合度的影响。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桃小食心虫各虫态的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寿命、产卵量及生命表参数的差异显著性。【结果】根据室内生物测定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对桃小食心虫初孵幼虫处理24 h的LC10, LC20和LC40分别为0.146,0.267和0.579 mg/L。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F0代和F1代种群存活率和雌蛾比例,并表现为随着浓度增加,蛀果率、脱果率、幼虫存活率、羽化率、后代卵孵化率降低及种群性比(♀/♂)减小。LC10, LC20和LC40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F0代初孵幼虫后,单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34.09, 33.00和30.12粒,相对应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284.90, 276.56和252.89粒,单雌日均产卵量和单雌产卵量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的38.02和320.98粒,而F1代单雌日均产卵量分别为34.57, 30.82和33.39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7粒,单雌产卵量也有所增加,其中LC20和LC40处理组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04.45和298.31粒)显著高于对照的271.40粒;但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及老熟幼虫体重相比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生命表参数分析表明,F0和F1代各处理的桃小食心虫种群净增殖率R0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且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特性,LC10, LC20和LC40处理组以及对照组F0代R0分别为124.36, 114.33, 60.16和166.54,F1R0分别为128.84, 112.30, 85.32和128.80。另外,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明显降低F0和F1代桃小食心虫种群相对适合度(Rf),但这种生物适合度缺陷在F1代会有所改善。LC10, LC20和LC40浓度处理初孵幼虫后,F0Rf分别为对照组的0.75, 0.68和0.37,而F0代Rf 分别为对照组的0.98, 0.86和0.64。【结论】亚致死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F0和F1代桃小食心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存活率、生长发育及繁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桃小食心虫种群动态变化。继代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连续使用高效氯氰菊酯会抑制桃小食心虫种群增长速率,但其生殖劣势在F1代会有所改善。
    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对地熊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周浩, 邵莒南, 翟一凡, 吴光安, 陈浩, 门兴元, 于毅, 郑礼
    2017, 60(7):  809-816.  doi:10.16380/j.kcxb.2017.07.009
    摘要 ( 1923 )   PDF (1406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明确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对地熊蜂Bombus terrestris的毒性。【方法】分别采用饲喂法和接触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1∶1)对地熊蜂1日龄工蜂成虫的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接触毒性,同时测定药剂对地熊蜂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依据农药对蜜蜂生态风险的危害熵(hazard quotient, HQ)值评估杀虫剂对熊蜂的风险。【结果】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1∶1)对地熊蜂成年工蜂急性经口毒性测定48 h 时LD50值分别为2.50,4.97和4.07 μg a.i./蜂,均表现为中毒。氟啶虫胺腈急性触杀毒性测定48 h 时LD50值为8.72 μg a.i./蜂,表现为中毒,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与氟啶虫胺腈的混剂(1∶1)最高剂量120 μg a.i./蜂触杀处理未见地熊蜂死亡,表现为低毒。同时,3种药剂对地熊蜂成年工蜂的HQ值均低于50,表现为低风险。氟啶虫胺腈经口处理抑制了AChE的活性,且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与氟啶虫胺腈的混剂(1∶1)的LD60剂量对AChE的活性具有先激活后抑制作用。【结论】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及其混剂(1∶1)对地熊蜂的HQ评估均表现为低风险,其中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与氟啶虫胺腈的混剂(1∶1)对地熊蜂的致毒作用慢于氟啶虫胺腈,且室内安全性评价表明它们的安全性高于氟啶虫胺腈。
    杀虫蛋白Vip3Aa11对亚洲玉米螟及其寄生性天敌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 Hot!
    郝杰, 王振营, 王勤英1 白树雄, 张天涛, 南宫自艳, 何康来
    2017, 60(7):  817-824.  doi:10.16380/j.kcxb.2017.07.010
    摘要 ( 1195 )   PDF (910KB) ( 4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确杀虫蛋白Vip3Aa11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及其寄生性天敌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用含100 μg/g Vip3Aa11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喂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7 d后观察记录亚洲玉米螟的死亡情况和体重。然后用含100 μg/g Vip3Aa11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喂被腰带长体茧蜂寄生的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以含6 μg/g印楝素的人工饲料作为阳性对照,10 d后记录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死亡和被寄生情况,并在茧蜂化蛹结茧及羽化后分别记录茧重以及单个寄主的出蜂量,以此评价Vip3Aa11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间接影响。再者,用含100 μg/g Vip3Aa11蛋白的20%蜂蜜水饲喂腰带长体茧蜂成虫,以含100 μg/g印楝素的20%蜂蜜水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记录腰带长体茧蜂成蜂的死亡情况;不同处理的腰带长体茧蜂寄生亚洲玉米螟10 d后记录亚洲玉米螟的死亡和被寄生情况,并在子代茧蜂化蛹结茧及羽化后记录茧重及单个寄主的出蜂量,以此评价Vip3Aa11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直接影响。【结果】生物测定结果显示,100 μg/g的Vip3Aa11蛋白处理7 d后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平均死亡率为50.7%,平均体重抑制率为77.1%。间接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被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后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含有Vip3Aa11蛋白的人工饲料后死亡率明显升高,腰带长体茧蜂茧重和单头出蜂量大幅度下降,而寄生率及羽化后的成虫寿命没有受到不利影响。直接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腰带长体茧蜂取食含有100 μg/g Vip3Aa11蛋白的蜂蜜水对腰带长体茧蜂成虫寿命和寄生率、亚洲玉米螟幼虫死亡率以及腰带长体茧蜂子代的茧重、单头出蜂量和成虫寿命均没有产生不利影响。【结论】本研究利用生测体系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评价了Vip3Aa11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腰带长体茧蜂对高于Bt作物中表达的Vip3Aa11蛋白浓度不敏感,Vip3Aa11蛋白不会对腰带长体茧蜂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造成的间接影响可能主要是由于寄主自身质量的下降而引起。
    合哑蝉和鞘翅圆沫蝉马氏管形态及超微结构比较研究(英文)
    钟海英, 张雅林, 魏琮
    2017, 60(7):  825-834.  doi:10.16380/j.kcxb.2017.07.011
    摘要 ( 1525 )   PDF (5612KB)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本研究通过形态及超微结构比较研究,进一步了解蝉次目蝉总科和沫蝉总科这两个近缘类群的马氏管形态和功能分化。【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合哑蝉Karenia caelatata Distant和鞘翅圆沫蝉Lepyronia coleoptrata (Linnaeus)成虫马氏管的整体形态构造和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在整体形态构造方面,合哑蝉和鞘翅圆沫蝉马氏管在滤室外的部分均分化为4个区段:过渡区、基部区、端部区和末端区。合哑蝉马氏管末端区附着于回肠并被结缔组织包裹,最末端两两愈合为一体;鞘翅圆沫蝉的末端区不愈合,最末端膨大成棒状并贴附于直肠。超微结构观察表明,这两种蝉次目昆虫的马氏管管壁细胞均具有基膜内褶和微绒毛。合哑蝉马氏管基部区管壁细胞含有分泌囊泡、分泌颗粒、内质网和矿物质颗粒。鞘翅圆沫蝉马氏管基部区管壁细胞包含大量分泌囊泡,端部区细胞中的卵形囊泡与基膜愈合。马氏管中的微生物形态表明,合哑蝉马氏管的基部区、端部区中的微生物可能为共生细菌,鞘翅圆沫蝉马氏管的过渡区中微生物可能为病原菌。【结论】合哑蝉和鞘翅圆沫蝉马氏管在形态构造和超微结构方面的异同,一方面为蝉总科和沫蝉总科的姊妹群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另一方面也为其马氏管的排泄及分泌功能分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微生物的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共生菌与蝉次目昆虫的协同进化,以及利用微生物进行该类害虫的防治提供了信息。
    简报
    小菜蛾外颚叶链锁形成喙管结构的观察与分析
    谢佼昕, 吴兰军, 孙学俊, 闫喜中, 郝赤
    2017, 60(7):  835-841.  doi:10.16380/j.kcxb.2017.07.012
    摘要 ( 1511 )   PDF (2425KB)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了解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两根外颚叶是如何通过其背部和腹部的链锁结构形成喙管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小菜蛾口器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喙管的背、腹部以及内侧的超微结构。【结果】小菜蛾的口器由一对下唇须和位于其中间的喙管组成,喙管由两根延长的外颚叶链锁形成。喙管背部的链锁结构通过两外颚叶的柳叶板交互重叠形成。每个柳叶板有上、下两部分,通常上柳叶板比下柳叶板小,但喙管顶端部位的下柳叶板消失,上柳叶板变大且在其外侧出现三角状凸起,在变大的柳叶板与外颚叶的连接处有孔状结构;喙管背部链锁方式主要是通过上、下两侧的柳叶板相互重叠紧密结合,靠近喙管顶端部位仅为上柳叶板重叠。喙管腹部链锁通过两外颚叶的齿状钩互锁结合,每个齿状钩由形状相似的上齿钩和下齿钩组成,从喙管基部到顶端,齿状钩长度逐渐增加,但是上齿钩长于下齿钩,两齿钩之间有间隙可供对侧齿状钩插入。【结论】小菜蛾外颚叶背、腹部链锁的结构与链锁方式具有特异性,可能与喙管卷曲和伸展时的运动方式不同有关。在喙管顶端,背侧链锁结构与外颚叶之间的孔可能是食物进入喙管的部位。
    研究论文
    新记录的枸杞线角木虱寄生性天敌——枸杞木虱跳小蜂
    张旭, 巫鹏翔, 马宝旭, 张彦周
    2017, 60(7):  842-846.  doi:10.16380/j.kcxb.2017.07.013
    摘要 ( 1622 )   PDF (3454KB) ( 4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枸杞线角木虱Bactericera gobica (Loginova)是一种严重危害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害虫,对枸杞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甚大。在对宁夏中卫地区枸杞线角木虱的天敌调查中,我们发现一种寄生率较高的寄生蜂——枸杞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 arenarius Trjapitzin。这是该种在中国首次记录,同时枸杞线角木虱也是该种的一个新寄主记录。本文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同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目录
    60卷第7期中英文目录
    2017, 60(7):  846-846. 
    摘要 ( 936 )   PDF (446KB) ( 4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