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65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65-06-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东亚飞蝗生殖的研究:咽侧体的作用
    郭郛
    1965, 14(3):  211-224. 
    摘要 ( 2035 )   PDF (879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导了东亚飞蝗生殖活动和内分泌器官之一——咽侧体的关系。从解剖组织学上观察到咽侧体体积增长,并表现出一定的细胞学变化;在雌蝗成虫中,咽侧体特别表现有周期性分泌活动。雌雄飞蝗羽化后1—2日内将咽侧体摘去,对雌雄成虫初期交配活动影响不大:但去咽侧体雄蝗到了后期交配次数较少,而去咽侧体雌蝗卵巢始终不能发育。如果将咽侧体植入正常交配雌蝗或人为孤雌生殖雌蝗体内,则缩短产卵前期并增加产卵量。摘去咽侧体的雌蝗又植入咽侧体,或割断咽侧体的神经连系,对雌蝗卵巢发育并无影响,并照常产下卵块。由此证明咽侧体是控制飞蝗卵巢发育的内分泌中心之一。
    高温对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发育与生殖的作用——Ⅰ.卵的发育与孵化
    陈安国, 冯维熊, 陈志辉, 钟香臣
    1965, 14(3):  225-238. 
    摘要 ( 1807 )   PDF (818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报导了几种相对湿度下25—46℃高温对粘虫卵发育与孵化的作用。卵发育及孵化的适温上限为31.0-32.5℃,其致死高温限为32.0-33.5℃。在25.0—32.0℃间,孵化率不因温度而有显著变化,发育速率则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湿度仅在大幅度下降时才对孵化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发育速率的影响则随温度增高而加大,在接近适温上限时湿度又成为决定卵发育与孵化的主要因素。高温的致死作用,因温度强度、处理时间及相对湿度而异。温度越高,忍受时间越短,41℃以上高温处理2小时,即使绝大部分卵死亡。高温下饱和湿度,对卵的发育与孵化不利。受精卵处于第一步分裂前期,抗高温能力较差。温度驯化略可提高卵的耐高温能力。文中还讨论了高温致死的原因及湿度的作用。
    粘虫Leucania separata Walker的发育和成活与环境湿度的关系——Ⅱ.前蛹和蛹
    金翠霞, 何忠, 马世骏
    1965, 14(3):  239-249. 
    摘要 ( 1922 )   PDF (617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项工作系研究粘虫水分生态问题的第二部分。本文报导了25℃及32℃中,环境湿度对粘虫化蛹以及蛹的成活、发育、失重、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前蛹的正常化蛹率和蛹的成活率增加,而畸形蛹率和前蛹干死率则下降。蛹的失重百分率和失水百分率均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致死失重百分率为28-30%,致死失水百分率为24-27%。低湿导致蛹体死亡的原因是水分的过多丧失。在蛹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蛹体失重的变化趋势,在各种湿度中表现是一致的,即第一天的失重量最大,第四天最少,此后又略有上升。不同发育期的蛹对低湿的抵抗力不同,初蛹期抗低湿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较高的温度中,低湿对蛹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
    噻替哌(Thio-TEPA)对家蝇(Musca vicina Macquart)不育机制的初步观察
    滕斌
    1965, 14(3):  250-256. 
    摘要 ( 1771 )   PDF (444KB) ( 6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一)本文利用Thio-TEPA的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饲喂雌、雄性家蝇成虫,对雌蝇进行了化学药剂不育机制的研究。 (二)通过解剖的552只(供试者462只,对照者90只)家蝇卵巢制片标本的镜检观察,初步证明Thio-TEPA对卵母细胞的发育和生殖腺的再生机能严重地受到抑制和破坏作用,因而产生了退行性变,导致不育的效果。卵巢病理形态学的主要变化过程,乃以滤泡细胞变混浊为先驱,进而使卵母细胞产生退行性变及细胞数量减少,最后造成卵巢体内卵母细胞完全消失,成为无卵泡的卵巢体。同时卵巢体亦呈明显的萎缩。 (三)饲喂的试药浓度越大和处理的时间越长者,卵母细胞招致变形所出现的时间越早,并且使该组所有雌蝇的卵母细胞出现消失时间亦较早。同时,卵巢体萎缩的程度亦更加明显。反之,饲喂的试药浓度小和处理时间短者,不仅卵母细胞的变形和消失的时间较迟,而且退行性变的进程往往表现了参差性的状态。 (四)对于卵母细胞产生退行性变进展的不一致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狩猎库蚊生理年龄与班氏丝虫传播关系
    何桂铭, 容瓘
    1965, 14(3):  257-263. 
    摘要 ( 1568 )   PDF (544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棉盲蝽生态学特性的研究——Ⅲ.棉盲蝽在棉田内的分布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丁岩钦
    1965, 14(3):  264-273. 
    摘要 ( 1713 )   PDF (537KB) ( 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一)棉盲蝽在棉田内的空间分布型,成虫属Poisson分布,而若虫的分布型则随棉田内虫口密度的高低而异,当每株平均虫口在0.22头以下时,一般呈Poisson分布,每株平均虫口达0.28头以上时,则呈核心分布与负二项分布。 (二)根据绿盲蝽不同龄期若虫的分布曲线科率比较,在初龄与高龄若虫之间其曲线斜率相同,共同K值为0.4836。 (三)文中对影响棉盲蝽分布的因素亦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棉盲蝽在棉田内的分布方式,除与成、若虫的活动习性有关外,在环境因素方面则与不同栽培类型的棉田内微气候因素的差异有关。
    大栗金龟(虫甲)生活史的研究
    戴贤才
    1965, 14(3):  274-284. 
    摘要 ( 2371 )   PDF (760KB)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大栗金龟(虫甲)是四川西北部重要农林害虫之一,幼虫为害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玉米、甜菜等作物及森林苗圃中的幼苗,成虫为害杉树、桦树、杨树等森林。1955—1963 年在炉霍虾拉沱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查明大栗金龟(虫甲)在炉霍虾拉沱六年发生—代,幼虫越冬五次,成虫越冬一次。卵于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孵化为幼虫,卵期由于产卵时期的温度和土壤湿度不同而为45—66天。幼虫于10月中旬开始下降至40厘米以下越冬,第二年4月中旬开始上升至5—15厘米的土层为害;五次越冬后,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12—44厘米的土层中化蛹,幼虫期58个月强。蛹于7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蛹期约两个月。成虫当年不出土,第二年5月上旬开始出土,中下旬最盛:出土后,飞往附近林缘杉树上取食交尾。5月下旬末,雌虫开始飞回田间产卵,成堆产在13—26厘米的土层中,每堆12—28粒。成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死亡,成虫期约10个月。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内部生殖系统的初步研究
    宋慧英, 周玲茜, 游兰韶
    1965, 14(3):  285-296. 
    摘要 ( 2017 )   PDF (785KB) ( 4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62—1963年对不同类型田和不同水稻生育期的三化螟第1—4代各虫期进行解剖,研究其生殖系统,得出如下结果: 一、三化螟雌、雄生殖系统的发育,在一龄幼虫期体内腹部第五节背血管两侧就出现了卵巢或睾丸各一个,随着龄期的增加,卵巢或睾丸的体积逐渐增大。雄蛹的初期,左右睾丸仍然分开。化蛹末期两睾丸愈合包被在一层围膜内,同时,输精管、复射精管和附腺发育完成。成虫期除全部发育完成外,睾丸内并有精细胞和精子出现。雌蛹的初期,左右卵巢的分隔比较明显,包被在一层围膜内。化蛹中期,每边卵巢已分成四根卵巢管,而顶端仍包在膜质囊内。化蛹末期膜质囊消失,各卵巢管顶端出现端丝,在下端有成熟的卵,同时,输卵管、受精囊、贮胶囊、交配囊等都发育完成。成虫期内部生殖系统发育更完善,卵巢管有8根或6根,卵巢管的三分之二处充满了成熟的卵。 二、雌、雌幼虫的卵巢或睾丸的发育因不同类型田和水稻不同生育期而异。越冬代♀、♂幼虫9—10月取食开花的一季晚稻,和幼穗分化、抽穗及开花期的连作晚稻,其六龄幼虫卵巢或睾丸的发育比第3代同龄期雌、雌幼虫取食分蘖期和拔节期的一季晚稻,其卵巢或睾丸要大,这可能是与水稻生育期所含氮、醣营养物质比例不同有关。在晚稻生育初期氮代谢占主要地位,第3代幼虫期的食料内氮化合物多于醣,可能不适于螟虫的卵巢或睾丸的发育。在晚稻幼穗分化至抽穗开花乳熟期含醣量多于含氮化合物,在越有代幼虫期取食醣多的食物可能有利于卵巢或睾丸的发育。
    天蛾科外生殖器的初步研究
    田立新, 杜金荣
    1965, 14(3):  297-308. 
    摘要 ( 1970 )   PDF (800KB) ( 5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描述了34种天蛾雌雄外生殖器主要部分的基本构造和变异类型。根据比较观察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各亚科之间,雄史的钩形突、抱器、抱器鳞和抱器桥等有所不同,而抱器腹突,阳茎端上的突起,交配囊以及交配囊体上的标记等在各个种间的差别亦相当显著,可做为鉴别的特征。
    菜蚜对白菜孤丁病传毒效能差异的研究
    管致和, 王树
    1965, 14(3):  309-312. 
    摘要 ( 1543 )   PDF (210KB)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粘虫核型多角体病及其多角体的某些性质
    谢天恩, 张光裕, 岑英华, 张英莲
    1965, 14(3):  313-317. 
    摘要 ( 1572 )   PDF (323KB) ( 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西藏飞蝗在青海省初次发现
    印象初
    1965, 14(3):  318-318. 
    摘要 ( 1615 )   PDF (70KB)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