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声明
数据关联指南
期刊订阅
数据库收录
期刊获奖
联系我们
English
编辑部公告
昆虫学报2025年68(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编辑部招聘启事
昆虫学报2025年68(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5年68(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2)重点推介
祝贺《昆虫学报》5篇论文被评为2023年度“F5000论文”
喜报!《昆虫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
《昆虫学报》再度入选“2023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昆虫学报2024年67(1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0)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9)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8)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7)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6)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5)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4)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3)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2)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4年67(1)重点推介
昆虫学报2023年66(12)重点推介
更多...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信息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8年 第3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88-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Select
棉铃虫对氮的消耗和利用
吴坤君, 龚佩瑜, 李秀珍
1988, 31(1): 1-7.
摘要
(
2050
)
PDF
(453KB)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25℃下分别用棉叶/桃和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a
),测定幼虫对食物中氮的利用效率,以及通过棉铃虫不同发育期的氮流.除棉叶/桃组2—3龄幼虫的氮累积速率低于4龄幼虫外,两组幼虫对食物中氮的消耗速率、虫体氮的累积速率(毫克氮/毫克千重/天)和幼虫含氮百分率均随幼虫龄期的增加而降低.氮的排出速率(毫克氮/毫克干重/天)在2—3龄期间趋于降低,但4龄以后略有升高,幼虫发育后期的粪便含氮百分率也趋于升高.因此,幼虫在4龄以后对食物中氮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表明它对氮的需要逐渐减少.人工饲料的含氮量约比棉桃高70%,但棉叶/桃组幼虫对氮的同化效率却比人工饲料组幼虫高10%左右.两组雌蛹—成虫的氮转化率在71—74%之间.雌蛾含有的氮约有37%(人工饲料组)—45%(棉叶/棉桃组〕用于繁衍后代.本试验提供的资料结合含糖量和含水分较多的寄主植物器官对幼虫有较好营养效应的假设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棉铃虫在田间的为害习性.
Select
蓖麻蚕个体发育中蜕皮甾类滴度的变化
蒋容静, 曹梅讯
1988, 31(1): 8-14.
摘要
(
2254
)
PDF
(377KB) (
6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蓖麻蚕(
Philosamia cynthia rieini
)从卵期到成虫个体发育整个过程的蜕皮甾类(MH)水平.卵期在6天时有一个MH峰.一龄到四龄各龄均有一个MH峰,出现在停食前一天,导致幼虫蜕皮.五龄期有两个MF峰.第一个小峰出现在第三天,使进食的幼虫向预蛹转化;第二个高峰在上簇两天后,导致蛹表皮的形成.与其它鳞翅目昆虫一样,蛹期只有一个MH峰,发生在蛹期的前半段.成虫期血淋巴内MH含量很低.
Select
意蜂和中蜂四种同工酶的研究
李绍文, 孟玉萍, 张宗炳, 李举怀
1988, 31(1): 15-19.
摘要
(
2451
)
PDF
(623KB) (
7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意蜂和中蜂的酯酶(Est)、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苹果酸酶(Me)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两个蜂种的四种同工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意蜂酯酶Ⅳ和苹果酸脱氢酶Ⅲ是多态性的;中蜂的四种同工酶没有多态现象.
Select
某些杀虫剂对数种寄生蜂的触杀活性
应松鹤
1988, 31(1): 20-25.
摘要
(
2657
)
PDF
(448KB) (
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不同类型的十三种杀虫剂对菜田三种寄生蜂(凤蝶金小峰、菜粉蝶绒茧蜂和啮小蜂)进行了室内触杀活性研究.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寄生蜂的击倒速度,通常较有机磷制剂快,但其杀虫活性较有机磷制剂小.在四种拟除虫菊酯中,杀灭菊酯和中西除虫菊酯对凤蝶金小蜂的毒性,较氯氰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小.马拉硫磷对凤蝶金小蜂的击倒速度最快.乙酰甲胺磷等七种有机磷制剂对凤蝶金小蜂的活性都很大.微生物制剂浏阳霉素对凤蝶金小蜂无杀虫活性,但和乐果复配后.杀虫活性明显增加.在试验条件下,凤蝶金小蜂接触4.35×10
-4
毫克/平方厘米药膜后,开始击倒的速度顺序为:马拉硫磷>氯氰菊脂二氯苯醚菊酯>中西除虫菊酯>敌百虫氧化乐果>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活性顺序为: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胺磷>敌百虫乙酰甲胺磷>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中西除虫菊酯.杀灭菊酯对菜粉蝶绒茧蜂的击倒速度较三唑磷快,但活性较三唑碟小.杀灭菊酯和中西除虫菊酯对菜粉蝶绒茧蜂的重寄生蜂啮小蜂的活性较三唑磷小.接触拟除虫菊酯后,个别中寄或死亡的风蝶金小蜂和啮小蜂,有缓解现象.
Select
囟土白蚁蚁后体形与巢内群体发育及数量的关系
陈镈尧, 张之华, 陈政
1988, 31(1): 26-31.
摘要
(
2491
)
PDF
(423KB) (
7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木文报道研究林地囟土白蚁
Odontotcrmcs fontanellus
Kemner 蚁后体形与巢内群体发育和数量关系的结果.幼年蚁群与成熟蚁群蚁后体长(X)与蚁后体积(Y
V
)之间成幂函数关系:Y
v
=3.5250×10
-4
,蚁后体长与兵蚁、工蚁、幼蚁和整巢蚁群总数之间也成幂函数关系.蚁后体长(X)与蚁群总数的关系是:Y
t
=0.02491X
4.2628
,蚁后体长(X)与蚁巢深度(Y
d
)之间的关系是:Y
d
=0.50009X
1.325
,蚁后体长(X)与蚁巢体积(Y
n
)的关系是:Y
n
=0.00098X
4.5611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蚁后体长大小就可预测蚁群量的多少及蚁巢深浅、巢积大小以及蚁路远近,可给治理林地及水库堤坝白蚁的危害提供有用的数据.
Select
海南土白蚁的生物学特性
李栋, 石锦祥, 陆丽美, 陈业华, 张鉴发
1988, 31(1): 32-36.
摘要
(
2658
)
PDF
(408KB) (
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海南土白蚁是我国南方诸省土质堤坝的重要危害种类.本文较详尽地研究了该种的形态、初级群体和分群活动.
Select
华北棉区第三代棉铃虫的经济阈值
盛承发
1988, 31(1): 37-41.
摘要
(
2386
)
PDF
(319KB) (
5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1980—1982、1984—1985年在河北省饶阳县的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不同棉花品种上进行了模拟为害和自然为害试验,旨在确定第三代棉铃虫
Heliothis armigera
(Hubner)虫口密度与棉花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对于第三代棉铃虫为害的补偿能力较弱.较好的土壤肥力亦不能促使棉株完全补偿三代期间的受害损失.每亩皮棉减产斤数Y与第三代百株累计卵量E
3
的关系为:Y=-0.2801+0.0643E
3
.根据防治的直接收益与直接代价,算出了第三代棉铃虫的经济阈值为百株累计卵量35粒,这一阈值可适用于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
Select
对我国白背飞虱的区划意见
胡国文, 谢明霞, 汪毓才
1988, 31(1): 42-49.
摘要
(
2082
)
PDF
(585KB) (
9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根据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在我国的迁飞规律及国内各稻区的发生情况进行区划.以主要为害时期,参考越冬情况作为区划的一级标准;以始见、主要迁入期,参考气流迁入流型、地势、迁出期和水稻栽培制度等作为区划的二级标准.将我国白背飞虱的发生划分为五个带十六个区.即: Ⅰ.5,6,9月主害带:Ⅰ
a.
海南南部区;Ⅰ
b.
版纳、河口区;Ⅰ
c.
西江以南区;Ⅰ
d.
南岭区;Ⅰ
e.
滇西南,东南区. Ⅱ.6、7月主害带:Ⅱ
a.
粤闽区;Ⅱ
b.
闽北区. Ⅲ.7、8月主害带:Ⅲ
a.
川、黔、湘区;Ⅲ
b.
鄂西区. Ⅳ.7月主害带:Ⅳ
a.
湘、赣区; Ⅳ
b.
长江、淮南区. Ⅴ.8月主害带:Ⅴ
a.
川东区;Ⅴ
b.
云、贵、川西北区;Ⅴ
c.
陕南区;Ⅴ
d.
华北、东北区;Ⅴ
e.
西北区.
Select
蚤数量与宿主数量关系
马立名
1988, 31(1): 50-54.
摘要
(
2361
)
PDF
(305KB) (
6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无论在自然条件下或在人为条件下,蚤指数和染蚤率的高低与宿主密度的高低是一致的.宿主密度的升降,会导致其寄生蚤指数和染蚤率的升降. 本文讨论了宿主数量下降导致其寄生蚤数量下降的原因,仅是分析推测,提出几方面的看法.
Select
温度对亚东璃眼蜱发育的影响
姚文炳
1988, 31(1): 55-59.
摘要
(
2302
)
PDF
(340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亚东璃眼蜱的卵、饱食的幼虫和若虫分放在四个等级的温度、相对湿度90%和黑暗的条件下,观察温度对各期发育的影响.在20°、25°、30°和35℃条件下,卵期发育的平均日数分别为71.87±0.05、31.55±0.03、21.02±0.03和16.47±0.03天;幼虫蜕化期分别为25.02±0.05、13.01±0.03、8.75±0.02和6.40±0.02天;若虫蜕化期分别为47.32±0.22、24.2±0.13、14.36±0.08和10.78±0.06天.在各种温度条件下若虫蜕化为成虫的时间,雄虫比雌虫长.卵期发育的积温为321.77日度,而幼虫和若虫蜕化期分别为129.97和212.39日度.卵期发育的温度低阈为15.07℃,而幼虫和若虫蜕化期分别为14.88和15.58℃.
Select
纳氏皱皮螨生活史的研究
沈兆鹏
1988, 31(1): 60-66.
摘要
(
2507
)
PDF
(379KB) (
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纳氏皱皮螨
Suidasia nesbitti
Hughes是我国重要储藏物螨类之一.在我国大陆和台湾省,腐食酪螨
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Schrank)是最重要的储藏物螨类,其次是皱皮螨属
Suidasia
的二个种,即大陆的纳氏皱皮螨和台湾省的棉兰皱皮螨
S. medanensis
Oudemans.本文研究了纳氏皱皮螨的生活史,并对生活史各发育阶段的形态进行描述.本文还对纳氏皱皮螨和棉兰皱皮螨的形态,分布和为害情况列表进行比较.
Select
我国12种蚊幼虫上颚形态和鉴别特征的研究
柯昭喜
1988, 31(1): 67-72.
摘要
(
3315
)
PDF
(540KB) (
6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8种库蚊和按蚊、伊蚊、阿蚊及杵蚊各属代表种的4龄幼虫上颚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概述了上颚的外部形态,并提出了各蚊种的鉴别特征.指出幼虫上颚具有显著的种间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讨论了上颚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通过对上颚结构和取食方式的比较研究,从生物学角度,提出蚊科进化关系.
Select
小蹦蝗属二新种(直翅目:斑腿蝗亚科)
黄春梅
1988, 31(1): 73-76.
摘要
(
2190
)
PDF
(259KB)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筛安粉蚧属一新种(同翅目:蚧总科)
吴世君
1988, 31(1): 77-78.
摘要
(
1982
)
PDF
(137KB) (
5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晚侏罗世隐翅虫科(鞘翅目)化石
张俊峰
1988, 31(1): 79-84.
摘要
(
2159
)
PDF
(363KB) (
6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钩蛾亚科(鳞翅目:钩蛾科)——距钩蛾属
Agnidra
Moore, 1868
朱弘复, 王林瑶
1988, 31(1): 85-93.
摘要
(
2344
)
PDF
(515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陕西省棘蝇属一新种(双翅目:蝇科)
薛万琦, 曹如峰
1988, 31(1): 94-95.
摘要
(
1886
)
PDF
(129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二种蚤幼虫形态描述
肖柏林, 王敦清
1988, 31(1): 96-98.
摘要
(
2140
)
PDF
(174KB)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中国东北地区植绥螨科新种和新纪录——Ⅰ.盲走螨属(蜱螨目)
吴伟南
1988, 31(1): 99-106.
摘要
(
1966
)
PDF
(461KB) (
5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广西爬虫恙螨属一新种(真螨目:恙螨科)
赵善贤, 张恒才, 何文爵
1988, 31(1): 107-109.
摘要
(
1979
)
PDF
(139KB) (
5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三化螟性信息素的研究Ⅰ.求偶行为
杜家纬
1988, 31(1): 110-112.
摘要
(
2151
)
PDF
(229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我国角叶蚤属一新纪录种
吴文贞
1988, 31(1): 112-112.
摘要
(
2123
)
PDF
(84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油菜潜叶蝇春季为害的预测
周祖铭
1988, 31(1): 113-113.
摘要
(
2161
)
PDF
(215KB)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Select
伞形蚜
Aphis umbrella
(B?rner)中国新纪录
张广学
1988, 31(1): 114-116.
摘要
(
1797
)
PDF
(15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