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 月刊(每月20日出版)
    1950年创刊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昆虫学会
    国内邮发代号:2-153
    国外发行代号:Q61
    ISSN 0454-6296
    CN 11-1832/Q
本期目录
1988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88-04-15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论文
    杂交蚕后代的5S rRNA一级结构
    曹功杰, 冯晓黎, 祁国荣, 罗恒成, 钱惠田, 谭秀玲, 吴伦, 梁秀玲
    1988, 31(2):  117-122. 
    摘要 ( 2277 )   PDF (890KB) ( 7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用化学降解和核糖核酸酶降解凝胶电泳直读法,测定了广西蚕业指导所用人工授精方法获得的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和家蚕(Bombyx mori ♀,)的杂交第六代个体(具有花斑)的5SrRNA的一级结构。以同法测定了其母本家蚕5S rRNA的一级结构。结果见到两者一样,说明杂交蚕的 5S rRNA基因来自母本。它们的结构与Komiya等(1981)测定的未知品种家蚕5S rRNA有二个核苷酸的差别。
    桑蚕促前胸腺激素的作用与前胸腺分泌活动的某些特点
    华跃进, 曹梅讯, 吴载德
    1988, 31(2):  123-128. 
    摘要 ( 2674 )   PDF (398KB) ( 7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工作以前胸腺的体外器官培养技术和蜕皮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MH-RIA)相结合,研究了桑蚕(Bombyx mori)促前胸腺激素(PTTH)的作用与前胸腺分泌的某些特点。结果表明,被PTTH激活后的前胸腺,在一定的时相过程内合成并分泌脱皮甾类激素;前胸腺本体不积累蜕皮甾类激素;PTTH对前胸腺的作用是积累性的;五龄不同天数的前胸腺合成分泌脱皮甾类激素的能力不同,并有不同的剂量反应。
    黑蚱蝉鸣声的结构和音色特征
    蒋锦昌, 王强, 刘向群
    1988, 31(2):  129-139. 
    摘要 ( 2760 )   PDF (898KB) ( 7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北京、河北和福建等地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的三种鸣声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声机理进行了讨论。 黑蚱蝉野外的自然鸣声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层次,都由重复频率为43—49Hz的节奏组成,每个节奏含有4个单音节,每个单音节含有3个脉冲群,每个脉冲群含有若干个脉冲。但是音色有明显的差异,即分别为单音色、双音色和具有高幅低频声的复合声。黑蚱蝉室内的惊鸣声和自鸣声,虽然音色有一定的变化,但仍保持自然鸣声的结构层次。鸣声的结构层次明显取决于发声膜的结构特征,这表明具有种类的特性。音色的差异性不仅与调音、扩音结构的功能有关,而且可能与发声膜的力学性质和发声的原初过程有关,即可能具有地区性和种下差异。 这些结果可为蝉类发声机制和有害昆虫声引诱的声学模型的研究提供依据。
    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及增效磷的增效作用Ⅰ:水解代谢
    李晶, 冯国蕾, 龚坤元
    1988, 31(2):  140-147. 
    摘要 ( 2099 )   PDF (798KB)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水解代谢在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抗性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家蝇和抗性家蝇酯酶在对SV1、SV2等抑制剂的敏感性和电泳性质上存在着差异。抗性家蝇酯酶水解二氯苯醚菊酯的活性较高,水解乙酸-α-萘酯的活性相对比正常家蝇要低。SV1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SV2在离体和活体情况下对家蝇酯酶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V1和SV2抑制相同的酯酶电泳条带,但SV1的抑制作用相对小一些。SVt对酯酶的抑制是它在家蝇体内对二氯苯醚菊酯增效的机理之一。
    麦长管蚜的抗药性研究
    魏岑, 黄绍宁, 范贤林, 孙小平, 王文来, 刘正文, 陈广泉
    1988, 31(2):  148-156. 
    摘要 ( 2331 )   PDF (634KB) ( 9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麦蚜在我国分布广、为害重,又传播病毒病,是小麦的重要害虫。近年麦蚜的发生为害有增长的趋势,有些地方反映农药防效下降、用药次数增加。本文介绍1983—1987年5年中采用6个省市的8个地区麦蚜种群对6种农药进行了点滴法毒力测定。探明了张掖和高台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对氧化乐果产生10—15倍抗药性。用英国Rothamsted试验站的比色板试验法进行生化测定,结果同生物测定一致。作者认为该法是一种探测蚜虫抗药性简便可行的定性方法。用北京室内饲养的麦长管蚜以16种新老农药品种用点滴法进行了敏感水平测定,建立了麦长管蚜对16种供试农药的毒力基线。这对探测麦蚜抗药性、监测其抗药性动态变化打下一定基础。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田间药效试验和20多万亩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作者提出杀螟松是防治麦蚜较理想的候选农药品种,以替换当前使用的药效已下降的乐果和氧化乐果、替换当前使用的毒性很高的杀虫剂甲胺磷。
    小地老虎变态期脂肪体变化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影响
    陈长琨, 王荫长, 尤子平
    1988, 31(2):  157-164. 
    摘要 ( 2356 )   PDF (816KB) ( 6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从四龄幼虫开始经预蛹和蛹的变态期及羽化为成虫后的脂肪体出现的超微结构变化,蛋白质含量的变动,以及蛋白质颗粒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幼虫期的后期,脂肪体扩大成宽带状,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出现双核和多核。进入预蛹期,细胞内开始出现嗜碱性“蛋白质颗粒”,血细胞吞噬部分脂肪体细胞。蛹龄一天时,脂肪体转变成块状,细胞内充满大型蛋白质颗粒。在蛹龄5—10天内,“幼虫脂肪体”逐步崩解,围膜及细胞膜消失。至蛹龄12天时转变为预成虫,脂肪体细胞重新出现,并以气管分支为中心聚合成花朵状圆球体,再组成串状“成虫脂肪体”,仍充满蛋白质颗粒。幼虫期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至预蛹期则衰变成几种类型的蛋白质颗粒。(2)六龄幼虫在1—5日龄期间,每克脂肪体的蛋白质含量稳定在7.1—8.4毫克之间,随后逐步升高,至预蛹期达16.3毫克的峰值。蛹初期,雄蛹和雌蛹的含量分别增高到预蛹期的1.63和2.4倍。但在蛹龄2—8天内迅速下降到六龄幼虫期的水平。至蛹龄9—13天时间(包括预成虫),含量又突然猛增,雌蛹尤为显著。蛹期脂肪体细胞充满着的几种蛋白质颗粒,在羽化为成虫后的24小时内全部消失。在六龄幼虫期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20微克)作体壁处理,可使幼虫期延长4天,并使九日龄幼虫的脂肪体仍保持幼虫型状态。
    棉铃虫蛾复眼的微细结构及其区域性差异
    郭炳群
    1988, 31(2):  165-170. 
    摘要 ( 2493 )   PDF (710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棉铃虫蛾复眼的微细结构及其区域性差异。此复眼具有小网膜细胞柱的透明带。每个小眼包括一个外凸内平的角膜,一个晶锥,四个形成晶锥、晶束的晶锥细胞和两个围绕着晶锥的主虹膜细胞,六至八个小网膜细胞和一个基细胞。晶锥末端有一短小固定的晶束。小网膜细胞柱远侧中央有似微绒毛结构的视杆束。每个小眼被六个附色素细胞围绕。 微细结构的区域性差异:1.背方小眼视杆中段横切面近似矩形,主要由六个微绒毛平行排列的三角形视小杯组成,整个视杆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微绒毛轴;腹方、前方、后方和侧方区域的小眼视杆中段横切面为风扇形,“V”字形视小杆内微绒毛排列不平行;2.前方区域小眼视杆中段的横切面要比后方大;3.前方、腹方区域内,有的相邻小眼的小网膜细胞柱互相连结,背方、后方区域未观察到这一现象。
    五种恙螨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王灵岚, 王敦清
    1988, 31(2):  171-175. 
    摘要 ( 2134 )   PDF (484KB) ( 7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恙螨染色体的研究迄今仅Shirai等(1984)简要地报道了三种纤恙螨的染色体核型。本实验采用压片法和改良空气干燥法,研究观察五种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初静止化蛹1—3天的成蛹阶段是制作恙螨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的最佳虫期。微红纤恙螨,地里纤恙螨和巨螫齿恙螨染色体数目为2n=14;苍白纤恙螨和小板纤恙螨为2n=16。染色体呈大小不等的小棒状,单着丝粒,但多不清晰,仅可见着丝点区浅染。部分核型出现染色体异型现象。核型性别未明,性别决定机制不清。
    嗜人按蚊的唾腺染色体
    缪建吾
    1988, 31(2):  176-183. 
    摘要 ( 2170 )   PDF (908KB) ( 6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本文描述了我国疟疾媒介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的唾腺染色体图。此蚊的唾腺染色体由五个臂组成。第1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又称X-染色体,是近端着丝粒,只有一个臂,它是各臂中最短的,此臂分为5个区;第2号染色体是中心着丝粒,左、右臂约等长,两臂共分为16个区;第3号染色体为亚中心着丝粒,右臂是各臂中最长的,左臂则是常染色体中最短的,两臂共分为18个区。
    海南岛蝗虫一新种(直翅目:剑角蝗科)
    梁铬球, 郑哲民
    1988, 31(2):  184-185. 
    摘要 ( 1958 )   PDF (141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双线隐翅虫属五新种(鞘翅目:隐翅虫科, 毒隐翅虫亚科)
    郑发科
    1988, 31(2):  186-193. 
    摘要 ( 1927 )   PDF (538KB) ( 6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的角石蛾属昆虫(毛翅目:角石蛾科)
    田立新
    1988, 31(2):  194-202. 
    摘要 ( 2493 )   PDF (680KB)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钩蛾亚科黄钩蛾属(鳞翅目:钩蛾科)
    朱弘复, 王林瑶
    1988, 31(2):  203-209. 
    摘要 ( 2058 )   PDF (423KB) ( 5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赤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蜜蜂总科, 条蜂科)
    吴燕如
    1988, 31(2):  210-212. 
    摘要 ( 1972 )   PDF (188KB)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局限蚊属一新种(膨跗局限蚊)记述(双翅目:蚊科)
    陈汉彬, 张培轩
    1988, 31(2):  213-218. 
    摘要 ( 1804 )   PDF (386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川实蝇属一新种(双翅目:实蝇科)
    汪兴鉴
    1988, 31(2):  219-220. 
    摘要 ( 2054 )   PDF (159KB) ( 5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外源昆虫激素对柞蚕成虫发育的促进作用
    魏定义, 王宗舜, 陈娥英, 郭郛
    1988, 31(2):  221-223. 
    摘要 ( 1985 )   PDF (211KB) ( 5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大劣按蚊交配和产卵时间的实验室观察
    黄复生, 况明书, 陈福珍, 薛冲, 刘连珠
    1988, 31(2):  224-226. 
    摘要 ( 1803 )   PDF (306KB)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蚤类一新纪录
    吴文贞
    1988, 31(2):  227-227. 
    摘要 ( 1937 )   PDF (49KB) ( 5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蚜总科六新纪录
    张广学, 刘丽娟, 何富刚, 钟铁森
    1988, 31(2):  228-228. 
    摘要 ( 1839 )   PDF (50KB) ( 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